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不隔“审”,河池法院战“疫”期间审判不下线


本期导读


隔离不隔“审”,连日来,宜州法院、东兰法院疫情防控、审判工作“两手抓”,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网上庭审,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诉讼服务。其中,截止2月20日,宜州法院通过“云庭”共审理了案件19件,东兰法院受理了网上立案11件。


宜州法院刑事审判庭


法官:喂喂……能否听到我的声音?嗯,很好,请保持网络顺畅,我们的庭审马上就要开始……


“现在宣布开庭……”随着法槌敲响,2020年2月20日上午,宜州法院刑事审判庭采用三方远程系统适用认罪认罚简易程序公开审理二起盗窃案和一起容留他人吸毒案。

线上庭审 | 隔离不隔“审”,河池法院战“疫”期间审判不下线

⬆庭审中,审判员、书记员各司其职


本次公开审理的三起案件中,被告人韦某义、被告人韦某谭因涉嫌犯盗窃罪、被告人彭某壤因涉嫌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分别被公诉机关提起公诉。为实现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的无缝对接,在详细研判案情后,宜州法院对上述三起案件通过“云庭”方式进行了公开审理,实现了法官在法庭,公诉人在办案场所、被告人在羁押场所异地参与的远程开庭。


线上庭审 | 隔离不隔“审”,河池法院战“疫”期间审判不下线

⬆三方同屏,连线开庭


庭审过程中,被告人韦某义、韦某谭、彭某壤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均无异议,并同意公诉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当庭宣判,三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一年一个月、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书记员即刻上传庭审笔录,公诉人、被告人利用平台端口进行查看,确认无误后均已签字确认。


东兰法院隘洞人民法庭


2月19日下午7点,东兰法院隘洞人民法庭内,一场特殊的线上庭审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承办法官、原被告各持一部手机,通过手机端视频三地连线,顺利公开开庭审理并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这是东兰法院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网上开庭审理的第一案。


线上庭审 | 隔离不隔“审”,河池法院战“疫”期间审判不下线


该案于2月14日通过广西移动微法院”平台成功立案。立案后,主审法官联系了被告韦某某,并通过微信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证据等材料发给被告韦某某。韦某某接收材料后,于2月17日通过微信传回了民事答辩状,并表示目前身在广东且身份证遗失,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下实在无法到庭应诉。


线上庭审 | 隔离不隔“审”,河池法院战“疫”期间审判不下线

⬆没有原被告的特殊庭审


综合考虑后,承办法官罗庆东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通过微信视频开庭审理此案。

2月19日庭审中,法官、书记员全程佩戴口罩,双方当事人在各自家中用微信视频连线参与庭审。法官一一核实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宣布庭审纪律,依法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

线上庭审 | 隔离不隔“审”,河池法院战“疫”期间审判不下线

线上庭审 | 隔离不隔“审”,河池法院战“疫”期间审判不下线

⬆开庭时三地”隔空“连线


整个庭审程序规范,远程图像流畅、音质清晰,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调解,原、被告成功达成离婚调解协议,该案得以圆满处理。


原告张某某:

采取手机视频开庭的方式,我觉得非常好。我人在广东,通过手机视频就可以参与东兰法院的庭审,既简单又流畅,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又没有接触感染的风险。特殊时期,法院确实在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为我们解决问题,真的很棒!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河池法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持续推进互联网司法,调整诉讼服务方式,开展线上立案、线上调解、线上审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截至2月19日,全市法院收到在线申请立案152件,成功立案95件;在线调解42件,成功调解20件;在线开庭审理案件18件;进行电子送达127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