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社戲》是魯迅先生1922年寫的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三次看戲的不同經歷和感受,後來收入小說集《吶喊》當中。

讀過《社戲》的人都知道,魯迅先生前兩次看戲是在北京,其中的經歷和感受並不好,尤其第二次成了他和戲徹底告別的一夜。

只是從魯迅先生的描寫來看,其實少年時期,在趙莊看的那出戏也算不上好戲,甚至有些糟糕,可為何成了他眼中的好戲呢?

他對於那次看戲的評價是: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下面,就從“為何趙莊的戲是好戲”以及“《社戲》給我們所帶來的現實意義”兩個方面一起來重溫魯迅這部經典作品。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一、趙莊好戲從何說起

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小時候魯迅看戲,其實他關注的不僅僅是戲,而是看戲整個過程的經歷和感受,也正是這樣的經歷和感受讓他覺得這出戏是好戲,那麼具體的因素又哪些呢?

01、環境與氛圍的因素

從魯迅的描寫看得出來,故鄉環境非常優美,比如在去看戲的過程中,有一段景色描寫: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 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這是一種渾然天成的自然的美景,沒有經過任何雕飾,就這麼原汁原味展現在作者面前。而看戲氛圍更是不用說了,除了小夥伴的熱情幫助之外,還有半路聽到宛轉、悠揚的橫笛聲還有漁火。

趙莊的戲臺則搭建在臨河的空地上,看著像仙境,而人們來看戲都是撐著船來的,到處都有船篷。於是他們也不去和別人擠,便在遠處看起來……

這種環境與魯迅在北京看戲的環境是不同的,他對當時周圍的景色並沒有太多具體的描寫,但寫了戲臺之下的氛圍,主要就是吵、擠、像私刑拷打刑具的凳子、不禮貌的人等等,這些都讓魯迅感到不舒服。

尤其是第二次看戲便成了他告別戲劇最終的導火索。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氛圍與環境,還有心境的變化,都讓魯迅覺得小時候看的戲更好。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02、民風的淳樸與真誠

在鄉下時,淳樸與真誠的民風讓魯迅感到了快樂,這種感受又影響了他判斷戲是不是好戲的標準。

因為來了客人,許多小朋友就可以減少要做的事情,能夠來陪客人一起玩,這是一種開放、接納的心態,也是一種開門相迎的胸懷,側面反映出鄉下人們的好客與真誠。

當魯迅想去看戲,家裡定不到船時,又有人及時伸出手來幫助他。

小夥伴雙喜提議說:

“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了麼?”

雙喜還看出魯迅外祖母和母親的擔心,便打包票說:

“我寫包票!船又大;迅哥兒向 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

就這樣,魯迅想要去看戲的願望在大家的幫助下得以實現。

這看似孩子們為了帶上小夥伴去看戲,很尋常的一種做法。可仔細思量,這是一種不存在任何利益關係的幫助,他們幫助魯迅,不求任何回報,只因為你是我的小夥伴,我就要想辦法帶上你。

如此簡單、純粹的想法,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雖然也有,可極其少見。另外,此處雖然沒有直接描寫八叔,可這艘大船是八叔的,他也願意把船借給這些孩子,讓他們能夠去看戲。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這種淳樸還體現在另外一處,當大家看戲回來去偷摘羅漢豆,雙喜問阿發:

“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

阿發下去摸了一回,說:

“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

看到這裡讓人忍俊不禁,多麼可愛、溫馨的場景,阿發招呼大家來偷自己家的豆子。可見在孩子們的眼裡,並沒有絕對的你家我家,更不會為了護著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別人,只是覺得哪個更合適就摘哪個,更何況自己家的東西好,肯定要分享給大家。

後來雙喜擔心偷得太多,阿發會被他父母責罵,大家才又到六一公公地裡偷摘。等大家高高興興吃完了豆子回去的時候,魯迅的母親也已經在橋頭等魯迅回來。

從整個看戲前後來看,魯迅確實感受到了快樂,人們之間沒有利益相爭,只有相互幫助,只有好東西就熬分享,所以臺上的戲是否好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整個過程是美好的。

只是魯迅在北京看戲的時候,遇到的是擁擠的人群,使他站也沒地方,進退兩難,以及紳士對他的看不起等等,這些都與當初鄉下那些真誠、善良、淳樸的民風形成強烈的對比。

因此第二、三次看戲,他覺得戲不好看,也就不足為奇。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03、六一公公對迅哥兒的理解

有人說魯迅的快樂其實還包括六一公公隔天的感激。或許對於十一二歲的魯迅來說,得到六一公公的讚賞是開心的,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從魯迅後來的角度來看,六一公公的存在或更像是小時候和長大看戲兩種經歷之間的一種過渡。

當六一公公發現豆子被偷了,罵道:

“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壞了不少。”

當他知道是拿來請迅哥兒的時候,也就是魯迅有參與其中,又改變了態度,還問戲好不好看,豆子是否可中吃等等。

其實他這樣的問題即是關心,也是一種更加接近小孩子內心的溝通。很少人會去關心孩子昨夜看的戲怎樣,偷摘的豆子好不好吃,可是六一公公卻做到了。

當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便誇讚道:

