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四大法王与武当七侠,哪个更厉害?

用户4101588233


武当七侠的武功进步十分明显,而四大法王的武功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倚天屠龙记》中,武林高手众多,其中张三丰和张无忌是绝顶高手,其余人难以望其项背。三渡,黄衫女,阳顶天,空见大师等人是超一流高手水平,而一流高手人数很多,比如少林三僧,四大法王,武当诸侠,赵敏三个家奴,灭绝师太等等(武功之间略有高低,大致是同一水平线)。

宋末元初,武林出了个不世奇才张三丰,他开创武当一派,武当武功以“以虚御实,后发制人,以静制动”而见长,武当和少林在武林中并驾齐驱,双峰并峙!

《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教,《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派都是当时的玄门正宗,名门正派。他们的武功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初练时进步缓慢,时间愈长,进步愈加明显!

我武当派内功越练到后来,进境越快。我在王盘山之时,与义兄内力相差极远,但到冰火岛分手,似已拉近了不少。当年义兄在洛阳想杀大师哥,那时大师哥自然抵挡不住。但义兄就算双眼不盲,此刻的武功却未必能胜过大师哥多少。再过十年,大师哥,二师哥或许便在义兄之上了。—《倚天屠龙记》。



武当七侠分别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这七人之中以俞莲舟,宋远桥的武功为最高,其次是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最后是俞岱岩和张翠山(两人一死一伤)。

俞岱岩被暗器所伤,张翠山兄弟等涉足江湖。在王盘山岛,张翠山第一次见识到谢逊的武功,深感他武功惊人,只在恩师之下,此时武当七侠远远不是谢逊的对手。

张翠山夫妇和谢逊在冰火岛的十年,武当七侠的武功有着明显的进步,武功最高的宋远桥和俞莲舟已是江湖一流高手。

近年来俞莲舟威名大震,便昆仑,崆峒这些名门大派的掌门人,名声也尚不及他响亮。—《倚天屠龙记》。

武当山上,江湖各门各派以询问谢逊下落为由向武当派发难。在各门各派中以少林的空闻,空性,空智的武功为高,书中明确提到宋远桥,俞莲舟的武功不在三大神僧之下。



少林三大神僧之一的空性“龙爪手”和白眉鹰王殷天正的“鹰爪功”都是武林一绝,难分上下。此时明教四大护教法王的武功和俞莲舟和宋远桥的武功半斤八两,旗鼓相当,而其余诸侠还是略逊一筹。

武当七侠和明教四大法王直接的比武论剑是在光明顶。武当诸侠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武功, 四侠张松溪和白眉鹰王殷天正四掌相对,比拼内力,张松溪的武当内家功“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已深得张三丰的真传,然而白眉鹰王殷天正老当益壮,是武林不世出的奇才,内力如潮,精力丝毫不逊于少年,最终四侠张松溪多退了一步,输了半招。

七侠莫声谷的七十二招“绕指柔剑”剑法精妙,轻灵飘逸,飘忽不定。白眉鹰王殷天正使两根铁棍,在不成掌法之中显示武功已到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境界。最终是白眉鹰王殷天正左臂中剑,但是莫声谷的肩头已落入白眉鹰王殷天正的掌心,不是手下留情,武当七侠莫声谷非残废不可,这里还是白眉鹰王殷天正高人一筹。



白眉鹰王殷天正连战数人,宋远桥不愿占这个便宜,因此两人隔空较量,只比招数,不用内力。宋远桥武当武功以柔克刚,白眉鹰王殷天正神威凛凛,招数刚猛为主,大开大阖,不落下风。两人互相佩服,武功未分高下。

