为什么说项羽不是刘邦的对手?

威史


项羽输给刘邦,一点都不冤。

楚汉争霸,以汉的胜利为终结,放在任何一个历史片段,即使是在将来,同样两个背景的人相遇,再来一场战役,项羽式的人物还要输。本质的问题是将和帅的问题,和将和王的区别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只适合当一个将军,或者当一个先锋官,那么作为一个元帅,或作为一个大王身上的气质,他是远远理解不了的。

性格思维方式已经决定了他不适合在另一个位置上呆着。

而项羽和刘邦在本质上看,决定到底哪一个人能最终取得胜利,不单单是能举起万斤的鼎,勇武有力,能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问题,更多的是全盘考虑,统筹资源的问题。

本质上也反映了个人与团队的区别。个人永远只是个人,但是真正的决胜在于团队。项羽只一个范增而不能容,刘邦能够用最好的将军韩信,最好的谋士张良,最好的行政助手萧何。真正的达到了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你打仗厉害,我用最牛的韩信;你智慧最强,我用更厉害的张良;你的行政厉害,我用更厉害的萧何。

所以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刘邦没有不胜的道理。

刘邦,一个市井无赖,斩白蛇起义。入了关中,能够克制住美人财宝的诱惑,约法三章。在白登之围的时候,能够忍受胯下之辱。在鸿门宴的时候能够该逃跑逃跑。但是在做了帝王以后,能够适时的制定出宗法礼仪,建立流程制度,去管理天下,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

能屈能伸者,方为大丈夫。

这一点项羽不会懂,即使他懂,也绝对做不到。

性格使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关山五十州


当年的楚汉争霸,为什么各方优势西楚霸王项羽,会败给一无所有的小流氓刘邦,这其中的原因,他们一直想不明白。他们两个的争霸冲突,最终以刘邦胜利作为结束。其实无论是哪个方面,略胜一筹的都是项羽,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项羽不是刘邦的对手?

项羽的出身很不平凡,他的家庭也为他能够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正统的军事教育,而且由于自己家就有兵,所以他对带兵打仗,可以说非常熟悉,他的爸爸还多次带他上过战场。然而刘邦,简直就是一个地痞无赖无业游民,更别提带兵打仗了,他在年轻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当了十多年的专业流氓混混,才勉强混上一个亭长。



性格

反抗暴秦,项老板的团队中人才济济,给许多的将领都封了称号,自己也自称西楚霸王。这个时候的刘邦,还不知道在哪里领兵厮混,没有人注意他。



项老板成名太早,老子天下第一(杀死楚怀王),所以就养成了他骄傲的性格,他的这种性格,让他错过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项羽不仅错过了很多人才,却还乱用一些小人,他的叔父项梁这样一个叛徒,不过却受到他的重用。



而刘邦却不是这样,在那样糟糕环境的成长下,他练就了不凡的识人本领。他发现了张良,萧何,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项羽不用的大将韩信,正因为有了众多人才的帮助(关键刘老板的团建搞的好),他才能最终夺得天下。

团建

项羽只是会带兵打仗,但对手底下的管教(团建搞的很差),一点儿都没有心得,他们到每一处之后,百姓都是苦不堪言,因为他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士兵。还有斩杀秦降王子婴,火烧秦宫,收尽财宝妇女,结果,秦民对项羽大失所望,大失人心。



刘邦却和他正好相反,因为他自己当年就是一个小流氓,他明白百姓是怎么样的心理。所以在他领兵之后,他最注意的反倒是这个方面,申明军纪,废除秦的严刑苛政,约法三章,他的治军严谨,赢得了民心。

“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战败的惩罚”项羽自刎前这样总结自己。至死仍不能认识自己终致失败的原因,一代豪杰,空有一身胆识和气魄,却不知治国和笼络人心,终被人民抛弃。


我是怀信同学,欢迎大家围观赐评,喜欢的话动动手点点关注!


