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地球从无到有,只用500万年便诞生了

地球的年龄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是太阳系中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更是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在大约46亿年前,地球便诞生了,当今天文和地质学界一致认为地球的年龄介于45-46亿年之间。更精确的讲,最新的研究成果的数据显示地球的年龄为45.4±0.05亿年前,其中有0.05亿年的误差。

好快,地球从无到有,只用500万年便诞生了

测量地球的年龄的方法

那么在一般上,科学界是如何测量地球的年龄的呢?地球年龄的测量是采用陨石放射法,通过陨石中物质的衰变量来计算地球的年龄。比较巧的是,地球上的最古老的岩石和月球的月岩测定结果一致,这说明月球与地球的年龄是差不多的,因此月球和地球有可能是同时诞生的。除了陨石放射物质的测量法外,科学界也用地球内的放射性元素和同位素测量法来测量地球的年龄。

好快,地球从无到有,只用500万年便诞生了

行星诞生,吸积而为

我们知道太阳系中几乎一切的行星都是由宇宙尘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吸积作用而形成的。具体来讲,吸积是天体通过引力“吸引”和“积累”周围物质的过程。吸积过程也广泛存在于恒星形成,行星形成,双星系统,伽玛射线暴等过程中。地球的形成也是因为吸积。

那么吸积的过程中便会有时间跨度。地球的年龄便是从吸积的开始算起的。那么有可能有人要问了,地球一开始在积聚的过程中用了多长时间?科学界也想方设法测出了地球形成所用的时间,而且测量显示地球的形成过程非常迅速,一点也不慢。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好快,地球从无到有,只用500万年便诞生了

地球吸积过程的时间

在太阳系中,物体的同位素变异性可用于追踪地球行星物质前体的来源和性质。而铁是一种对氧化还原敏感的元素,铁元素在地球地幔和核心之间的分配是行星总体氧化态的代表。

另外,铁容易被水氧化因此,如果地球在吸积和岩心形成过程中被氧化得更多,则地球地幔内铁同位素是由较晚吸积的物质决定。因此,地球的铁同位素变异性可以用于对地幔氧化物质来源进行跟踪识别。

好快,地球从无到有,只用500万年便诞生了

铁同位素

地球在形成之初,便慢慢造出了金属核和硅酸盐地幔,而水和其它挥发性元素在地球岩心形成后的最后一个阶段已经被输送到地球并氧化了地幔。科学家用快速积聚的新行星形成模型测量显示,地球的主要吸积阶段在500万年就完成了,地球有46亿年了,而最初的形成过程只花了500万年,确实比人们想象中的比较快。

具体研究过程是在含碳陨石上进行同位素分析。在大约500万年的地球吸积期间,当富含挥发性碳陨石的物质通过内层磁盘吸附到原始太阳上时,地球会迅速积聚和分化。

好快,地球从无到有,只用500万年便诞生了


地球地幔中的大量铁可能源自具有碳陨石成分的单个物体的撞击,例如形成月球的撞击,在形成月球的撞击之前,地球的吸积阶段由小行星和行星胚胎的随机碰撞所主导。此外,月亮地幔的组合物的来源也与地球不一样,巨大撞击无法实现碳质撞击所需的两个物体之间非常高的同位素平衡。因此,地幔的碳状成分不是其它星体撞击产生的,而是自身产生的,而这个产生时间很短,就是之前说的500万年。


好快,地球从无到有,只用500万年便诞生了

总体说明

总的来讲,我们首先说明了地球的年龄为45到46亿年之间,并且科学界主用陨石放射法,通过陨石中物质的衰变量来计算地球的年龄,还发现月球的年龄和地球是差不多的。

其次阐述星球是吸积作用形成了,并且解释了吸积的内涵。而地球在最初形成的吸积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时间,科学界测定为500万年左右。

再次,阐述科学界利用铁同位素分析法来测定地球吸积过程的时间。在太阳系中,物体的同位素变异性可用于追踪地球行星物质前体的来源和性质。

最后阐述地幔的碳状成分不是其它星体撞击产生的,而是自身产生的,而这个产生时间很短,就是大概在500万年,因此说明了地球的形成用了500万年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