张松溪,莫声谷,宋远桥先后出战白眉鹰王殷天正,而武当七侠武功最高的俞莲舟和剑法最好的殷梨亭没有出战。武当七侠,威震武林,这次是武当诸侠武功的一次集中展示。

明教四大护教法王,各有所长。白眉鹰王殷天正内功外功都臻化境,鹰爪功天下无双,四人中武功最高。金毛狮王谢逊文武双全,智谋过人,擅长狮吼功,七伤拳等武功,四人中武功第二。青翼蝠王韦一笑寒冰绵掌威力非同小可,轻功更是武林第一人,四人中武功第三。紫衫龙王黛绮丝武功排在四人之末,但是武功不输于峨眉派的灭绝师太,也是武林一流高手水平。



武当七侠和明教四大法王,武功高低比较,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来看。

张翠山来到王盘山岛时,明教四大法王武功远胜武当七侠。张翠山携张无忌回到中原时,宋远桥和俞莲舟的武功已经和四大法王不分上下,并驾齐驱了,而武当其余诸侠,还是略逊一筹。光明顶大战时,张松溪和莫声谷都是输了白眉鹰王殷天正半招,宋远桥和白眉鹰王殷天正不分高低!

武当七侠武功最高的俞莲舟,剑法最好的殷梨亭没有出战,我个人认为此时俞莲舟的武功已在白眉鹰王殷天正之上,而殷梨亭可能还是略逊一筹。

白眉鹰王殷天正武功不弱于“逍遥二仙”杨逍(书中提到,杨逍武功比青翼蝠王韦一笑高半筹)和范遥,武功是四大法王之首,比金毛狮王,青翼蝠王和紫衫龙王武功都要高。



因此我个人推测,光明顶大战时,俞莲舟武功要高于四大护教法王,宋远桥和白眉鹰王殷天正旗鼓相当,而张松溪,殷梨亭和莫声谷的武功和紫衫龙王黛绮丝差不多,都是江湖一流水平。而张翠山死的早,俞岱岩残废,他俩武功一直都是江湖二流水平。

影视剧中,武当七侠形象不突出,很多人物都是“路人甲”,武功更是严重矮化。原著中武当七侠武功高强,形象鲜明。宋远桥恬淡冲和,俞莲舟外冷内热,俞岱岩精明能干,张松溪足智多谋,张翠山仁义过人,殷梨亭懦弱无主见,莫声谷粗犷豪放。

《倚天屠龙记》本是武侠小说,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我是一个小书虫


明教四大法王比拼武当七侠,前期是明教四王胜出。而中后期的话,则为平手或者是武当七侠胜出。这就是笔者个人的观点了。然后,

(一)认识明教四大法王以及武当七侠。

(1)明教四大护教法王: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蝠王韦一笑。

(2)武当七侠: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俞岱岩,张翠山,殷梨亭和莫声谷。

(二)在王盘山,在张翠山夫妇被谢逊掳掠去冰火岛的前后,明教四大法王Vs武当七侠,

(1)按照张翠山的看法,在明教的四大护教法王当中,仅仅是谢逊一个人就可以完胜武当七侠了。何况,殷天正的武功比谢逊只高不低。

(2)其时,武当七侠当中的俞岱岩已经是废人一个了。所以,此时武当七侠PK明教四王的话,武当七侠是必败无疑的。

(三)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白眉鹰王仅仅是一个人而已,就扛住包括武当派宋远桥等人的车轮战了。此时,如果明教的紫白金青四王齐集,然后PK以宋远桥为首的武当七侠的话,因为武当七侠当中的俞岱岩已经是残废了,因此,双方比拼的结果对于武当七侠而言也是不容乐观的,双方至多也就是个平局了!

