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專家呼籲恢復使用文言文,你們贊同嗎?

藍藍的森林


那新文化運動是不是白搞了?

在少數領域開展還勉強可以,但全面實行,既沒必要,也不現實。一百年來,白話已經深入到方方面面,恢復文言的成本可想而知。


嫋嫋春風2020


純屬放屁中國的專家太坑爹了,文字都應該改革,漢字特別麻煩,比如,鋒_風_瘋_峰_封_豐,就用一個代替最好,打字的時候特別省時間,古人留下的東西不一定都好,人類在進步,落後的東西應該扔進歷史的垃圾堆,拼音和漢字組合最好,文字就是人類記錄事物的工具,用字母一樣記錄歷史。


海闊天空


非常贊同!文言文是最精煉最美的文字。現在人普遍膚淺是有原因的,這個道理用我女兒來做個例子,我女兒從小讀論語,道德經,她在學小學語文時,進度很快,用她的話來說,現在的小學課文太簡單膚淺,根本學不到任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學識字、白話文用詞句型寫作的知識而已。沒有思想是最可怕,她都不喜歡課文上的文章,她說太淺薄,問答也幼稚。這是一個從小學傳統經典文化,然後學小學語文的體驗。很多人反對文言文,以為過時了,但他們不知道,真正的經典從來不會過時,之所以是經典就是經得起時代變遷的,孩子學這些高智慧的文章,與聖人為伍,啟點自然不同,古人從小就讓孩子從論語學起,只讀就行,先熟讀,這樣文章語法的美與做人做事的道理自然潛移默化深入了孩子的心靈,而不是現在幼兒園小學語文課本那些大白話的文章,用我女兒的話說毫無美感,她說孩子的智慧本來就有,學這些蒼白的文章把孩子的靈性智慧都學沒了!


隱居在都市


與網友分享一段文字,比較白話文與文言文之間的差別。

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句著名的結尾:中文譯作:“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僅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用文言文被翻譯為:“於是世界為平民的;而釆愷之聲,乃將達於淵泉。噫,來,世界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奮也”

前者語調平和,富有詩意;後者如何?想畢大家都判斷。

文言文必須會讀,否則無法學習傳統文化無法瞭解中國的過去。但現代確實不適宜做為主流文化讓大家重新適應。文化傳承不代表文化復古,學習文言文也不一定必須釆納、應用。任何歷史都是過去式,不可能重新來過,包括文章、文字。


思源73918016


現在我們國家又開始了一陣陣新的國學熱,在大力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不免又出現有失偏頗的現象,比如有的專家學者呼籲倡導重新回到文言文的時代,這在我看來是極不合理的。

一、文言文文化底蘊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文言文是今天社會大多數人張口就來的,文言文主要有以下的特點,就是讀起來琅琅上口,並且字數簡單,節奏韻律都比白話文更好一些,文雅古樸是其最重要的特徵,一個人會使用文言文的話,顯然看見要比白話文更有文化底蘊,如果一個社會用的話,則整個社會文化氛圍確實比較深厚了。

二、白話文簡單易懂

白話文也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普通話,第一次興起白話文與文言文之爭是在五四運動時期。仍然記得在建黨大業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就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和以辜鴻銘為代表的新舊文化之爭,胡適在提倡使用白話文的時候,這麼說到白話文更為簡單:

一個學生說到無能為力這個詞不是比白話文更簡單嗎?胡適回應道三個字幹不了。其實說實話,再看這一段的時候,我是不太贊同胡適這樣的說法的,但當時卻贏得滿堂彩。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白話文簡單易懂,大家都可以理解。

三、文化交融之下白話文更易適應時代

我是反對用文言文代替白話文的,首先就是白話話說起來簡單便捷,在人與人之間交流更加簡單易懂,我國也存在一些文化水平比較低的人,如果用文言文的話,他可能不甚理解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其次,當今世界是一個整體化的世界,文化交融碰撞融合日新月異,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字好多是外來詞彙直接意譯的,如果使用文言文的話可能會出現語言不通這種情況。在生活的使用上,白話文確實要比文言文簡單便捷,所以我是反對文言文替代白話文的。

