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的社區工作者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肆虐,舉國之力抗擊疫情,我們看到一群群白衣戰士奔赴前線,也讓大家看到了平時很熟悉又不太來了解的群體——社區工作者。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我們能看到很多關於社區工作者的新聞,如果說醫生是戰鬥在第一線,那說他們是戰鬥在1.5線上的戰士一點不為過。可能很多人還不瞭解社區是幹什麼的,社區工作者是幹什麼的,他們是不是公務員或是事業編。我是一名曾經在街道辦事處工作過的人員,跟社區有很多的工作聯繫,這次抗擊疫情,我也跟隨社區人員一起,堅守在一線,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社區工作者抗擊疫情的日常。

首先跟大家說的是,社區不是國家機關,是居民自治組織,社區人員,包括社區書記在內,都不是公務員身份,也不是事業編制身份,算是合同制的工作人員。這次疫情來的特別緊急,從年二十九開始,社區的工作人員就處在第一線。


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的社區工作者


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的社區工作者

封閉小區,社區人員站崗值守


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的社區工作者

接近零下30度的天氣,進出人員都要做好登記


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的社區工作者

疫情期間,一直到凌晨都有人堅守崗位。


記錄抗擊疫情一線的社區工作者

有很多的老黨員自發站出來,當志願者,站崗執勤。

社區工作確實算不上覆雜,但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他們沒有過多的防護用品,有的只是口罩和手套,沒有任何專業的醫護知識,做著雖基礎但重要的工作,他們也是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也深知病毒的危險,但就是這樣一群人,衝了上去,在這場疫情中,每一個平凡工作的人,都值得我們尊重!

其實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煽情或是傾向於鼓吹某一事件的人,現在視頻上有很多現在各個地區封閉園區發生矛盾的短視頻,我想說的是,一個良好的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嫌貧愛富,譏笑嘲諷,這種理解和包容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不因社會身份地位而定,不因你是官員或是富豪,就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表現出頤指氣使的架勢。在園區站崗的人員或是做普通工作的人員雖平凡,但作為獨立的人,他們一樣有價值,一樣有付出,一樣值得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