(四)到《倚天》小说的后期,一方面,在明教的四大护教法王当中,殷天正已经去世了,谢逊也已经出家少林寺了。而另一方面,武当七侠这一方也好不到哪里去的:俞岱岩就不必说了;张翠山和莫声谷也已经不在了;殷梨亭已经神志不清了!此时,武当七侠若再PK明教四王的话,那么双方的人数就是4比2了(武当是四明教是二)。武当七侠是可以获胜的,只是双方都未免会觉得胜之不武的。






骑蜗牛走高速


不读金庸,偏说武侠。明教四大法王对武当七侠。这个要看怎么比了,如果是擂台赛一对一的话,估计四大法王要把武当七侠打的落花流水。

如果是殊死搏斗,内功方面宋远桥,俞岱岩二人能够拿的出手,至于其他几个恐怕都不行。但是武当派有一个剑阵,这个剑阵七个人进退有方,任凭四大法王武功厉害,如果不懂五行遁甲之术,估计也会被困死在阵中。

如果在白天还好说,如果是在夜晚,谢逊在冰火岛十年之后的听力已经比常人厉害太多,而夜晚也是正常人的短板,这一点来说武当七侠即便是摆了剑阵,胜算也不会太大。


顺便把倚天屠龙记中,武功级别划一下。

传说中的顶级高手,百损道人,火红头坨,张三丰。这三个人绝对是无人可以比肩的。

第二梯队,阳顶天,略比以上三围差一点点,玄冥二老,成昆。三度三个和尚,后期张无忌。这几个在第二梯队应该是差不多的。阳顶天在第一梯队垫底,第二梯队领头。

第三梯队,逍遥二仙,殷天正,宋远桥。这几个人,如果范瑶放在第二梯队还是垫底的水平。

第四梯队谢逊,灭绝,黛绮丝,俞岱岩,韦一笑。以俞岱岩垫底。

第五梯队,武当七侠其他几个,殷野王。以及其他各派的高手。

一诺所言,不是精品,却是独家,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和风小筑主人一诺


七侠最早期只有宋远桥一个拿的出手的,当时狮王要杀宋远桥也是抱着一试的心态,按当时的状况分析,狮王未必能拿下,因为是趁着宋大休息后准备偷袭刺杀的,如果明着对打,或许宋大略输一筹,但未必会死,后面冰火岛回来后想来是旗鼓相当,十年之后围攻光明顶,武当可以说是六大派中为人较为正派的,比试中可以说是在放水,换成其他门派的有张松溪的本领,和鹰王比拼多退了一小步是不会认输的,宋大和鹰王隔空拆招,摆明着不管输赢都不想伤到鹰王,此时武当诸侠里功力最浅的是殷梨亭和莫声谷,但他们两个水平都不低,莫声谷和鹰王比拼招式最终还是没落下风,后期屠狮大会上,先是和殷梨亭分别凭掌下功夫空手接下峨眉派的霹雳雷火弹,全场为之震惊拜服,后来俞莲舟凭借自己的本事破了九阴白骨爪,范遥是通过张无忌指点后才有万全之策的,虽然凭本身功力应该也是可以赢,但此处就能看出俞莲舟过人的悟性和功力之深,应当略胜范遥,张无忌二次破金刚伏魔圈时原本想着是自己配合光明左右使合力破阵的,可以说如果当时这个阵容估计破阵的可能性很大,但被空智一激才有鹰王出阵战死的事

总的来说后期剩下的武当四侠能胜四王,如果加上二使,使出真武七截阵也是有很大的赢面


韩大喵爷


我一说后来宋远桥武功略强于谢逊就有人跟我犟,我一说后来宋远桥武功略强于谢逊就有人跟我犟......

今天正好借这个话题,再看看书,仔细的论证一下。

张三丰出身佛门,自立门户悟成大道,他的功夫还是以内家为主。武当派的功夫讲究培本固原,所以打根基的时候进境慢,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优势才能慢慢的发挥出来,进步越来越快。

而明教四大法王紫白金青中,最能打的是谢逊和殷天正。他俩虽然也都是内外兼修,但外家功夫还是占了大头。在初期,他俩的武功进步要远快于武当派。到了中期,武当派会赶上来,大家不相上下。再往后,肯定还是武当派略高一筹。

这些,在原著中是明确写了的:

