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患难之处见真情”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是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人与人如此,人与国更亦如此


2020年初的一场灾难

让我们心生痛楚

却也让我们

在这场全人类的“大考”中

看到了什么是伟大

明白了什么叫脊梁

懂得了什么是忠诚

学到了什么叫勇敢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面对疫情

有人抛家舍业

有人迎难而上

有人不惧艰险

也有人选择了与亲人爱人“小别离”

一心只为更多的“大团圆”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尹亿瑞

武警潍坊支队某部教导员

他的妻子苏晓云


今年春节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在担负完假日的值班任务后

尹教导员就可以回家与妻子团聚了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照片为2019年拍摄)


军人、医护两个本身

就格外忙碌的职业

平日的聚少离多

也让他们更盼望着彼此的相聚


然而

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各地也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

要求人员立即返岗待命

刚刚休息了一天的苏晓云

还未等到和丈夫团聚

便又踏上了返回单位的路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这就是做医生的职责所在吧!”


虽然放心不下孩子

但是接到通知后

苏晓云还是没有半点犹豫

就匆忙收拾东西出发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是潍坊市唯一的确诊病例收治点

由于医护人员紧缺

她被选拔为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我是一名军嫂,

平时耳濡目染了

很多军人奉献的故事

这次轮到我上了

当然要挺身而出。”


返回岗位后

时刻关注疫情动态的苏晓云

比以往更加用心

每天除了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外

她比平时更早到岗

就是为了尽早做好防护

耐心接待就诊患者

照料需要帮助的病人

并时刻警惕任何关于疫情的苗头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一场疫情,两名“战士”


妻子苏晓云走上战位的另一面

是丈夫尹亿瑞的全时坚守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支队设立隔离点以来

尹亿瑞作为机关隔离点负责人

担负着隔离区的日常管理

每天尹亿瑞不仅要检查隔离区秩序

卫生防控、人员管理等事项

消毒、送饭、测量体温更是反反复复

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从左到右数第四个为苏晓云)


妻子在疫情前线

做丈夫的肯定会担心

每天等到妻子不忙的时候

尹亿瑞总要给她打个电话

叮嘱一番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说不担心是假的,

但是挺为她骄傲的,

我们俩一早就商量好了,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绝不退缩,

等胜利了,我们就能见面了。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其实他们最舍不下的

还是两个孩子和自己的父母

每天与父母和孩子通话

电话的那头也总是他们的鼓励和安慰


一份思念牵挂

一句鼓励安慰

给了他们坚守岗位的动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还有更多的官兵和官兵家属

奋战在抗疫一线

只因他们是军人,亦或是军属

所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

才更愿意挺身而出


用自己的小家不圆

换来万家圆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有一种爱是相濡以沫

有一种爱叫并肩战斗


互相支持鼓励

共同选择逆行

在这场疫情面前

他们的岗位、战位不同

但相同的梦想和初心

却让他们的爱更加熠熠生辉


身边故事丨愿所有的后会有期,都是久违的别来无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