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大多數人的一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這句話你怎麼看?

用戶1560928018503739


所謂的人生意義對不同的人 代表的意義根本就不同, 有的為國為民 是意義, 有的在學術上研究出了成果叫意義, 有的從商成功 叫意義, 有的家庭和睦 子女孝順也是叫意義。


愛國2016000


季羨林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等,掛在他身上的頭銜數不勝數。他是我最喜歡的哲學著作者之一。

“大多數人的一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這句話摘自季羨林先生的《人生十講》中的第一講《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在說出這句話之後,季羨林先生列舉了三種人為例子:

例子一:走運的人,他們有點錢,過著奢靡的生活,一天兩頓美食,一次卡拉OK,玩點權術,耍點聰明。即便如此,到他們離開這個世界之時,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著。

例子二:不走運的人,他們窮困潦倒,整日為衣食奔波,為錢財擔憂;即使他們日子過得去,不愁衣食,整日忙忙碌碌中度過,被名利束縛,同樣是混混沉沉,不知道一生為什麼活著。

例子三:只有真正的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但這段話說的含糊,請看原文:

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對於那些肚子裡吃滿了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的人來說,有如夏蟲不足以語冰,這些道理是沒法談的。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對人類發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在文章的結束,季羨林先生用了一段話總結了自己所認為的人生的意義及價值觀: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以上是關於“大多數人的一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這段話的由來,下面我說一下自己的一些觀點

我認同這種宏偉,寬闊的世界觀,但我不贊同這句話的觀點。季羨林在創作《人生十講》時已經到了奔九的高齡,其對人生的見解,讓人可望而不可即。

我不敢也沒有足夠的閱歷及相當文化素養去評價什麼!我只說下自己的看法。

作為年輕人,我無法理解這句可能讓我變得消極的話語。我想大部分人都抱有夢想,都喜歡讓自己的人生道路走的精彩,但能讓自己的人生道路輝煌燦爛的奔跑者,畢竟只佔少數,而大多數還是平庸的路人,他們忙忙碌碌,為生活奔波。


舉個例子:拿現在的房子來說,開發商、建築商、建房的工人、銷售人員、宣傳人員、買房人員等等。

這裡面離開誰,這項循環都無法建立:

開發商是組織者,缺少他將沒有後續的工作;

建築商是負責城建,沒有他就沒有大樓的建設;

工人負責蓋房,沒有工人就無法正常的蓋房;

等等吧!

這其中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職責,我認為這就是他們所存在的意義及價值,而這種價值也是可以承上啟下的一直傳承下去。


對於這句的理解可能到我老了以後會有“相同”的看法,但現在不行,我很年輕,我抱有夢想,我對一切都充滿著希望,所以,對於這句話,作為年輕人,我無法去深入的去理解。


立水


季羨林否定大多數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是徹頭徹尾的個人英雄主義者。

由於社會分工不同,各人愛好不同,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清潔工被有些人瞧不起,這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如果沒有清潔工,城市居民小區將被垃圾包圍,臭氣熏天,居民難以在此居住。你能說他們沒有人生價值和意義嗎?

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是工人和農民,少數是科學家,科學家的科研成果,如果沒有工人、農民把它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又有什麼意義?

社會上的勞動者,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有其人生意義和價值。


夕陽紅155908541



用戶思己過


中國有些專家教授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就你自己活著有意義唄!往大了說,你發射一個衛星了還是生產一個大炮了。往小了說,你是種一粒糧食了還是挖一個水渠了?你是東海抗倭了還是西山驅寇了?你是南方救災了還是北疆滅火了?為什麼大言不慚的對別人說三道四。芸芸眾生為自己的生活忙碌奔波有錯嗎?你給他們一分錢了還是一碗米了?你憑什麼仗著自己有點學問在那裡喋喋不休?



悅來閱美


季先生的這句話我不贊同。首先人活著就是生存的意義,再次只要是工作就是對社會有價值。


哪涼塊在哪待著


細琢磨大師的“大多數人的一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的確如此 ,只不過不自知而已。


無言2188


他說這話的時候,是太高估自己了,認為自己來這個世界做了很大貢獻,可他沒有想到,每一個人都不是白來一遭,他刻意詆譭別人的一生,是為了抬高自己,他就是自私,從這一點,他自私狹隘,