张翠山在屏风后想起殷素素杀害龙门镖局满门之事,实感惶愧无地,待见到宋远桥这一下衣袖上所显得深厚功力,心下大为惊佩,寻思:“我武当派内功越练到后来,进境越快。我在王盘山之时,与义兄内力相差极远,但到冰火岛分手,似乎已拉近了不少。当年义兄在洛阳想杀大师哥,自然抵挡不住。但义兄就算双眼不盲,此刻的武功却未必能胜过大师哥多少。再过十年,大师哥、二师哥便不会在我义兄之下。”

早期,谢逊四处杀江湖人物陷害成昆的时候,他要杀宋远桥,那是易如反掌。等到张翠山从冰火岛回到中原的时候,宋远桥已经追上来不少,谢逊再想杀宋远桥已经是很困难了。而张翠山也明确的指出来:再过十年,宋远桥的功夫就不会在谢逊之下。而且,俞莲舟的功夫也不会在谢逊之下。

细节,其实连张翠山自己,在冰火岛的10年,即便没有张三丰的指点,他的功夫都在跟谢逊拉近。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距离张翠山回中原过去了多久?11年!

宋远桥是张三丰首徒,在武当七侠里自然修为最高,但俞莲舟是最专心练武的,所以,讲打,他俩是并列。理论上来讲,到了围攻光明顶的时候,他俩已经略微强于谢逊和殷天正。

光明顶上殷天正与老四张松溪比过拳脚,与老七莫声谷比过兵器,各胜对方半招。如果武当这边上去的是更强的宋远桥或俞莲舟,赢半招也是保守估计。而这一点原著中也有线索:

殷天正暗暗运气,但觉左臂上剑伤及骨,一阵阵作痛,素知宋远桥追随张三丰最久,已深得这位不世出的武学大师真传,自己神完气足之时和他相斗,也是未知鹿死谁手

按照殷天正自己的判断,正常的情况下,自己和宋远桥就是平手。但人嘛,尤其是以殷天正刚烈、嚣张的脾气,肯定会高看自己那么一丢丢。

后来宋远桥下场与殷天正较量,是平手。但是,那是因为殷天正有伤在先,加上内力消耗,宋远桥不愿意占便宜,是保持距离,虚打,俩人拳脚不接触,纯粹的比试招数,这样才得来个平局。

不过,武当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力绵长、深厚,宋远桥跟殷天正隔空比招数,那是以己之短对其之长。招数是宋远桥的弱项,但即便这样,也能跟殷天正拆个平手。如果倾全力,放开手脚打,仍然是宋远桥略强。

最后张无忌与殷天正、杨逍联手在少林寺打金刚伏魔圈,与三老僧战成平手。但殷天正也是元气耗尽而死。如果换成张无忌、宋远桥、俞莲舟,会是什么效果,打败少林三僧基本没问题,更不会累死人。宋、俞二人的内力肯定能扛住,他俩守,张无忌攻。

中后期,宋远桥和俞莲舟肯定是略胜于谢逊和殷天正的。

剩下的就容易比较了,青翼蝠王韦一笑擅长的是轻功,对打一般,张松溪可以胜他。在光明顶,是张松溪最先接下殷天正的,最后是他自认输了殷天正半招,并且是请定神闲的退出。张松溪比殷天正、谢逊、宋远桥、俞莲舟这些人也就是差个一招半式。但韦一笑对打上面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肯定打不过张松溪。

紫衫龙王黛绮丝,也就是金花婆婆,这属于明教的关系户,她能当上法王,还排在首位,那是因为她是绝世大美女,大家都哄着她。而且她曾经解过教主阳顶天的围,对明教有功。但她的长处是水里打,陆上功夫也是一般。

紫衫龙王和青翼蝠王在地面厮杀,也就是灭绝师太的水平。在蝴蝶谷,紫衫龙王和灭绝试探性的打了两下,功夫差不多,但灭绝有倚天剑,紫衫龙王也只能退让了。要是换了杨逍,灭绝拿倚天剑也是白给。紫衫龙王照谢逊差了一截,照杨逍是差了一大截。

