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丨說說安貞醫院的兩位“男”丁格爾

站在眼前的這兩個小夥子都姓劉,劉林田,34歲,北京房山人,畢業首醫護理專業;高高大大的劉向楠只比劉林田小半歲,北京懷柔人,是同期協和護理專業畢業生,那年兩人來到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危重症中心工作,成了13年的老同事,這次成了朝夕相處的戰友,雖然不在同一個護理小組,但是說起這次戰鬥的生活、工作,共同語言越來越多。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丨说说安贞医院的两位“男”丁格尔

左:劉林田, 右:劉向楠

2月18日準備摩拳擦掌武漢一拼的劉林田和劉向楠,終於上了地壇醫院的一線。ECMO、呼吸機對於他們來說都不是事,2015年他們還雙雙拿下北京市血液淨化專科護士證。

“17號接到通知,第二天就來到了地壇,”劉向楠雖然是兩個兒子的父親,一個7歲,一個3歲,“可家裡都非常支持,尤其是我愛人。”向楠上了一線兩個孩子都交給愛人和岳父母照顧。小一個月沒回家,不過常常和家人視頻,看看兩個寶貝兒子“鬧翻天”也挺樂呵。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丨说说安贞医院的两位“男”丁格尔

劉向楠和他護理的患者

依然單身的劉林田的爸媽有點擔憂兒子,但是弟弟馬上安撫爸媽 ,“我弟弟是黨員,軍人出身,特別支持我。”劉林田對弟弟的理解很欣慰。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丨说说安贞医院的两位“男”丁格尔

劉林田和他護理的患者交流

最美看夕陽

“雖然ICU病人的身體護理是最主要的,但是到了後期,心理護理更重要”劉林田說。一位阿姨總是心心念念家裡種的花草和蔬菜,每天都要和劉林田叨嘮幾句,劉林田就對她說:“阿姨,您得好好吃飯,好好治療啊,只有身體好了才能回家照顧花草”、“再說現在還不到種植的季節呢,等您病好了剛好可以回家種花了,多好啊!”……

大家還記得武漢那個陪八旬老人看落日的圖片嗎?這場景在地壇醫院也曾出現過。住在ICU的一位患者,自從能說話以來,情緒一直不太好,她告訴劉林田,每天待在病房裡看不到太陽,也分不清東西南北,劉林田記在了心裡。一天下午劉林田推著她去做CT,特意在走廊裡停留了一下,指著太陽對她說:“阿姨,您看,那邊是西邊,太陽在那裡呢。”

“自從看了夕陽景,這位阿姨有了奔頭,心情大好。”劉林田說,“配合治療、康復,她的變化我們心裡也高興啊。”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誰說不是呢。

自從接了倔老爺子送來的“大禮”

“有位老人家真倔,不大愛搭理我們,也不配合治療護理。可自從收了他的‘大禮’以後,他就變了。”劉向楠的話,引得一旁的劉林田“壞笑”,筆者暈,忙問:“啥大禮?”“一泡從床中間淌到床尾的稀便。”護士們一點兒不嫌棄,又洗又擦,床單、衣服換了個遍,老爺子的心是肉長的,他不好意思了:“家裡兒女也做不到這樣啊?!”劉向楠說,”從這兒以後,他積極配合治療康復。我每次接班都會到他房間看看他,”老爺子一眼就能認出塊頭兒小200斤的劉向楠,“見我就‘小劉!、小劉’地主動和我說話。”

溫暖和諧的大家庭

“這裡的老師、同事都特別好”,提起地壇醫院的戰友,劉林田、劉向楠有共同的感受。

劉林田的老師是孫鳳禎、劉向楠的老師是張明越,兩位老師都十分負責,工作中有什麼不會的事情,她們都傾囊相助。如何塗抹洗手液,酒精消毒,指導護理記錄的書寫、醫囑的處理等等。女性的細緻入微、天生會照顧人都體現出來了。特別是緊盯著他們穿脫防護服,從不含糊,生怕哪裡做得不到位讓病毒鑽了空子,護目鏡也都會提前給他們用酒精擦拭一遍。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丨说说安贞医院的两位“男”丁格尔

上圖孫鳳楨、下圖為張明越

劉林田還報料說,“咱地壇醫院ICU 1997年出生的小護士許心怡喜歡漫畫,下半夜護理任務不重、大家又都很疲憊的時候,她就會在隔離衣上給我們畫畫,讓大家身心放鬆。”地壇醫院的工作氣氛特別融洽,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即使身體十分疲憊,他們也不覺得辛苦。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丨说说安贞医院的两位“男”丁格尔

90後許心怡和她畫在防護服上的畫

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劉林田、劉向楠對黨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們倆人已經向安貞醫院黨委提出申請,“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場戰役讓大批的有志青年體會著黨的力量,感受著國家的強大。從大劉、小劉身上我們也看到了戰勝疫情全國、全市一盤棋的大布局!祝願他們早日加入黨組織,書寫更多彩的人生畫卷。

最後附帶廣告,劉林田尚未婚配,希望有志同道合的地壇姑娘與之攜手,共築同心!

梁清君 陳明蓮/文 封面圖:王雪/攝,部分圖片ICU提供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