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麼應對疫情?

沒辦法就這樣黑


古代怎麼尋找疫情的源頭?

庚子年初,國內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造成大家一定的恐慌,幸好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生活在優秀黨的領導下,不然真是不敢設想,要是國家沒有強有力的組織能力,這恐怕又是一場浩劫。現在醫學比較發達,一旦爆發疫情,可以通過解刨屍體,來確定造成死亡的病毒,通過研究,可以培養育苗從而抑制病毒的蔓延、傳播,達到最終消滅病毒。可是,在古代,沒有現代的科學的強有力支持下,如何尋找到疫情的源頭呢?又如何控制病毒的發展呢?最終又是如何消滅病毒的?

西醫,從理論意義上說,是從清朝末年開始傳播於到中國,在此之前,中國只存在中醫醫療,那這是不是意味著西醫領域我們就毫無建樹?其實也不盡然,早在三國時期,相傳就有華佗為關公刮骨療傷,給曹操提議頭顱開刀的先例,這也是屬於典型的外科手術,只是我們並沒有去對其命名和發展,經過漫長歲月,加上封建朝代的小農經濟長期發展,這些早期萌芽的外科科學就被扼殺了。中國自古就多自然災害,但中國人民也是憑藉自身智慧,每次都能最終克服各種困難和自然災害。

說到瘟疫,中國也是發生過多次,比如,明朝末年就發生過鼠疫,當時也出現整村人死亡的現象,當時很多醫者也是因為沒有此方面的知識,束手無策,甚至造成自己也感染死亡。從來中華大地不缺人才,這個時候出現了吳又可大醫者。吳又可是一位醫官,因當時看不慣朝廷其他醫者的見風使舵,沒有職業之道而辭官成為了遊醫,長年累月,風場露宿的經歷,讓他積累了更加豐富的治療患者的經驗。即使如此,當他看到瘟疫時,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的師父根據《傷寒論》給瘟疫患者治病,遵循傳統,以至於自己也被感染了瘟疫而死,而吳又可當時判斷出來當時的疾病並非普通傷寒,而是瘟疫,但他也是沒有辦法找到真正的病毒源頭,當時的醫學發展根本無法尋找到瘟疫源頭,由於吳又可醫生遊歷豐富,找到了瘟疫傳播的途徑,所以才採取了隔離措施,經過草藥調理,才得以控制住瘟疫。

所有的方法都源於生活,當時瘟疫蔓延,吳又可也是束手無策,當他失望地看著窗外時,一束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讓他明白灰塵可以在空氣中進行流通,從而讓他明白灰塵是可以流通的,所以就給予了他靈感,他認為病毒的傳播也是如此,通過空氣作為媒介,流通於空氣當中進行傳染。他悟出這個道理後,在瘟疫群體中進行了輕重緩急各個級別進行隔離治療,雖然沒有快速遏制瘟疫傳染,卻大大地減少了瘟疫感染者,最終達到了控制瘟疫傳播的目的。

吳又可通過這次瘟疫傳播,寫出了著名的、劃時代的《瘟疫論》,此著作裡面關於瘟疫的控制措施比西方先進幾百年,此書明確記錄了瘟疫的症狀,即“非風,非寒,非暑,非溼”的理論,強調了瘟疫和傷寒最大的區別,如此確保了再次遇到瘟疫可以及時地進行採取措施,但就從《瘟疫論》來講,此著作並未提及如何尋找瘟疫源頭,只是涉及到如何採取措施和如何用藥以及瘟疫有別於傷寒的文字描述。《瘟疫論》是中醫瘟疫病症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誌性著作,是中醫理論思維和臨症實用新法相結合的傑出體現。從這本可以得出結論,在古代如果有出現瘟疫流行,基本是找不到確卻的病毒源頭,只能採取隔離措施,用中藥進行調理以達到控制和治療瘟疫的目的。

傳染性病毒一直以來也是現代醫學的難點,因為病毒的源頭並非一定會直接傳播給人類,很多情況往往是通過中間宿主進行傳播給人類,所以要查詢病毒的真正淶源,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傳染病毒的傳播,還是需要全人類共同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