而韦一笑在路上不断的骚扰峨眉派,但也不敢正面跟灭绝打。

如果武当派俞岱岩和张翠山不出事,他俩任何一位打紫衫龙王都是容易得很。但就算他俩不在也没问题,最小的莫声谷,功夫是宋远桥教的,即便这样,在兵器上,也只是输了殷天正半招。就算殷天正消耗很大,但即便是扣除水分,莫声谷打灭绝师太和紫衫龙王,最起码也是个平手。老六殷梨亭也是这个水平。

总结,倚天屠龙记的前期,谢逊一个人能灭了武当七侠。中后期:

1,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和莫声谷任选其一,与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单挑,武当派小胜。

2,俞岱岩不出事,武当派单挑完胜。俞岱岩打韦一笑,张松溪打黛绮丝。

3,俞岱岩和张翠山都不出事,群殴,武当派能打明教四法王+左右光明使。

4,祭出武当七截阵,法王+光明使+玄冥二老,都不行。


锐度何老师


武当七侠是被影视剧严重贬低的倚天屠龙记高手,而明教四大法王则被影视剧严重夸大了实力。

按照三联版原著,武当诸侠与四大法王的实力对比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武当七侠刚刚在江湖上闯出名头,武功尚未有成,同时期四大法王武功均已大成,狮王可轻松杀掉宋远桥。双方如果单挑,武当七侠完败。

第二阶段,也就是张翠山从冰火岛返回武当时。这时候俞莲舟、宋远桥武功已成,俞莲舟认为他们二人可战平少林三神僧中的两位,但其他几位师弟还不是对手。此时如果诸侠对战四大法王,俞宋二人可以打平鹰王、狮王,张松溪或许可打平龙王或蝠王,殷梨亭多半不敌其中一王。武当诸侠不敌四大法王。

第三阶段,光明顶之战时。当鹰王对战宋远桥时就认为,就算自己神完气足,也不知鹿死谁手。鹰王为人高傲,轻易不服人,可见此时宋远桥武功之高。之前张松溪对战鹰王,只不过从容地输了半招,说明也已武功大成。武当诸侠数俞莲舟功夫最高,他应该已能胜鹰王;而狮王武功跟鹰王十分接近,但略逊鹰王,因此宋远桥至少不会输他;而张松溪可以完胜武功与鹰王狮王有一定差距的蝠王或龙王,甚至殷梨亭也不会输给这二王。如果此时武当诸侠单挑四大法王,可以小胜。

第四阶段,屠狮大会时。虽然与光明顶之战时间相隔不算久,但武当诸侠均已习得太极功夫,武功更上一层楼。最典型,对付宋青书的九阴白骨爪,范遥需张无忌指点才想出破解之法,而俞莲舟仅靠个人观察,就轻松打废了宋青书,并且破解了周芷若的功夫,只不过为了救殷梨亭,才与周打成同归于尽的局面,可见明显高于范遥。而范遥武功与空智、鹰王在伯仲之间,已不如学会太极功夫的宋远桥,也应该赢不了张松溪。如果此时双方单挑,俞莲舟、宋远桥可稳胜鹰王和狮王,张松溪、殷梨亭可胜蝠王和龙王。武当诸侠完胜四大法王。

仔细分析,此时俞莲舟的功夫已高于只略胜范遥半筹的杨逍,那么略逊于俞莲舟的宋远桥应可战平杨逍,而张松溪可战平范遥或鹰王,胜过其他三王。至于殷梨亭虽然未必能打赢或战平狮王,但差距却不会很大,绝对高于蝠王或龙王。倚天屠龙记结尾时,除了大小张、黄衫女、三渡、玄冥二老,功夫最高就数武当诸侠了。


