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毛笔写的书法就称不上是真正的书法?你怎么看?

影影圈圈


毛笔记录了历史,造化了人生,才得已传承和发展。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书写绚丽多彩的新篇章,是责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担。然而,书坛出现的怪现象,即五花八门,不用毛笔,像“杂技”表演洋相,使人作悪。请还书道清白,使之正本清源。


书山卫士岳明堂


不用毛笔写字,毫无疑问就是写字,和书法没有任何关系。


书法和写字,虽然都是以汉字为载体,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写字是把汉字写熟了。

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光光亮亮,不求变化,万字一同,千篇一律。其功用主要是识读,传播,实用。笔法不要求变化,结构要求方正,章法要求整齐,墨法要求一致。即“三要一不要”

书法是把汉字写生了。

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四大法,要求不同与古,不同与今。王羲之《书论》说“每作一字须数种意,勿使相同”;孙过庭《书谱》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姜夔《续书谱》说“一字之体,率有多变”。

书法的本质是“变”,变就是不同,不重复,不重复就有陌生感,新鲜感。不重复古人,不重复时人,不重复自我,是判断书法家与写字匠的重要标志。

以唐楷而言,它的主要功用是科举字范,公文,“题勒方畐”,就是功德碑,墓碑用字。即使是这样,但看颜真卿,欧阳询的楷书,就没有一件是相同的,甚至虽然是同一个人写的,但风格的反差变化,甚至判若两人。

不但如此,古代的所有书法家,同一个人的作品,无论是其楷书,行书,草书,都没有一件是相同的。变化,是书法家永恒的追求。



欧阳询《九成宫》局部

欧阳询《翟天德墓志》局部

欧阳询《皇甫君碑墓志》局部


书法与写字不同的另一个标志是:写字不讲究对比关系,而书法处处要求有对比关系。

比如结构上笔画的粗细,字形的轻重,墨法上墨色的干湿浓淡,是表现节奏的关键因素。只有毛笔“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九势》)才能写出变化;而用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书写,就绝对无法表现出来书法所要求的种种对比关系。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当今的所谓书法,已经被一些人有意无意的误导,俗化到与写字等同。而把硬笔写字也叫“书法”,是对书法的践踏,污名。


“快乐书法营”专注于书法结构与造型的研究和探索。独持己见,不随俗说,不迷信权威,以事实为依据,以自己的独立判断解析书法方面的各种课题。杜绝讲故事,杜绝弄玄虚,杜绝口水文,持续为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奉献绝招干货。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赵孟頫《妙严寺记》局部


快乐书法营


问题的核心是硬笔字算不算书法?硬笔写字被视为“非书法”或“准书法”,不是个案,很多朋友都作如是观。这并不一定是歧视,或者是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有所不同。


历史上,毛笔书法作为传统书法正宗,一统江湖长达两千年之久。因此,流传到今世的书写规则、笔墨技巧、审美鉴赏都是以毛笔书写为对向靶标的。今日的书法大家都是毛笔书法家,各级书协的领导也都是毛笔书法者,花鸟市、古玩界这些书法市场,只捣腾毛笔书法作品,一幅字画动辄数十万数百万。而一些硬笔书法名家的作品,至多被当成小学生写规范字的练习本,被大量复印装订,放到书店去出售。

硬笔书法虽然受众极多、影响极广,近年来渐被炒热发展迅猛,但论起书法奥妙的雅而上,是根本无法与毛笔分庭抗礼的,甚至想分一杯羹都不容易。这就是硬笔书法的现状、现实,但是,这未必就是真理。




何谓书法?最直白也深刻的内涵,就是书写的法度规则。规则是生冷的,而美感是活沷的,没有人们主观审美因素,无所谓书法,更不会成为艺术。因此,书法艺术的生命力之源,在于作为美的东西,被人喜闻乐见。这一点,毛笔书法可以,硬笔书法也可以。

言及于此,我们不妨设此一问:书法既是由人书写的,书法之美的真谛,在工具还是在技艺?田英章用毛笔写的字叫书法,用钢笔写的就不叫书法了?这个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工具只是工具,它本身不具有任何书法艺术的成分。书法的一切,在于书写者这个活生生的人。

所以,用毛笔就是书法,用硬笔不是书法的观点,是狭隘而武断的。




书法之美,毛笔与硬笔都可以塑造表达。工具特性不同,书写的法度技巧和形貌特点也有所不同,但都是人笔合一、成就书法的途径方式。硬笔书法作为新生事物,书法理论还不系统,书法规则尚待统一,但这都不是问题,受众如此之多,影响如此之大,实践如此之频,时间总会填补这些缺憾和空白。

硬笔书法,绝对是真正的书法。



抱庸妄谈。


抱庸詩書


在人们的印象中,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以笔为创作工具,是一门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中国书法,能在简练的线条造型中,表达人类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么,不用毛笔写的书法就称不上是真正的书法吗?