怀信同学


导语:

刘邦的战斗力真的很强悍,作为汉帝国的开国之君,如果完全不会打仗的话,很难在那个世道上生存下去。

刘邦当然擅长打仗,他之所以能够从亭长成长为沛公,再从沛公到汉王,又由汉王变成汉帝国的开国皇帝汉高帝,都是因为他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不过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刘邦除了泼皮无赖的性格,似乎完全没有什么本事,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会不会打仗,这要看跟谁比。跟项羽和韩信比,刘邦当然不如,可是跟其他诸侯比,刘邦却不逊色。


01刘邦的军事生涯,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丰富的多。

作为军队的第一指挥官,刘邦当然需要面对很多对手。最初刚刚起义的时候,刘邦手里只有一百多号兄弟,他利用这帮人,就能把县城给打下来。

后来在有了几千的情况下,刘邦主动向怀王申请,希望能够带兵攻打关中。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关中是秦帝国的腹地,有勇气拿下关中,可见刘邦不是等闲之辈。

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秦军夹壁,破二军。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史记》

当时阻拦刘邦大军的重要将领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那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的孙子王离。王离的父亲王贲也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爷爷和父亲帮助秦始皇打下了天下六国。

而王离本人也被秦帝国委以重任,成为保卫关中的重要将领。起义军西进的时候,章邯所带领的军队遇上了强大的项羽,而王离的军队则遇上了刘邦。瞧不起刘邦的王离,连续两次被刘邦击败,最终兵败被俘。

  1. 刘邦被逼到汉中以后,项羽安排了三个王在关中看着刘邦。所以刘邦一筹莫展,这个时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就这么出现了。
  2. 其实真正对付三秦将士的,并不是韩信,而是刘邦。刘邦从故道还,与章邯大军相遇,两军对决后,刘邦战胜了章邯,夺取了雍地。
  3. 章邯被击败以后,塞王欣、翟王翳以及河南王申阳,自知不是刘邦的对手,在小规模战斗以后,他们都相继投降了刘邦,这里也没有韩信什么事儿,刘邦始终都是总指挥。

刘邦的战绩还有很多,但是因为后期他成了庞大集团的领袖,手底下的将士们成为了战场上直接领导,所以他的功绩不少都被下面的人给分了。

由此可见刘邦的战斗力绝对不弱,除了项羽和韩信以外,当时的九江王英布,曾经说过他最害怕的就是刘邦。

02刘邦在选贤与能方面,秒杀头脑简单的项羽。

项羽在战场上的确是天下无敌,就算是韩信,也不是项羽的对手。可是这不能说刘邦就无法战胜项羽,因为两军对垒,不完全依靠战斗力,还需要靠脑子。

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南攻颍阳,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史记》

当年曹操平定西凉的时候,怎么都打不过马超,还搞得割须弃袍差点把脑袋都送给马超了。可是他用了一招反间计,不费多少兵卒,就将马超给赶走了,顺利地收获了西凉之地。

所以说刘邦战胜项羽,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在各方面,项羽都不是刘邦的对手,这才造成了项羽最终的失败。

  • 在选拔人才方面,项羽侧重于军事将领的选拔,比如说龙且、钟离眜包括英布,那都是项羽非常器重的,谋士方面他只重用范增,最后还把人家气跑了。
  • 而刘邦就完全不同了,他在军事将领方面,并没有下多少工夫,原来是那批人,后来基本还是那批人。在谋士上,他却下了不少工夫。比如说官爵天下的张良被他给招揽来了,此外还有陈平、郦食其等人的辅佐。
  • 所以说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项羽是比不上刘邦的。项羽本人是武将,所以他更加侧重于对武将的培养,至于文臣,他从来不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在垓下之战的时候,项羽本来也不会输得那么惨。刘邦想要打进来并不容易,就连韩信都几次输给了项羽的军队。

可是这个时候刘邦用了一招四面楚歌的把戏,将项羽手里楚军的心理防线给彻底击垮了,从而战胜了项羽。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谋士往往比千军万马重要的多。

03跟刘邦这个老油条比起来,项羽还是太年轻了。

刘邦的确是一个老油条,常常把项羽耍得团团转。毕竟项羽太年轻,属于少年英雄,被刘邦各种耍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1. 在鸿门宴上,项羽和范增本身早就商量好了,要把刘邦当场给杀了。可是刘邦又是哭鼻子求饶,又是让张良和项伯努力说好话,又是让樊哙上演一场搅和现场的好戏,结果项羽被绕进去了,居然放过了刘邦,还说出了告密者曹无伤。
  2. 在抓了刘邦的老爸和老婆的时候,项羽扬言要把刘太公放进大锅里给煮了,就是为了逼刘邦投降。结果刘邦厚着脸皮表示,等汤烧好了,记得分他一杯。毕竟他跟项羽是结拜兄弟,煮了刘太公等于是煮了项羽他爹。这把项羽差点给气死。
  3. 在鸿沟协议签订以后,项羽带兵返回楚国,汉王刘邦本来也要返回自己的地盘上,大家以鸿沟为界限,楚河汉界谁也不侵犯谁。可是当项羽大军放松警惕的时候,刘邦却出尔反尔,撕毁条约主动进攻项羽,最终导致项羽惨败。