江南俗士1972


明教四大法王,紫衫龙王、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和青翼蝠王韦一笑。武当七侠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和莫声谷。

四大法王中,白眉鹰王殷天正内功厉害,书中也说他是一个练武奇才,金毛狮王谢逊也不可小觑,紫衫龙王和灭绝师太不用倚天剑的情况下差不多,青翼蝠王韦一笑以轻功为高。

武当七侠,他们的武功也是厉害的,只不过武当派的武功,开始的时候显不出他的长处,但是越往后练就越厉害。同时他们七人,也各有长处,张三丰也根据他们的长处进行传授。

在倚天屠龙记书中曾借张翠山说出,在谢逊眼睛没有伤的时候,武当七侠的大师兄宋远桥不是金毛狮王谢逊的对手。

当时谢逊因为被成昆害的家破人亡,为了报仇,所以就到处杀人,然后写上成昆的名字,希望能找到成昆。但是结果并不如他所愿。所以谢逊决定杀一个名望更大的人,来引起武林的关注,那个人就是武当宋远桥。

张翠山听到谢逊曾经要杀他大师兄,虽然知道没有杀成,但也为当时的大师兄担心,因为当时宋远桥不是谢逊的对手。

而白眉鹰王的武功要稍微高于谢逊,所以前期四大法王要比武当七侠厉害点。

但是后期武当七侠的武功越练越高,就超越了四大法王。

同时武当派有一个阵法,虽然书中没有施展过,但他们师兄弟要一起施展,可以抵挡几十个一流高手,何况天下也未必有这么些高手,就算有,也未必是一条心得。


中孚鉴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

武当七侠分别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

张三丰一代宗师,收的亲传弟子显然不会是白痴,人品,武功,悟性绝对不会太低。

老大宋远桥跟随张三丰最久,得传张真人武学绝对最多最全面,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只有宋远桥知道这门武功,就证明宋远桥闯荡江湖也是极早的,而且在七侠轮流为张无忌驱寒的时候,只有宋远桥坚持的最久,是别人时长的两三倍,内功绝对深厚。后来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在殷天正受伤的情况下和鹰王单纯比试招数,最后成了比拼内功之相,他们两个都承认如果最后比拼内力也是个不胜不败之局。所以最起码宋远桥是不下于四大法王的存在。

老二俞莲舟,生性沉稳,忠义,理智,冷静,武功绝对是七侠里武功最强的人,深的张真人重用,武当派在宋远桥执掌武当的时候也对其敬畏非常。把张真人传的武功虎爪手改良虎爪绝户手,招招狠辣非常!张真人虽然觉得不适合传给后人,但是也说了算得上是一门绝学!后期俞莲舟尽得张三丰真传,屠狮大会上轻松制服宋青书,在与武功诡异非常的周芷若对战的时候,一开始不适应周芷若的诡异招式,但是看破其武功后觉得不过尔尔。所以说俞莲舟也是不下于四大法王的存在。

老三俞岱岩,因为早早的受伤瘫痪,所以武功不显,但是以殷素素二流水准的武功,也只能暗算俞岱岩来看,俞岱岩的武功最少二流,但是看后来张真人传太极拳的表现来看,悟性也是水准之上,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俞岱岩最少也应该是准一流甚至一流。