商品經濟時代已經不允許我們再回流到文言文的時代,在新的時代之下,我們要適應新的環境,我們可以吸收文化文。學習文言文,但是不可以再次使用文言文。

<strong>


微光人文


為什麼專家一詞被人們所厭惡,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是專家一詞被濫用,不管什麼人,不管其有沒有專業知識,都要假借專家之名,行騙人之實。因為他這個專家反正不需要通過審核,也沒人去追究沒機構去管!二是不少的專家明明術業有專攻,只在某一方面有造詣,偏偏要裝出行行都懂且精通的模樣,指手畫腳,出盡洋相!

文字的作用是什麼?歸納起來,大概三點:1.傳遞信息。2.記錄語言和事件。3.提高思維。

現代文字完全可以滿足要求,比起文言文來,現代文字簡單易學得多,能讓全體人民迅速掌握,提高整體素質。

就象去目的地,明明有條平路可走,為什麼要提倡翻山越嶺,走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呢?而且這條山路路程還要長很多!

研究古代的文字,當然要學文言文,但這是專家——真正的專家的事。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有所瞭解即可。


宋思考


說實話,之乎者也的,挺頭疼的!

這一年時間,帶孩子誦讀了《大學》,《中庸》,《論語》,《道德經》,《莊子》,《易經》,《皇帝內經選》,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每天都想放棄,太難了。

一年以後,終於明白為什麼之乎者也,文言文的韻律非常嚴謹,古代是可以吟唱成歌的!

通過接觸,文言文的魅力逐漸展現了出來。

古人嚴謹的治學態度,每個字琢磨又琢磨,字字珠璣,穿越千年,依然能夠把古人的智慧傳遞給後人。

以前有人說,最美的字,是文言文,經過接觸,真實不虛!


陪菡寶讀古典


專家都文人騷客,

用文言文大多數人民聽不懂,

就那撮人能明白,

這樣顯得騷氣,另類特殊,

或者高人一等,

其實就因為有這些所謂專家,

吃飽了 屁事沒有,

搞個文言文矯情,刷個存在感,

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

就是酒囊飯袋,

寄生蟲一般的人群。


龍門飛漁


純屬吃飽了撐的。譁眾取寵。開歷史的倒車有意思嗎?我們搶語文課,《出師表》大概要學一個星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上完了還是有同學不懂。中國人學文言文都如此困難,國際化的今天,重新使用文言文,中國與世界不是更脫軌?簡潔明瞭的現代文有何不好?1919魯迅等人就提倡新文化運動,一百年後居然有人提出把車開回去。這是哪個疙瘩跑出來的專家?難道是小作坊山寨的?哪個專家提倡的,叫他在自己家裡恢復文言文,之乎者也自娛自樂,就不要出來丟人現眼了。


貴州文旅


語言學科,口頭語和書面語是咱日常使用的。白話文挺好的。

觀賞池子的魚,大多供觀賞,吃了有點捨不得。河池裡的食用魚,可賞可吃,多了選擇,多好!

咱有時對親人一急時,“某某”出口,是親切。如果忽然“某某先生(女士)”親人估計更多的是驚愕,接著可能驚慌,甚至忐忑……接下來幾天,可能茶飯不思心忽慼慼……結果……抑鬱了!這其實本不該出現的!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爭分奪秒的關鍵時刻,至少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要顯得親切許多!畢竟這是家人們之間的話!難道要先考慮文言文或詩詞類,然後仔細斟酌最後正兒八經的表達出來?可要知道,這是“戰疫”啊,“兵貴神速”的道理相信都懂!

我覺得這白話文挺好!方便簡單實用!雖然俺一直都認為不能忘了傳統。雖然俺藏了幾句文言文在腦海裡沒事自己跟自己說。雖然俺一直也信唐詩宋詞是巔峰!可日常生活中,我還是覺得白話文就挺好的!

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