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愛無國界》豆瓣評分8.3,電影不僅是一部單純的愛情片,在男女主人公22年的隔絕之中,我們看到的不單隻有愛情的堅貞,更應看到印巴紛爭、女權自由和印巴人民超越國界、超越宗教的人性美。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影片敢於直面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矛盾衝突,體現出強烈的擔當和責任,這種優秀的品格是我們值得借鑑學習的地方。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解析一下電影的背後意義所在。

  • 印巴紛爭
  • 女權自由
  • 人性光輝
  • 堅貞愛情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01.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紛爭:戰爭給兩國人民造成了很大的身心創傷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均屬於一個整體,在英國殖民統治即將結束之時,根據蒙巴頓方案確立了分治措施,依據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將他們劃分開來。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兩個國家為此曾經多次武裝衝突。幾十年間戰爭從未間斷,不管是國家政治層面還是民眾人心層面,兩個國家之間都有著難以言說的複雜關係,戰爭給兩國人民造成的創傷還沒有恢復。

印巴問題一直是印度電影中挖掘不盡的一個題材,反過來看,印巴問題也一直是兩國的焦點。電影中老律師說了一番肺腑之言,他呼籲印度和巴基斯坦不應相互仇視、相互戰爭,無論印度教還是伊斯蘭教,大家都應該信奉的是真理和人性。這兩個國家的未來,掌握在像年輕人的手中,不是按照國家、地區、男女、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來區分國人。不是在每次爭論的時候,都提起1947、1965和1999年這樣悲慘的戰爭回憶,應該用真理去著手未來,天下沒有一個國家阻止真理的存在。

什麼樣的國家是進步的國家,什麼樣的文明是發展的文明?不僅是經濟發達、環境舒適、政治民主、個人自由,司法公正,更重要的是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對錯誤的原諒、對傷害的包容、對敵人的愛。片尾,維爾和扎拉一起跨過國境線,回到印度,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更是導演對印巴兩國未來的美好願景。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02.女權自由:男權社會下的女性不能自主的命運

印度作為一個有著根深蒂固的男權主義文化的國家,以男性為中心的價值標準主導和制約著女性的生存價值和權利。女性沒有自由,缺乏平等,可以說女性完全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要想被主流社會所接納並獲得合法的社會地位,就只能去順應由男性構建的社會準則。

<strong>對女人來說,好像學會做飯、做家務、伺候老公都是義務的。多餘的想法和愛好在這個社會是不被看好和接受的。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①巴基斯坦女孩薩米亞是一名律師,她的信念就是維護真相和保衛人權。她為了維爾的案子去看守所和維爾見面時,在和一名巴基斯坦警察聊天中可以看出,男人就是認為女人就應該做飯、洗衣、伺候自己的丈夫,做其他的工作都會引起人們的鄙視眼光。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②扎拉第一次去維爾家時,維爾父親也認為女人應該照顧家務,高等教育對女人沒有用。而扎拉卻說,

你們教會了男人去面對整個世界,卻削弱了婦女的力量。這就是維爾為什麼能成為飛行員,而村裡女孩都是文盲的原因。現在的女人應該和男人齊步並肩,女孩受到良好教育也一樣出色。

其實,這兩個片段其實都是說印度的人權性自由問題。在印度社會,本來女性的地位就低,女生是不被給機會的。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下,女性不得不選擇忍讓,選擇接受男人的壓迫。

從另一方面來看,社會不給女性教育、工作和獨立的機會,女性沒有知識、沒有收入、沒有經濟來源,更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明顯是不公平的,女性連參與競爭的機會都沒有,更何談權利。這其實是用不良的社會環境來逼迫印巴女性迴歸家庭的方式。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03.印巴人民的人性美:超越國界、宗教的的人性光輝

巴基斯坦女孩薩米亞,,為了取得和男子一樣的工作權利,遵從父親的遺願,努力成了首名巴基斯坦女律師。她接到的第一個案子卻非常燙手,彷彿是世界給她開了一個嚴肅的玩笑,案子是為一名因被判間諜罪在巴基斯坦監獄關押了22年的印度犯人進行辯護,案子勝訴的話,就可以把他送回自己的國家。薩米亞發誓一定要找回維爾的真實身份,還他自由,送他回印度。

實際上,打贏官司的難度非常大。控方律師是巴基斯坦律師界泰斗,畢生未曾輸過一場官司,也是這薩米亞的導師,導師只信奉輸贏,不論事實真相,這令薩米亞對導師也有一些看法。薩米亞追求真相,追求真善美,因為最基礎的原則不同導致師徒分道揚鑣。<strong>師徒兩人在法庭上的較量,不僅是一場官司的輸贏問題,更是一種雙方價值觀的博弈。