老四张松溪,足智多谋,估计武功应该以机变灵活为主,因为没有足够的展示,所以不敢判断,但是武当七侠里殷梨亭最差,莫声谷次之,所以他应该是高于他们两个的。

老五张翠山,七侠里天赋悟性最高者。因为使用银制虎头钩和铁制判官笔,被称为铁画银钩。金庸所有书里,把书法融入武学,并且成就不低的只有张翠山和朱子柳二人。

以谢逊的武功,在张翠山施展出倚天屠龙功之后,也自称完成不了,在谢逊把张翠山和殷素素掳走的时候也是突然以狮子吼突袭张翠山,不防之下才成功。

所以说张翠山如果不死,得到张真人真传的话,也绝对会不下于四大法王,但是早期时候估计应该略弱于四大法王的。

老六殷梨亭,在七侠中武功最差,并且性格懦弱或者说稚嫩,但是处于江湖的时候却很多时候显得勇敢,潇洒,真是很矛盾,所以更多的是本真吧。但是殷梨亭的剑法是七侠中最精的,有点像后来的令狐冲一样。相信后期得到张真人真传之后,尤其是太极剑,也会有极大的进步。自创了一招“天地同寿”,属于同归于尽的招式。他的武功早期是达不到四大法王的水平的,但是他年轻呀。

老七莫声谷,少年老成,武功也就比殷梨亭强一点点。但是他死的真是“纵死犹闻侠骨香”呀!

我们再来说说四大法王

四大法王分别是,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金毛狮王谢逊,青翼蝠王韦一笑。

紫衫龙王黛绮丝,波斯明教三圣女之一,姿容绝世,武林第一美人。她的武功应该是略弱于鹰王狮王的,与蝠王不相上下,但是龙王水性极强,身法步法迅捷无比,武功诡异。后期武功之高直追鹰王谢逊,灭绝师太也只能凭借倚天剑的锋利让其忌惮。

白眉鹰王殷天正,四法王中年纪最大,为人豪气干云,刚正不阿。

其武功之高绝对天下少有,估计只有张真人,后期武功大成的张无忌,前明教教主阳顶天能力压其上!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在明教高层受偷袭全废的情况下,先打败少林和华山三名高手,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内力稍胜七侠之一张松溪,战胜七侠之一莫声谷,比招式战平七侠之一宋远桥,重伤之后轻松击败崆峒五老老三唐文亮!后来张无忌和杨逍三人力斗少林三渡的金刚伏魔圈,战局不利之下依然能支撑,直至油尽灯枯后,还可以返回明教驻地之后才大笑三声后溘然长逝!我相信少林三渡单打独斗未必打的过鹰王!

金毛狮王谢逊,文韬武略,性如烈火,魁伟雄奇。二十几岁变成了四大法王之一,甚至阳顶天都想把明教传给他。他有多厉害很多人都知道了,我就不详细叙述了。

青翼蝠王韦一笑,严重被低估的人,很多人都因为他轻功太高而忽略的他的武功。首先轻功高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是他的寒冰绵掌是少数带属性的武功,玄冥神掌的阴寒毒性连张真人都无法,你能说寒冰绵掌没有寒毒?有,因为他自己就是因为走火清除不了体内寒毒,所以才吸血挂机得的,绝对阴寒之极!后期张无忌治好了他的寒毒之后,绝对会内力大进,其武功之高绝对天下少有!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四大法王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而武当七侠之中只有宋远桥,俞莲舟,不死的张翠山和不能肯定的俞岱岩能比得上。

但是明教不光有四大法王,还有逍遥二仙杨逍,范遥,五散人中的铁冠道人张中,都是不弱于四大法王的人物,所以明教真的太强了,独斗六大派的同时还能和元庭斗的不亦乐乎!牛~~


左耳丶虓乂


看看原著,了解一下真武七截阵再说吧。


伯納乌王子


没明白这问题~您是说单挑还是群殴?在哪个时间点上的比对?王盘山谢逊抢刀的时候武当七侠还差的很远,在张翠山眼里谢逊不比张三丰差多少~为啥呢,因为张翠山在那个阶段还太弱~后期宋远桥,俞莲舟实力很强,感觉在鹰王之上(四大护法里面鹰王最强吧,不说年龄问题,鹰王最强的时候应该也没有在少林寺抽宋青书的俞莲舟厉害了吧~)当然~按照群殴是七侠厉害,真武七截阵虽然没实战过~书中是认为很厉害的~总之,问题不太明确没法说(不和看电视的理论,随便谁的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