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編者按:在戰“疫”報道一線,有這樣一群90後記者,帶著同事的期待、家人的牽掛,在豪情滿滿的出征現場,在充滿風險的醫院病房,在緊張繁忙的建築工地,在防控前沿的居民社區……用手中的筆、鏡頭和話筒,記錄現場、捕捉感動、傳遞力量。對他們來說,這既是考驗和挑戰,更是磨礪和錘鍊。在這次大考中,他們感受最勇敢的擔當,收穫最渴望的成長,也遇見最想成為的自己。今天,讓我們透過6位90後戰“疫”記者的一線手記,分享他們在大戰中的感動,品讀他們在大考中的成長。

光明日報社記者盧璐:

我會繼續留下來

這一趟逆風而行,是媒體的責任,也是我作為一名90後年輕記者的光榮。第一次走進工地採訪,我為自己能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這些英雄的人民而感到驕傲。我會繼續留下來,靜待這座城市生機勃勃

這個春節,因為疫情,我沒有回家;大年初五,還是因為疫情,我回到了這個我生活、學習了10年的地方——武漢。

出發前,我沒有絲毫猶豫。我想,這一趟逆風而行,是媒體的責任,也是我作為一名90後年輕記者的光榮。

當接站車輛從武漢站駛出開往中南路的時候,我才恍然驚覺,這個原本顧盼雄飛的九省通衢之地,是真的失去了喧囂的色彩。夜色裡,彷彿只剩下空曠的街巷和沉寂的屋宇。

但這場寂靜背後,還有一群人,在向險而行,支撐著整座城市的萬家燈火。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便是其中的一群。

2月1日,我們來到還在建設中的雷神山醫院,滿場都是穿著工作服埋頭趕工的人。午飯時,他們三三兩兩蹲坐在路邊,草草扒拉幾口飯菜;到了晚上,累到不行了就在食堂的地上裹著衣服睡一覺;有些人甚至主動從外地趕來,不計較收入,只為做一份貢獻。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2月1日,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建築工人就地解決午飯。光明日報社記者 盧璐 攝

見到賈瑞華的時候,他正在醫護區檢查室內安裝設施。作為中建三局雷神山醫護區的項目總工,從大年初一接到通知一直到大年初八,他一刻也沒有停歇。為了保障現場施工的有序進行,我直接在醫護區吊著各種電線的走廊裡架起相機採訪了他。這是我第一次走進工地採訪,帶上紅色安全帽的那一刻,我為自己能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這些英雄的人民而感到驕傲。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2月1日,光明日報社記者盧璐(右)在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採訪賈瑞華。光明日報社記者 晉浩天 攝

賈瑞華說,疫情雖然來了,但一切都會過去,生活還要繼續。樸實的語言,卻充滿了力量。脫下安全帽,他們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戴上安全帽,他們是為生命跑贏時間的英雄。

採訪結束時,我提出給賈瑞華留一張照片。一個加油的手勢背後,是對雷神山醫院早日建成投用的期待,也是對早日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與決心。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賈瑞華一個加油的手勢背後,是對早日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與決心。光明日報社記者 盧璐 攝

每個時代都有戰士負重前行,他們亦是血肉之軀。力量在這裡匯聚,希望也在這裡萌生。

我想,我會繼續留下來,靜待這座城市生機勃勃。

中國青年報社記者王嘉興:

留下“歷史的一份底稿”

如果不是來到武漢,就無法走近呂小紅這樣的最美逆行者,無法瞭解一個真實的武漢。我將繼續肩負使命,為留下“歷史的一份底稿”,勇敢逆行、衝鋒在前,深入防疫一線,用手中的筆,書寫平凡中的堅韌、勇敢和擔當

到武漢以後,最讓我難忘的經歷,就是採訪武漢市第五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呂小紅。

呂主任告訴我,接受我的採訪,是因為之前我寫的幾篇關於第五醫院的稿子裡,反映了病人大量湧入、醫院物資短缺的真實情況。

1月23日,武漢市第五醫院門診部擠滿了人,連站的地方都沒有。醫生一個班8小時,下班後排隊的病人拽著醫生不讓走。大年初一,各地的捐助物資已經源源不斷到達武漢,但第五醫院醫生卻告訴我,他們至今沒有防護面罩,沒有N95口罩。這些情況,我當時都寫進了稿件中。

見到呂主任是在她的家中。因為連續近一個月的高強度工作,她的聲音沙啞,可她堅持要把自己瞭解的情況通過媒體告訴公眾。她說,自己參與過非典、禽流感、甲流等傳染病的防治工作,深知疫情信息透明、公開的重要性。

我去採訪時,呂主任把這些日子經歷的委屈、困難一一傾訴。作為科室主任,她要穩定軍心,感覺心裡受不了時,只能跑出去偷偷哭,回到診室又要安撫其他醫護人員。為了提振士氣,她還許諾疫情結束後,自費請全科室同事境外遊。