“這真是大市鎮裡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下人不識好歹……”

他還送了一些給魯迅的母親,並誇獎說:

“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姑奶奶,你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了。”

可此時魯迅覺得豆子已經沒有昨夜那麼好吃,或是因為已經不是昨晚的經歷,或是加入大人世界裡的其他東西。雖然如此,也不影響他覺得昨夜的戲是好戲。

這是魯迅看戲的整個經歷,相較於長大後的兩次看戲,其實真正的重點都不在戲之上,而是在戲臺下,包括他的見聞感受等等,也正是這些見聞和感受,讓他感到戲的不同。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二、《社戲》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年少讀《社戲》,實在讀不懂也情有可原,畢竟當時不知道人間冷暖。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步步往生活的深處走去,回頭再看《社戲》,才明白原來人生的戲並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01、戲在自己心裡

人生的戲就在自己心裡,內心是一出什麼戲,人生往往就是什麼戲。

我們都不喜歡魯迅在北京看戲遇到的那些人,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所不喜歡的,卻是我們最常見到的。

我們甚至發誓自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可我們又經常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活成了內心討厭的樣子。

馬爾克斯寫的《百年孤獨》當中有這樣一段話:

“你那麼憎恨那些人,跟他們鬥了那麼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為代價。”

這話不假,讓自己變得和他們一樣,其實這是最糟糕的代價。

只是外面沒有別人,我們所看到的,所厭惡的,所憎恨的,往往是我們只能且只想看到的,因為外界是內心的投射,我們只不過是透過外界這面鏡子看到自己的形象。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魯濱遜漂流記》說:

“在不同的環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樣變幻無常啊!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會嚇得膽戰心驚。”

世事無常,其實外界在變化,我們內心也在不斷變化,那些所謂判斷的標準常常充滿了片面性。因而我們總是覺得人生這出戏太難演,也不好看。

可若是我們能夠從中抽離出來,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內心,去分析所遇到的人事物,或許對這場戲會看得更加清晰一些。

就如魯迅先生提到他看過的那本書,說戲是大敲,大叫,大跳,會讓看客頭昏腦眩。可是若在遠處看起來,也自有他的風致。

同樣地,若我們能夠經常跳出來看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世事,相信人生這出戏也不會太差。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02、莫把小時候的雙喜、阿發演成後來的胖紳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見到了一些人甚至包括自己,小時候是雙喜、阿發的樣子,長大後卻成了胖紳士的樣子。然而決定這個成長過程,除了環境的影響之外,關鍵也在於我們自己。

都聽過《傷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時候的聰明伶俐並不能代表後來他也能成才,他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繼續修煉,否則便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還有“鑿壁偷光”的孩子匡衡,因為後來聲名遠揚,加上有學問,漢元帝便將他封為御史大夫。等到漢元帝去世,漢成帝即位,賞賜給匡衡的田地達到31萬畝。

可匡衡卻起了貪心,因此丈量土地時,耍了點小聰明,讓自己又多了4萬畝。結果皇帝知道了,惱羞成怒,收回所有土地,將他革職查辦,最後匡衡鬱鬱寡歡而死。

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小時候的品性並沒有真正的好和壞,可是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行為習慣卻讓自己養成了不同的品格,而不同的品格又決定了人的一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可是永遠沒有彩排。因此,對於當下所走的每一步,我們沒有理由不慎重思考和選擇,否則你只會活生生把自己演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03、童年已往,未來不可辜負

許多人喜歡魯迅這篇《社戲》,有一個原因是它描寫的是童年,是一種純真、美好的回憶,非常能夠引起共鳴。

對於許多人來說,童年沒有成年人之間的利益紛爭、爾虞我詐等等,一切都最淳樸的樣子。

只是並不是誰的童年都是美好的。例如高爾基、貝多芬、狄更斯這樣的名人,或者是我們身邊一些普通人,可能他們小時候不要說上學,就是連吃和穿都成了問題,也曾經受盡了各種困苦和折磨,雖然那時仍舊不用經歷大人的世界,可那些苦難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

著名作家莫言曾說過他小時候的故事,他說如果給他一個幸福的童年,他寧願不要當作家。

他小小就輟學,當他牽著牛羊一個人從田野裡回來的時候,看到同齡的孩子在學校裡打打鬧鬧,心裡是痛苦的,作為一個孩子,他何嘗不希望和同齡孩子一樣呢。

重溫魯迅經典《社戲》:原來人生的戲不在臺上,而在臺下

其實,沒有經歷過苦難童年的人往往都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有多幸福,而那些經歷過的人卻無論如何也彌補不了當初的遺憾。

也正因過去無法修復彌補,我們更要珍惜當下和未來,儘量不要再辜負人生的任何一段時光。

或許我們許多人都難以像莫言先生那樣最後成了大作家。可是至少要做到在寒冬裡給自己添衣保暖,為自己煮一壺熱茶。

畢竟,人生戲一出,能演好的時候就要儘量演好,才不辜負時光與自己。

魯迅的《社戲》帶我們走入了童年,也帶我們從臺上走到臺下,走進自己的人生裡。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齣戲,哭也是戲,笑也是戲,戲裡戲外全是自己,那麼到底該怎麼演好,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問問《社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