不用毛笔写的书法就称不上是真正的书法,此观点认同,

开篇就提到了,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而且书法还是一门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值得注意了,书法是线条艺术,牢记“线条”二字,何为“线条”呢?线条的形态特征就如“线”一般,或粗或细、或刚或柔、或刚柔并济,而线条的这些属性,恰好唯有毛笔可以做到,

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总是充满了“笔法美、墨法美、线条美、章法美”,而且无论何种风格的书法艺术,都必须要有“力感”,力感是书法家笔下功力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笔墨技巧成熟的体现,而“力感”正好也是要能刚能柔或者刚柔并济,恰好这样的“力感”也只有毛笔才能做到,比如,钢笔、铅笔的笔尖比钻石还硬,怎能或刚或柔、或刚柔并济呢?不论是力感还是线条,钢笔、铅笔都无法做到,



书法是笔法与墨法相互依存,这样才能体现出书法的神采,书法中若是没有神采,自然就没有风格、没有意境之美,这样也不叫书法,“笔墨纸砚”是书法的创作工具,更是书法的传统文化底蕴,前面提到了书法是线条艺术,线条是具有各种灵活属性的,


所以说,书法线条的书写工具和使用的原料是毛笔和水墨,又由于毛笔“尖、齐、圆、健”的特点,使得它在书法家手中能够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线条形式,水墨的应用使得书法线条的变化更为丰富、微妙;综上所述,只有用毛笔写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


诗夜城主


针对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不用毛笔写的书法就称不上是真正的书法吗?”那么现在很普遍的硬笔书法又怎么说呢?所以说我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没有实际意义!

的确,在中国几千年的书写历史当中,一直都是毛笔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现在出土了一些所谓的古代的硬笔书写工具,但是毛笔一直是人们书写,记录历史的主要工具!

从古代留下来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用毛笔书写的,而古代的刻画符号和石刻算不算书法,也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铅笔,钢笔传入中国,毛笔作为一种实用性的书写工具就逐渐退出了,取而代之是钢笔,当时的鲁迅先生就极力推荐使用钢笔,他说“钢笔必将战胜毛笔”,并且说钢笔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是很好的书写工具。

毛笔书法一直被认为是书法的正统,而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庞中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硬笔书法的热潮,当时的文怀沙和美协主席江丰为庞中华的字帖《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写了序言,在序言里,第一次提出了钢笔书法的概念,他们说他们相信写好了硬笔,也能出现硬笔书法家,就像在魏晋出现了二王,唐代出现了欧颜柳赵一样,他们坚信硬笔也能出书法家,可以说,这是第一次提出硬笔书法的概念,也第一次为硬笔书法正名了!




所以说,我们再来回答“不用毛笔写的的书法就称不上真正的书法?”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显得简单多了,我们应该很明确地知道,在现在的书法环境里,除了毛笔书法还有硬笔书法,而且硬笔书法的实用性远远超过了毛笔书法,使用的人群也更加广泛!

硬笔书法虽然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93年就成立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还有《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这一切都说明,钢笔虽然只发展了几十年,在时间上没法和毛笔相提并论,但是他得到了认可,并且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接受和喜爱!
所以说,不一定非要用毛笔书写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我们必须知道,还有硬笔书法,硬笔书法也是书法里的半壁江山!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笔尖写字课堂!


笔尖写字课堂


书法应该不分彼此,只要有艺术欣赏价值,硬笔书法也同属艺术。

毛笔自古有之,当代书法家多练习毛笔字,软硬兼练的书家也很多。如:田英章兄弟、吴玉生、荆霄鹏他们的书法处处可寻。荆霄鹏虽然是田英章的徒弟,却是高校书法教材的范字书写者。入选"中国硬笔书坛百杰"“二十年中国硬坛百家”之一,出版各类书法教材300余种。

硬笔书法起步较晚,相对毛笔而言,书论也少笔尖变化略显单调,所以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硬笔无法与毛笔相媲美,但依然有人偿试用硬笔写出毛笔的风味,但受制于笔端难出抗衡之作。

硬笔除钢笔、美工笔外,还有中性笔,美工笔可写出线条粗细虚实感,但不及中性笔实用。中性笔虽有粗细之分,但是你在创作中为呈线条变化而换笔便失精神而少韵美。如果利用笔杆斜度费时耗神又使字拙少灵动之美。

如果造笔商可以改进中性笔的功能,也许将来会有一大批的优秀硬笔书法家出现,到那时,硬笔才真正可以与传统毛笔相媲比。最关键可以使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在工作写习中随时可以利用中性笔学习创造书法艺术。

水寒雅芙随笔


水寒雅芙


书法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艺术专业学科。毫无疑问,主要正宗源流依然是毛笔书写的,硬笔之类属于分支。由于毛笔、硬笔的性能特点各有独到之处,在实用性、艺术性,以及用途用法,适用领域,风格与表现力等方面有很大差别。单就笔而言,相当于两种乐器。

