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經常有朋友問我: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通常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也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讀懂紅樓夢?


(請思考3秒鐘。。。)


是為了學術分析,還是為了歷史研究?

是為了看見世間百態,還是為了知曉人間冷暖?

是為了見證四大家族的興衰,還是為了慨嘆封建社會的沒落?

又或者,只是為了窺探古人的生活日常、唏噓寶黛的愛情悲劇?

怎麼樣,有答案了嗎?

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其實,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都不重要。關鍵在於,你認為《紅樓夢》偉大嗎?

如果說,你認為《紅樓夢》是偉大的。

對不起,沒有人能讀懂《紅樓夢》。


  • 關於紅樓夢的偉大,可參考拙文:


“偉大”的核心,在於對生命本質的探尋——這是一個亙古未決的難題。

所以,沒有人能讀懂《紅樓夢》,也沒有人敢說自己讀懂《紅樓夢》。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既然讀不懂,為什麼還要讀呢?

因為,偉大的作品,允許“泛化誤讀”,一種基於個人審美層次的感悟。

意思是說,偉大的作品具有某種“未知性”——不知道對、也不知道錯,不知道真、也不知道假,不知道有、也不知道無,是一種沒有答案也沒有結果的探尋和追問。

就如曹雪芹開篇所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雖然無人可“解”其中深味,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悟。

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舉個簡單的例子,蔣捷有首著名的詞《虞美人 ·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詞人,以“雨”為媒介,概括性的描述了少年、壯年、老年三個人生階段的不同心境與感悟——少年不識愁,在歌樓上歡笑追逐;壯年無定所,在客船中漂泊無助;晚年無所依,在僧寺裡淒涼孤苦。

同樣的“聽雨”,在不同的景況、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悟。

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這裡,不僅適用於同一個人的不同階段,也可以代表不同的人的同一個階段,也就是不同的人對同一對象的不同感受。

自然,同樣的《紅樓夢》,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況味。

你可以欣賞寶黛釵的愛情糾結,也可以關注大家族的奢靡生活。

你可以著眼表面繁華的花花世界,也可以探究背後淒涼的茫茫大地。

只要你能在書中得到滿足和慰藉,就夠了。

借用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名言——


“喜紅樓,不求甚懂。”


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文 / 紅樓微夢 | 加關注,不迷路!


怎麼樣讀懂《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