手機用戶3790494258


大家先別憤怒,看個例句:有語境是“醫生在給病人治病手術”,沒有語境是“一個人在對另一個人動刀子”。

季羨林這句話是有上下文語境的,單獨截出突兀的一句讓人來評,是會引起很大爭辯的。責任不在參與討論的諸位,提問時,應該補充說明語境。

在這個已經引起情緒的問答下,我認為適合簡短討論。另外,我寫了一篇稍長的文章解釋這問題,有時間的朋友,請去我的主頁看文章,歡迎批評指正。

這句話結合上下文,是他鼓勵青年朋友,在應當立志之年,要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要渾渾噩噩過一生。

在《談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文章中,寫到他看到了這樣一些現象:

有的“手裡攥滿了鈔票,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活這一生。” 有的“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即使日子還能過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夠溫飽,然也終日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鎖。同樣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麼活這一生。”

僅僅針對這種現象,他才寫出那樣一句話: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緊接著這一現象之後,他樂觀地表達:

我相信,不管還要經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

他給青年人的人生建議是: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這篇文章收錄在《季羨林談人生》,是他80多歲時,以自己一生的感悟,寫給青年朋友的。

我理解,他傳達的:讓青年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過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句名言有相似的作用吧: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


有女如玉書中尋


季羨林先生的這句話:“大多數人的一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應該怎麼看?我想,本著客觀的精神,首先要知道這句話的來處,然後結合上下文,結合季先生為文為人及學養來看,比較好。

但無妨先拋出我對這句話的看法。第一,這句話並不是指責大多數人,甚至有部分斷章取義的認為是看不起大多數人。不是的,因為季先生認為自己就屬於這大多數人。結合這句話的出處,季先生其實是探討人生哲學問題。讀了文章後,才發現寫的好,鼓舞讀者後輩積極生活、貢獻社會的信心。

第二,如果人生不開悟,沉淪於財色名食睡這些轉瞬即逝的東西,那斷然是毫無意義的。拋開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人生天地寬,大了去了,從這個意義講,就是作為人類進化、文明發展的其中一環,不但繁衍後代,而且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做一些有意義的好的事情,此後就交給倏忽百年好了。因為不開悟,只能是“如夏蟲不足以與語冰”。

第三,我認為要更好地理解這句話,還是從季先生的文章談起,本來這篇文章也確實非常好,其中蘊藏有相當大的力量,非常值得一讀。如果能夠就此讀懂前輩大師的眼界、精神,實在是一種受益,如果不能,大師們很孤獨,自己也進步有限,對於文化傳承也是損失。

這句話出自季先生1995年寫的一篇文章,名字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文章起筆,作者結合自己年輕時社會上的事情,談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本身就無意義,無價值,不如實實在在地幹幾件事好。”

由此,我們可以大體明白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一個是人生回望與總結,另一個更重要的是與讀者、年輕學生輩交流,談談關於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問題。因此,本文的潛在讀者,更多的是志於學術研究的專業圈子類似季先生這樣的人們。實際上,今天來看這篇文章,其價值早已超越知識分子圈子,影響了更多人。

季先生對中印文化和佛教文化研究非常深透,因此在寫到這篇文章時,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學養是密不可分的。接下來,作者謙虛而婉轉地寫到:“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的透透徹徹……”

這樣的結果就是,像我這樣活得太久,其他好處沒有,但“對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會有一些好處的”。由此,便引出了本問答的論題:“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那麼,“一無意義,二無價值”究竟指的什麼?作者認為:大多數人並不考慮這樣的哲學問題。然後,指出兩種人,一種是走運的有錢人,“白天兩頓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0K,玩一點小權術,耍一點小聰明,甚至恣睢驕橫,飛揚跋扈”。一種是不走運的窮困潦倒者,“終日為衣食奔波,愁眉苦臉,長吁短嘆……忙忙碌碌,被困於名韁,被縛於利索”。

這兩種人的共同點,就是“昏昏沉沉,渾渾噩噩”,不知人生所過為何。既然不知道,那麼意義與價值便無從談起了。

作者非常自謙,認為自己“也屬於芸芸眾生之列,也難免渾渾噩噩,並不比任何人高一絲一毫”。但自己也有一點區別,就是“對人生有一些想法,動過一點腦筋,而且自認這些想法是有點道理的 ” 。

進入正題,那麼怎樣看待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作者認為,首先,面對“戰火紛飛,人慾橫流”,要對人類前途保持樂觀主義態度,不管怎麼艱難曲折,人類總會越變越好,人類大同絕非空洞的理想。

基於此,每個生命個體都好像一條鏈子上的一環,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又是必須的。因此,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 。

最後,作者筆鋒一轉,寫到“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樑’,指的就是這種人” 。並進一步指出:“把上面說的意思簡短扼要地歸納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先生一路走好!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