案子是否能夠勝訴關鍵在於是否能夠證明維爾的真實身份。隨著雙方律師的爭辯,除了找到扎拉,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可行了。另一邊的維爾卻堅持不去打攪扎拉平靜的生活,他寧願放棄自己獲得自由的機會。這就讓薩米亞很被動了,薩米亞為了證明維爾的身份,決定隻身遠赴印度去尋找維爾的親生父母。

來到維爾的老家,當聽到村民說維爾父母已去世多年時,薩米亞絕望的淚水奔流而出,覺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變得徒勞無功,好像自己成了個笑話,轉身準備離去。

這在這時,奇蹟竟然在最絕望的瞬間發生了。她忽然聽到有人喊扎拉的名字,這一喊直接將薩米亞拉回現實。接著就看到一位中年婦人拿著竹竿追著一個孩子說教,這個中年婦人就是自己要找的扎拉。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薩米亞明白了,當扎拉聽說維爾出事身亡後,扎拉就和姦詐的富豪丈夫提出離婚了。扎拉來到維爾的父母身邊,照顧著維爾的父母直至老去,並幫助維爾實現自己的夢想,未來的扎拉也會在這裡直至死去。扎拉在聽到薩米亞的訴說時,才知道維爾還一直活著,知道了維爾用22年的青春來守護者自己的榮譽。

<strong>如果沒有薩米亞——一個在男權社會中爭取工作權利的女律師的出現,維爾為了愛情的犧牲也許要到生命的終點。事實上,他已經為了兩天的真愛而付出了二十二年的自由,從青春洋溢到暮色蒼蒼。

在我看來,很多的律師都認為自己的職責是打贏官司,而不在乎他是否站在正義的一邊,只要贏得官司,就實現了完成自己的目的,為了這個目的,他們可以放棄真理、正義、善惡和良知。

可是現實中,即便有很多人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也有一些人,即使很少,他們依然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為正義而戰,他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不管對方多麼強大,最終還是會拜倒在這種正義凜然的人性光輝之下。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04.愛情的堅貞:一個是為了保全愛人的名譽,一個是為了照顧愛人的父母和實現愛人的理想

22年彼此毫無音訊卻各自執著守候著兩人的愛情,維爾為了守護愛人的平靜生活被關押在巴基斯坦監獄,而巴基斯坦人扎拉遠赴印度去實現愛人維爾的理想。

好像是在向我們證明:

<strong>兩個普通人完全可以超越國家之間的宗教鴻溝,博大的胸懷可以包容兩國的爭鬥。

兩個人,分別在與自己的祖國敵對的國家,為對方奉獻自己。一個是為了保全愛人的名譽,一個是為了照顧愛人的父母和實現愛人的理想。同時,又都是為了心中堅貞不渝的愛情。

一對默默奉獻的戀人以各自的方式堅守著愛情,傾盡韶華而無悔。當22年之後,維爾和扎拉在法庭上相見時,鏡頭交替著他們當年和如今的容顏。我深信,維爾眼中的扎拉,仍然是當初那個天真美麗的女孩,而扎拉眼中的維爾,也依然風采不減當年空軍飛行員。多年以後,他們在巴基斯坦結合,穿越象徵兩國隔閡的分界線,攜手走回位於印度的美麗家園。

<strong>巴基斯坦不是我的國家,可是我怎麼覺得就是呢?薩米亞不是我的親友,可是她為什麼為了我對抗全世界呢?那是我的國家,不是扎拉的,那她為什麼會呆在我的家呢?

兩國之間的衝突,在維爾那裡,在扎拉那裡,在律師那裡,消弭散盡。他們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寬宏的肚量、純真的情感和對真理、正義的執著,將狹隘的利益爭奪,揮手拂去,輕鬆化解於無形。

《印度情書》:以純美的角度講述關於愛情、和平、人性的故事

結語:

電影以純美的角度,講述了這樣的故事,喚醒了我沉睡已久的感動,對愛情,對人性,對和平,對真理,對自由…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扉,卻只能深埋心底。

人雖遠,心相惜,二十二年之後的暖意是足以慰藉平生的!所以,維爾最終在法庭上,才能念出以下這首著名的《印度情書》,以寬容,豁達之心昭告世人:印巴兩國應該和平相處,共同追求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