我陪著呂主任一起流淚。這些天,她的兒子一個人在外面住,幾乎沒吃到過熱乎的飯菜。她流著淚對我說:“我在家裡燒菜給我的醫生吃,可是沒有人給我的兒子燒菜吃,你說我能不心痛嗎?”在她的科室,幾乎所有人都與親人分離,整個人撲在醫院裡。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2月6日,中國青年報社記者王嘉興(右二)在新華醫院採訪廣東中醫院支援武漢的醫生。

武漢的運轉,離不開醫生、護士以及警察、環衛、水電工人等所有一線工作人員堅守崗位、勇毅擔當。作為一名記者,來到武漢,就是到了新聞現場,就是堅守我們的崗位。

如果不是來到武漢,就無法走近呂小紅這樣的最美逆行者,無法瞭解一個真實的武漢。我將繼續肩負使命,為留下“歷史的一份底稿”,勇敢逆行、衝鋒在前,深入防疫一線,用手中的筆,書寫平凡中的堅韌、勇敢和擔當。

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陳博:

跟隨北京醫療隊馳援

作為一名90後記者,疫情面前,我們有責任在現場,用自己的鏡頭和話筒記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情義,傳遞“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力量

“這裡的醫護人員為了節省防護服都捨不得上洗手間,為了照顧更多的病人連飯都來不及吃……這批物資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啊!”聽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後勤處處長朱震宇這樣說,當時手持話筒的我心中一陣酸楚。

武漢的醫務人員在嚴峻的疫情面前沒有退縮,即便在物資不足、人員緊缺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

作為一名90後記者,我們有責任在現場,用自己的鏡頭和話筒記錄這份堅守。

1月28日,我跟隨北京醫療隊抵達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為了能及時接收物資和完成清點,武漢方面的人員自當天凌晨就在這裡等待。

朱震宇說,這是他們醫院接到的最大一宗物資。醫療隊的到來,讓他們很踏實。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陳博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住院樓病區汙染區外拍攝。

來自北京的醫療隊沒有時間休息,到武漢後的第二天就完成了病房改造,開始接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正是因為他們這些冒險逆行的白衣天使們不辭辛苦地在一線戰鬥,把患者裝在心裡,疫情才得到控制,患者才能得到有效救治。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的醫療團隊都奔赴武漢和這裡的醫護人員們一起並肩作戰。全國人民心繫武漢,各方物資源源不斷地馳援一線。這樣的場景,讓我這個90後內心充滿感動和力量,也為自己能在現場記錄這場景而感到驕傲。

這份感動和力量也讓我堅信: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我們定能戰勝這場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新安晚報社記者葉曉:

960人的出征

在父母眼裡,我們90後或許也是一群孩子,也有背後的牽掛,也有心中的不捨。但緊隨忘我工作的醫務工作人員身後,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那些動人的瞬間,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更是職業生涯中難得的歷練

在抗“疫”報道的日子裡,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時時感動著我、激勵著我,也給予我成長的力量。

“秋兒,能不能每天發一到兩個短信或視頻給我們,報個平安,再忙也要堅持,你看好不好?”這是安徽一位年過八旬的老父親寫給女兒的留言。

他的女兒馬紅秋正是千萬個“逆行者”之一,作為國家衛健委選派的專家,她在大年初一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列車。在武漢20多天的時間裡,父親每天攥著手機,等待著她的消息。

截至目前,安徽派出五批共計960名醫務工作者前往武漢支援,馬紅秋也是其中之一,雖然今年已經55歲了,但她也是父母眼中的“寶貝”。面對疫情,他們義無反顧奔赴戰場,有的剪去了長髮,有的穿上了從未穿過的尿不溼……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2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新安晚報社記者葉曉(左一)在定點醫院進行採訪。

960個人出征,帶走了960個家庭的牽掛。2月13日中午,安徽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現場,他們的行李箱裡,有9歲女兒深夜為媽媽畫的畫,有婆婆塞進的暖寶寶,有愛人裝好的菊花茶,有同事省出來的醫用口罩,裝滿了家人和同事們的思念和牽掛。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2月13日,安徽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儀式現場,採訪一結束,新安晚報社記者葉曉立刻席地而坐趕發稿件。

在網上,有一句話,格外打動人心——那些白衣天使,其實也只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和前輩們並肩,與死神搶人罷了。

對記者來說,這何嘗不是一個“戰場”呢?在父母眼裡,我們90後或許也是一群孩子,也有背後的牽掛,也有心中的不捨。但緊隨忘我工作的醫務工作人員身後,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那些動人的瞬間,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更是職業生涯中難得的歷練。

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劉雪鋒:

那位主動請纓的女列車長

每一場災難的背後,都湧動著夢想和力量!雖然是一名90後,自己的職業經歷似乎還稱不上“鐵肩擔道義”;但是我覺得能投身到這場人民戰“疫”的宣傳報道中,能認真努力地做好每一篇報道,就無愧於心

大年初一,單位的工作群裡通知大家趕回鄭州,隨時待命。疫情確實比大家想象的嚴重,我和家人這個春節都沒有回老家,初三就到了單位值班。當時並不知道需要注意怎樣防護,只從家裡拿了一個防霧霾N95口罩。

1月27日中午,我接到通知,要去採訪一位主動請纓前往武漢支援的女列車長。由於當時這名列車長還沒有調到武漢的列車上,我們就隨她坐了另外一列執勤的高鐵,一路拍攝到了平頂山市。車上人很多,這名列車長很細心,準備了酒精、洗手液和口罩,給乘客做示範,普及防疫知識,我們都一一用鏡頭記錄了下來。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1月27日,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劉雪鋒(中)在鄭州開往平頂山的G6693次列車上採訪列車長張慧。

期間,我問她這個時候在這個崗位工作,會不會害怕,因為當時一些人是在火車上被感染的。她的態度非常堅毅,回答也非常乾脆。她說,自己的爺爺是一名黨員,父親是一名黨員,自己也是一名黨員,這個危難時刻,黨員不衝在前面,還能讓誰衝上來呢?

列車長的這番話讓我倍受鼓舞。我們年齡相仿,我也是一名黨員,儘管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直面病人和生死,但是能堅持到疫情一線去採訪,能認真製作和傳遞每一條新聞信息,也算是為抗擊疫情做的點滴貢獻吧。

《列車長的請願書》是我在抗擊疫情采訪中推出的第一個報道。此後,我和很多同事都放棄了休息,放棄了和家人團聚,克服心裡的恐懼,堅持到醫院、到企業、到社區、到收費站採訪。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1月27日,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劉雪鋒(右)在鄭州東站拍攝“戰狼”黨員突擊隊志願者服務疫情緊急物資運輸的事蹟。圖為劉雪鋒正在採訪隊員王珂。

每一場災難的背後,都湧動著夢想和力量!雖然是一名90後,自己的職業經歷似乎還稱不上“鐵肩擔道義”;但是我覺得能投身到這場人民戰“疫”的宣傳報道中,能認真努力地做好每一篇報道,就無愧於心。

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丹:

在發熱門診發回報道

“好樣的,希望你們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前方的消息”,一句普通的讀者留言,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信任和期待。這份信任和期待很寶貴,也絕不能辜負

作為一名記者,我必須第一時間到抗“疫”現場記錄並傳遞出真實的聲音。

1月2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升級,湖北衛視《湖北新聞》欄目及時推出25分鐘特別報道《直面疫情 萬眾一心》。面對疫情,市民多少都有點不安,出現哪些症狀要警惕,能不能治得好,是怎麼治的?網上的各種傳言是不是真的?大家關心的問題必須得到權威解答。

當天上午,帶著這些問題,我和同事彭瀚來到武漢市發熱門診醫療機構之一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邀請武漢市聯合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夏劍,介紹新冠肺炎的防護知識。當我們得知,中南醫院使用移動心肺儀技術成功救治了一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時,我們又馬上聯繫採訪主治醫生和患者,瞭解救治情況。畢竟這是湖北省第一例,這個信息會給大家增添信心。

經過門診大廳時,許多人在排隊測量體溫。平時因為採訪需要我常來中南醫院,而這種情景,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我和同事戴著口罩,心裡多少有點害怕,處在這樣的環境裡,多留一分鐘就會多一分危險。但我們還是決定在這裡完成報道,通過鏡頭告訴大家發熱門診三級預檢是如何進行的,出現哪些症狀、去過哪些地方要格外留意,如果發燒要如何處理,等等。因為這些信息必須以最快速度傳遞給更多的人。

戰“疫”實錄:90後記者的逆風綻放

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丹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發熱門診報道。

根據醫生的介紹,我意識到,面對這次疫情做好防護非常重要,但大街上依然有很多人沒有戴口罩。回到單位,我和同事編髮新聞《全省首例!武大中南醫院用移動心肺儀技術成功救治一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並在湖北公共•新聞頻道《長江新聞》直播訪談對話中,呼籲大家“帶上口罩,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沒想到,帶著口罩做示範引導的截圖,第二天登上了微博熱搜頭條,受到全國網民的關注,網友們點贊說這個示範科普有效果,尤其很多家裡不願意戴口罩的老人,看到電視後也開始自覺戴上了口罩。

當看到有人留言說“好樣的,希望你們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前方的消息”時,心裡很感動。這份信任和期待很寶貴,也絕不能辜負。


本文內容分別由光明日報社、中國青年報社、北京廣播電視臺、新安晚報社、河南廣播電視臺、湖北廣播電視臺提供,轉發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