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流浪地球》裡有一段讓我深感震撼的話: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是啊,在大自然的面前,我們人類真得是很卑微。

所以,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天,特別是為人父母的我們,除了做好必要的防護工作外,也要在疫情期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疫情期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01、一轉眼,孩子就已長大

曾經看到過一個小朋友的的作文,其中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讓很多人淚目。

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二字,為人父母,肩上除了責任和重擔,還在竭盡全力地想給孩子好的生活和未來。

疫情期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相信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很多人已經返工在工作崗位上了,孩子也已經開學了。但不知家長有沒有想過,這個超長假期其實是家長重新認識父母之責的契機。

我們可以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很短,等他長大了,他會遠走高飛,他會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你再想和他多說幾句話都很難。

那些落下的工作,你還可能通過加班趕工補回來;而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卻會變成最深的遺憾,讓你悔不當初,卻又無力追回。


02、有效期內,才是父母

“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猶如“一張白紙”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龍應臺:有效期內,才是父母。

畢竟,陪伴孩子的精髓不是時長,而是時效!

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提供舒適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有效期內,多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培養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等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改說的,該教的,該做的,應該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正如哈佛心理學家吉爾博特說:“十年以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是的,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在教育的黃金期內,父母對孩子來說是萬能的,是可以依靠的,但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

所以,請在孩子十歲之前心建立起權威、信用和值得依戀的關鍵期,而權威來自於平時的守信,依戀來自於高效率的陪伴。


03、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莫言說:孩子的優秀,浸透著父母的汗水;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被父母寵愛的孩子,都是幸福的。越是拼搏過的父母,越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一起在家的日子裡,科學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張學習生活的計劃表,與孩子一起閱讀、做菜、玩遊戲等等,在孩子長大後的某一天回想起來,都可能影響深遠。

老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疫情期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04、珍惜孩子陪在身邊的每一天

當疫情結束,當我們又忙碌起來的時候,家長們,其實可以學學科學育兒。抓住每晚的6個高效的“三分鐘”,就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

▼ 三分鐘傾聽

陶行知說:“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

不要總是父母說,孩子聽;不要總以為“孩子還小,他還不懂”。

其實,從孩子懂事起,就知道父母的喜怒哀樂。

每天三分鐘,換一個角度,走進孩子的世界,傾聽一下他們的呼聲。這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大有裨益。

用心傾聽,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什麼都懂!

▼ 三分鐘示愛

愛與陪伴,是父母最應該給予孩子的。

每天三分鐘,跟孩子交流,多摸摸他的頭,給他最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你是多麼的愛他。

不要在公共場合罵孩子;別總是抱怨他的成績,剝奪他的愛好... ...

愛孩子,請給他足夠的自由和尊重。

▼ 三分鐘參與

努力發現你和孩子共同喜歡的事情,增進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孩子也想要探尋大人們的世界,並參與其中。

每天三分鐘,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中,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多聽取他的意見,並儘可能達到共識。

當然,參與過程中,應尊重與引導並重,不能什麼都順著孩子。

▼ 三分鐘讚美

陶行知的一位朋友,因為孩子把一塊新買的金錶拆壞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頓。

陶行知聽聞說道:“你打掉了一個‘愛迪生’”。

他親自到朋友家,帶那個小孩到修錶店,孩子十分興奮,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師傅修表。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優點,不要從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優劣。

每天三分鐘,發現孩子的優點並恰當的讚美。這樣,“愛迪生”才不會被打跑。

▼ 三分鐘鼓勵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別把孩子和鄰居家的孩子做比較。

陶行知在武漢大學演講時,從箱子裡拿出一隻大公雞和一把米。

他按住公雞的頭,掰開嘴,大公雞拼命掙扎,就是不肯吃米。陶先生鬆開手,自己後退幾步,大公雞就開始自己吃起米來。

教育就像餵雞一樣,把知識硬灌給孩子,他是不情願學的。

每天一分鐘鼓勵孩子,使他充滿自信,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 三分鐘矯正

每天三分鐘,修正孩子生活中的不當行為。

首先應弄清孩子行為的原因,其次,要講究教育的方式。

一次,陶行知見一個男孩打同學,便阻止他並叫他到辦公室。

見到男孩,陶行知拿出一粒糖說:“獎勵你,你比我先到辦公室。”男孩不敢抬頭。

陶行知又拿出一粒糖:“我阻止你,你就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男孩遲疑的接過糖。

陶先生接著說:“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你很有正義感,再獎勵你一顆糖。”

男孩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打人。”陶校長笑著說:“你已認錯了,再獎勵你一塊糖!”

天底下沒有哪個孩子能隨隨便便成功,堅持每天6個“三分鐘”,做孩子最好的老師!

疫情期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孩子的世界乾淨純粹,他需要的,僅僅只是父母的科學陪伴和鼓勵。

那些來自父母的愛,是他跌倒時重新站起的勇氣,帶著這些愛上路,孩子的腳步會充滿力量。

一個人事業上再成功,也彌補不了子女失敗的缺憾。

一起在家的日子,教育孩子就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所以,請珍惜孩子陪在身邊的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