如何判断是不是书法,与写字有什么区别? 不能单纯的只看字形外貌,重要的是,要观察书写过程怎么样。书法作品相当于舞台剧照,仅是一个定格式的图片,并不能全部代表真实的书法功夫。


当然了,书法毕竟不是戏曲、音乐,不可能上台表演让人们近距离观赏肢体动作(将来可能会有)。但是,行家看门道,有没有字外功,在一幅字里面还是能反映出来的。

总之,无论使用什么笔,只要是符合书法美学原理,遵守传统书写技法规范,能充分表现出来自然美、性情美、意境美、韵律美……均属书法之列。如果,刻意做作,附加一些描画的作法,并且不管写什么内容,字体千篇一律,缺少艺术内涵,严格说不叫书法。

以上是我的理解。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书法,简而言之是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方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近代毛笔和繁体字延用逐渐减少,日常办公学习中都习惯了用钢笔铅笔中性笔等快捷便利的文具,逐渐又形成了硬笔书法!书法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带来的是不单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文化体验中的美学感受!书法,秉承了用笔书写文字,在书写过程中逐渐加入自己对文字,自然,宇宙,世界等等的感悟而形成独具书法家自己特色的风格和流派!而不是拿什么都敢书写,有的所谓的大师,拿板砖写,有的拿注射器喷,有的闭着眼睛乱画!这是什么(gou)所(pi)谓的书法?哗众取宠,蹭流量蹭热度!简直拿世人当傻子诓骗!至少你总爱笔写字别人不说什么,写的好与坏,别人也不去妄加评论,打着书法的名号开始走上歪门邪道,这已经偏离了书法的轨道!所谓的自成一派,开创先河,真可谓愚昧之极!


老声吹谈


最近有人问我,是不是不用毛笔写的书法?就称不上是真正的书法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非常的荒谬,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以工具来论断你写的东西到底是不是书法,你所进行的创作是不是书法的创作。

而实际上,书写工具是什么,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你所进行的书法创作,或者说书写工作就是书法,或者就不是书法,因为有很多人,即便是他用毛笔在写字,但是它写出来的字并不能称得上是书法,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而有些人即便是不用毛笔写字的,那么他写出来的书法也可以称之为书法,甚至是书法艺术。

是不是书法能不能称之为书法算不算上算不算的上是真正的艺术?这一点并不是以工具来进行论断的,而是要看这个人所书写的书法水平,书写技巧和他最终所呈现的作品形态能否达到书法的标准。

说白了,这个问题所牵扯到的一个核心,并不是所谓的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哪一个书法是真正书法的问题,也不是书法用不用毛笔写字的到问题,而是一个书法标准的评判问题。

我认为要区别一个人所写的字是不是书法,能不能称之为艺术,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还是“法”的问题,中国的毛笔书法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书法,其真正本质性的、核心性的东西,是要求你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受到一定的法度规范,或者说一定的约束,遵循一定的法则和传统的标准,这样的书法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否则就不是书法。

从笔法上来说,你要能够体现出传统书法家所提倡的笔法效果,比如中锋、侧锋如何使用,藏锋露锋如何进行书写,如何在一个笔画中搭配使用这些书法技巧,达到比较好的书写效果。

从书法的结构上来讲,在笔画的处理上,如何进行穿插迎让,布局安排。如何让一个字的结构既能够显示出这个字的灵动性,又有它的稳定性和内在的艺术性,这是结构所构成的法度和规范要求。

从章法上来说,如何安排每一个字和每一个字的位置,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大小,整体上章法的处理情况,这是章法所需要考虑以及处理的问题,也是章法在书法上所体现出来的法度性和规范性。

所以,判断一个人所写的字,不管用何种工具,是用毛笔也好,是用硬笔也罢,只要他所写出来的字是有艺术性的造型,有法度性构造,符合传统的和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达到这两者的平衡,那么我们就认为他的书法就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如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那么他的书法就不是书法艺术。

很多人用毛笔不好好写字,在那里胡涂乱抹,进行一些所谓的创新,来搞噱头,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艺术性,而是没有法度性,也就是说,他没有处在一定的艺术创作的制约之下,是完全自由的,散漫的一种涂鸦式的状态,那么这样的一种艺术创作,我们很难将它归类到到书法创作的行列中而来。

所以,判断一个人书写的汉字是不是书法,不是看他的工具,而是看他的法度性。看他的字合不合法,这是关键。


松风阁书法日讲


中国书法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甲骨文到现代书法,其间从书写工具到书写技法都经历了众多变革与发展。

书法虽然涵盖了硬笔、毛笔,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毛笔+墨汁+宣纸的组合,是书法艺术最具表现力的条件,也最能创作出优秀书法作品。

例如墨分五色的玄妙之处,是硬笔难以生硬模仿的。

所以书法可以包含众多种类,但书法艺术还是要以毛笔书法为主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