由此可见,刘邦干了太多对不起项羽的事情了。但是他偏偏就能够用自己的厚脸皮把这一切给圆回来,可见项羽真的拿刘邦一点办法都没有。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史记》

刘邦的老油条气息,是项羽所不能企及的,一方面因为项羽是能征善战的大英雄,不屑于这种鸡鸣狗盗的本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太年轻了。

总结:刘邦比项羽年长25岁,心性比项羽成熟。

不得不说,年纪在很多时候,都是很重要的标准。多大岁数的人,就会有怎样的心态。古人总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项羽30岁问鼎天下,可以说是已经建立了不朽功业。可是他遇到的对手是55岁的刘邦,一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道天命年纪的对手。

这对项羽来说是不公平的,两个人都是顶尖的天下英雄,可是因为年龄的差距,造成了两者之间心性上的差别。项羽更愿意相信人类应该拥有忠诚,结果刘邦却觉得只有不断耍赖,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孰是孰非,大家自己体会吧。


江湖小晓生


刘邦善于用人,他自己做不到,他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帮自己达到目的,会借力的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有张良,不绝粮道有萧何,战必胜,攻必取有韩信,除了这三大贤臣,还有陈平、曹参 、周勃等一大批具有才能的谋士,刘邦自己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项羽自身英雄无匹,俗话说,将不过李(李存孝),王不过项(项羽),但有一些缺失,刚愎自用,连最集团最得力的谋士亚父范增都不肯用,有一种个人的英雄主义感。

鸿门宴上拉不上脸面,不肯杀刘邦,要知道这是在争天下,哪有什么面子,多少人为了夺取天下不择手段,而刘邦就是吃透了项羽,不服输,多少次打的刘邦的军队溃不成军,与韩信交锋还是对方占尽兵力优势,韩信给项羽布下了十面埋伏,即东、西、南、北等八大方位+天地的十面埋伏,简单说一下天埋伏,项羽路过一片树林,树上有一群蚂蚁排练组合写了项羽亡于此地的六个大字,就有“天要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感概,自信心急转直下,失败了一次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从而自刎乌江

我认为论作战能力,韩信绝非项羽对手,为何项羽会失败,韩信一直等机会,不出战,在做好一切的准备,以绝对的优势给项羽致命的一击,从心理上打垮这个自负的枭雄




半岛影视


毛主席曾经评价刘邦: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楚汉之争,从公元前206年打到了公元前202年,最终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取胜告终。

这归根到底是双方对于决定战争的因素认识不同,导致对战争的指导思想、领导艺术不同,进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项羽忽视政治对战争的影响,刘邦则截然相反。

项羽未入关就先坑杀二十万秦兵,如何能在关中立足呢? 而刘邦进关之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实行了很多仁厚爱民的措施,博得了秦地百姓的热烈拥护,到了“(百姓)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的地步。关中后来成了刘邦的根据地,刘邦多次被打垮,萧何能源源不断地“兴关中卒,辄补缺”。这是在后方政治建设的差距。

其次,刘邦一直是以“长者”之名,拥“仁义之兵”,而项羽则是背弃盟约、立楚怀王又杀之。刘邦曾在阵前条陈项羽的“十条罪状”,说得项羽气急败坏让弓弩手放箭。

第二,项羽忽视外交对战争的作用。

刘邦把争取盟友当成打败项羽的根本条件之一,并且通过多种战场、多种手段、多种力量的配合取得了全局的胜利。这可以说是战争史上的空前壮举。

第三,项羽不善用人,而刘邦极为重视人才。

刘邦自己也总结过自己的胜利经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陈平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后来都投奔刘邦。

韩信说项羽是“妇人之仁”:

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白话:假使遇到有人有功应当封爵的情况,(项羽)印信的棱角都磨平了,还不忍心给,这就是人们说的“妇人之仁”。

韩信被刘邦任用为大将,陈平为护军中尉,而项羽有一范增还不能用。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第四、项羽有勇无谋,忽视军事地理对战争的影响

楚汉之争中刘邦一方使用的计谋不计其数,而项羽从头到尾除了奇袭之外再没有其他战术。项羽一直到最后也没有醒悟,太史公虽然欣赏项羽的英雄气概,也不得不在《项羽本纪》的最后叹到:

“(项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爱地质爱美食


答案在韩信对刘邦的评价里,也在刘邦自己说的话里。

公元前201年,刘邦和韩信聊天。刘邦问韩信,“如果我带兵的话,能带多少?”

