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硬核“男”丁格爾的一天

“患者口服藥夠不夠,病人昨晚的睡眠情況怎麼樣,病人的體溫是否平穩……”,2月20日早上8:30,江蘇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護理組副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鄧猛,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區帶領著護士開始了一天的護理查房……

戰疫一線硬核“男”丁格爾的一天

鄧猛的工作照

其實此時距9點上班還有半小時,但是他一般每天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病房,穿上隔離防護裝備進到隔離病房,開始一個接著一個病人的查房,每到一個病床前,還會向值班護士仔細詢問患者夜間病情。

“老爹爹,你慢點說,我沒明白。”查房中,鄧猛在詢問著一位70多歲的武漢老爹爹的情況,但是由於武漢方言聽不懂,鄧猛急出了汗。正好25床的姑娘看到了,她主動承擔起了兩邊的翻譯工作,鄧猛突然覺得心裡暖暖的。這個活躍的姑娘還主動與醫務人員溝通,想在醫務人員準備的祝福卡片上簽字,留存紀念,她同時也會給同病房的患者打氣加油,樹立信心。

戰疫一線硬核“男”丁格爾的一天

鄧猛將一束鮮花送給即將出院的25床姑娘

查完病區的48名患者,往往需要一個多小時。9:30左右,鄧猛又開始陪同醫療隊組長以及幾名醫生一同查房。結合鄧猛查房時瞭解到最新的患者病情及問題,醫生們可以更快、更準確地給出查房意見,他也可以通過護理小組組長向當班護士及時傳達最新的護理意見。

作為江蘇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護理組副組長,鄧猛的工作要“點面結合”,需要每天整合、評估患者的病情,並根據查房醫生的意見,及時更新每位患者的護理及配藥工作,並向護理小組反饋問題並且佈置工作。

戰疫一線硬核“男”丁格爾的一天

當再次查完一圈時,一個半小時又過去了,眼看著到了吃飯的時間。鄧猛謹慎地脫去隔離防護裝備後也已經12:30了。此時午班的護士也即將進入隔離病區換崗,鄧猛顧不上吃飯又前去指導幫助即將換崗的護士進行隔離防護裝備的穿戴。一陣繁忙過後,鄧猛終於可以坐了下來。從早上九點正式進入隔離病區到現在,他穿著防護服已經整整站了4個多小時,來來回回查了兩圈病房。和其他醫護人員一樣,鄧猛的午飯很普通,也就是一份盒飯。草草地吃完後,鄧猛又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戰疫一線硬核“男”丁格爾的一天

鄧猛正在進行整理工作

“現有物資是否夠用、是否需要前去申領……”,每天下午鄧猛都會獨自坐在清潔區思考、整理上午查房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患者的病情變化,也是為晚上的江蘇醫療隊工作會做準備。一旦發現物資不夠,鄧猛還要去倉庫進行申領,因為這關係到從晚上下班到第二天上班這一段時間的護理工作。回來以後還要將領來的物資進行分裝、統計,做到有據可查、合理分發。整理完這些,不知不覺已經是下午5:30了,此時五點換崗的護士正好從病房出來,鄧猛也會和他們交流患者的最新病情,之後和他們一起下班。

戰疫一線硬核“男”丁格爾的一天

鄧猛和女兒的照片

晚上7點,鄧猛終於回到了住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女兒視頻,“爸爸你身體好嗎?工作累嗎?我想你爸爸”,女兒在電話的那一頭不斷地問著爸爸,鄧猛總是安慰她。都說女兒是小棉襖,自女兒出生以來,鄧猛從沒有離開過女兒這麼長時間,最多也就三五天,怎能不想。為給鄧猛加油,女兒特地為他畫了一幅畫,畫中鄧猛手握拳頭正在和一對肺作鬥爭,並寫著“武漢加油”“爸爸,你辛苦了,我愛你”“早日回家”。

晚上8點,就在記者採訪的時候,鄧猛又突然接到了醫療隊通知,他被告知立刻去參加江蘇醫療隊碰頭會,就這樣鄧猛又一次投入到了工作中……

用鄧猛的話說,每天晚上12點前能睡就已經很不錯了,但他無怨無悔,正如他在向中共江蘇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遞交的入黨申請書中所寫到的:“2003年非典肆虐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時,作為學生時代的自己需要前輩的照顧和鼓勵,現在長大了有能力為祖國、為人民和做出些許貢獻。”(張鑫 劉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