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西街上的南戲園

順著鼓樓西街向西不遠,在剛剛修葺後重新開放的純陽宮馬路對面,一個用青石板硬化的小廣場空闊清爽。但是在老大同人眼中,這裡卻有著揮之不去的歷史氣息,因為被人們稱作“南戲園”的“日新劇院”舊址,就曾矗立於此。將近百年的風雨滄桑,雖然早已把她的容顏沉沒,不過許多上了年紀的老戲迷,似乎仍可以聽到當年戲劇名家們婉轉悠揚的唱腔。

鼓樓西街上的南戲園

大同人所說的“南戲園”,是根據舊城地理方位而定的俗稱,就如同大同劇院被稱為“北戲園”一樣。

“南戲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前後,由曹二、張世明、王雲等人集股,在鼓樓西街租用李姓房地開辦了一個娛樂場所,當時稱作“天慶茶園”。整個建築分為上下兩層,數百個木椅圍著幾十個茶桌分佈,每到演戲的時候,跑堂的夥計端著各色茶點乾果和熱氣騰騰的“毛巾板”來回穿梭,使本來已經熱鬧的劇場顯得更加火色。

新中國成立後,“天慶茶園”改名為“日新劇院”。改名之後的劇院對場內的陳設進行了調整,以往圍繞茶桌擺放的木椅改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常見的木條長椅,樓下可坐500多人,二樓可坐300多人。逢時過節到這裡看戲,是那個年代許多百姓感到十分愜意的事情。

鼓樓西街上的南戲園

鼓樓西街的老住戶,今年72歲的劉文山老人對“南戲園”情感頗深。雖然已是半個多世紀前的事了,但1952年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丁果仙、牛桂英等來同獻藝的盛況,他卻記憶猶新。在同將近一週的時間,“南戲園”先後上演了《蝴蝶杯》《走雪山》《打金枝》《賣畫劈門》,幾乎場場爆滿。儘管票價比一般的劇團要高出很多,但是聞訊而來的戲迷票友,一點不比現在的少男少女們追星遜色,致使演出從始到終一票難求。

此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郭啟儒來過,北路梆子表演藝術家“小電燈”來過,蒲劇著名錶演藝術家王秀蘭、趙慶奎來過,上黨梆子表演藝術家吳婉之來過,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表演熱潮。

做為大同市近現代建築年代最早、知名度最高的劇院,“南戲園”不僅影響深遠,其內部的音響設計也別出心裁。除了草蓆棚頂、泥皮護牆,據說劇院舞臺下方還埋有若干大肚子水甕,為的是增強擴音效果,觀眾無論坐在哪個位置,聽到的音質都非常理想。

1966年,河北邢臺發生大地震後,劇院被通知停用,長期廢棄。1988年,這裡一度改作大同市話劇團庫房。2004又局部當作小劇場使用,之後,早已破敗不堪的劇院隨著城市改造徹底湮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