“十万。”

“那你能带多少?”

“多多益善。”(估计听到这个答案的刘邦心里一万只草泥马飞过)

“哈哈,既然你那么厉害,怎么还听从我的命令呢?”

“陛下虽然不擅统兵,却天生擅于领导将军,所以我们这些人都听命于陛下。”

这就是刘邦最厉害的地方。古人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其实,可统将才的帅才,更难得。刘邦就是这样百年不遇的帅才。

所以他能说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而项羽,有且只有一范增,还用不好。怎么跟汉高祖比。


清枫草堂


为什么说项羽不是刘帮对手

论个人而言刘帮不是项羽对手,刘帮能打败项羽,是因为刘帮能广纳良才,并将他们团结在自巳身边,为他出谋出力。项羽就不同了,力拔山气盖世,觉得自已很了不起,当年韩信投奔他,只给了一个相当于现在的班長,后在萧何的帮助下得到刘帮重用。不是刘帮打败了项羽,是刘帮利用韩信等一帮良将谋士打败了项羽。


陈永金


项羽不是输给刘邦,是输给以刘邦为首的诸侯联盟。

不要被断代史局限了,战国—秦朝—楚汉本为一体,总共差了也就十年出头。

“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这句话邪门得很。

秦始皇用尉缭织罗间谍网,六国毕,四海一。

楚怀王借尸还魂,再起合纵,秦朝二世而亡。

汉王据关中、巴蜀、河东之地,北联齐燕,南合九江,西楚霸王遂刎乌江。

尽管楚汉时期的纵横活动没有战国时期复杂,但依旧对胜败有着非常的作用。


小岭趣事多


针对刘邦与项羽的人物对比,我只能说这个世界上人有千万种,会打仗的,会出谋划策的,会做统计的,等等,最厉害的其实就是御人之术。刘邦就是御人之术中的上等,项羽有一定的情商,但是过于江湖义气,说白了就是有时候太随性而为。项羽的基础比刘邦要好很多,生于楚国望族,群众基础好,根据地牢固,按照这个武力值表对比下去,刘邦肯定是玩不过项羽,但是刘邦有一点比项羽厉害,完全就是王炸。刘邦扛压能力太强大,他生于市井,长于市井,按照我们现在得话来说,来自于民间,所以他更加懂得老百姓之求,他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形容刘邦不为过,练就了他强大的心理。两军对垒,不仅仅是兵力的强大,还有领导者的心理之战,为谁而战。在这点上刘邦的优势比项羽大的太多了。项羽至年少就是公子,王公贵族待遇,他的理想就是复楚,强楚。而刘邦就是想天下百姓有口饭吃,这个时候的能量值王炸武力值。说白了,都想争天下,为谁而争才是真正的赢家,其实汉朝407年一直延续着,刘邦开了一个好头,才有后面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大气。


年少老来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 :刘邦是沛县的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

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 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 相差悬殊

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 :项羽可是 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

总的来说,项羽 的能力还是很强 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 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 了;再 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又把他给射死 了,连连射死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

项羽大怒 。自己出来 了,出来 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了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 出来了。

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 司马迁说的那四个字 :好酒及色——喜欢酒色就是他的本事。

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

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 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 的差别决定 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 :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 同的第二点 。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 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 !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 出了一个下策 :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 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的形 象很具审美性,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在挫折面前,项羽表现出来 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 自若,由此可 以证 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 围,他们就是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 良说 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 了,你看分给哪些人 比较合适呢?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 。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 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 当一面 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 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 。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 。

结果这几支军 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 的大度 。项羽呢? 他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

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

我们 曾经讲过,他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 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 自己逃命 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 。相反,项羽这个人就显得太过儿女情长了。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 团团围住 的时候,居然无心作战 。

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 良、陈平 、萧何 、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 。只不过他们是不 同的英雄而 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 。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 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