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嗎?你怎麼看?

我是豬是我


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歐洲的“梵蒂岡”,梵蒂岡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國家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城內,經緯網位置為(41°54′10″N,12°27′11″E),是一個“城中之國”,國土面積僅為0.44平方千米。根據2016年人口統計,梵蒂岡的人口數量僅為842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梵蒂岡國家雖小,但是在世界上也是舉足輕重的國家,因為梵蒂岡是天主教教皇所在地,所以在宗教方面,梵蒂岡對於全球超過10億的天主教徒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當然,你可能有疑問,為什麼意大利會允許一個城中之國的存在呢?我們需要從歷史中去尋找答案,梵蒂岡的歷史比意大利要久遠的多,梵蒂岡的意思是“先知之城”,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當時由於統治亞平寧半島的西羅馬帝國開始衰亡,此時的羅馬城主教開始趁機掠奪土地。到了公元555年,東羅馬帝國收復意大利全境,查士丁尼大帝將羅馬城的統治權授予羅馬城主教。

此後,羅馬主教宣稱自己為“教皇”,並開始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後來又修建了加洛林宮。後來,教皇的權勢不斷擴張,在亞平寧半島中部出現了一個以天主教教皇為君主,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到了19世紀中葉,意大利開始逐步統一,建立意大利王國,羅馬“教皇國”的存在受到了威脅,但是,由於教皇在全球的勢力龐大,影響力巨大,“教皇國”並沒有消失。到了1929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承認梵蒂岡為獨立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於教宗,成為一個獨立的城市國家,並保持永久中立。


地理沙龍


在意大利,有一個國中之國,這就是梵蒂岡。由於其領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千米,宛如“袖珍國”,加上人口不足千人(2008年資料顯示近990人),就理所當然如老子所言“小國寡民”。而據2011年人口統計,梵蒂岡總計才572人,其中男性公民540人,女性公民32人,306人為外交官,86人為瑞士衛隊(Swiss guards),他們都持有梵蒂岡護照,不過真正生活在此的也就223人。

在拉丁語中,梵蒂岡具有“先知之地”之意。它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教皇便是國家元首。境內除了一個直升機場,若出門還可乘坐公共汽車或地鐵。

國家雖小,但也有國防力量,梵蒂岡軍事方面主要由瑞士近衛隊和憲兵構成。前者約110人,後者大約130人。

目前,梵蒂岡同183個國家有外交關係,但自1952年與我國斷交以來再沒有恢復關係,而與中國復交則是教皇的最大心願。1971年,聯合國通過著名的2758號決議,由此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合法政府,自此,梵蒂岡便召回駐臺灣大使,該派公使、參事前往。

別看梵蒂岡“微不足道”,工農業及自然資源皆無,生產生活用品諸如水電氣及食品等都要由意大利來提供,但憑藉旅遊觀光、郵票發行、固定資產租賃、銀行利息以及各種貢款、捐款等,倒也使自己黃金儲備高達上百億美元,並在歐美多有投資,還購得意大利近46萬公頃的地產。難怪其擁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美譽。

梵蒂岡“微乎其微”,但“肝臟俱全”,諸如郵政、電訊、報刊、雜誌、電臺等應有盡有。並且藏有不少藝術瑰寶,像聖彼得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等都聞名於世,更有米開朗基羅的壁畫《最後的審判》以及天頂畫《創世紀》讓人嘖嘖稱奇。

若是到該國旅遊,則既是領土構成又是景點所在地的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以及梵蒂岡博物館等都是絕佳去處。

由此而言,梵蒂岡看似一個宗教神秘的國度,如今悉數展示在眾人面前,儘管國小人少,但“財大氣粗”,雖然難以與地大物博畫上等號,但是該有的都有,並且獨具魅力,名揚四海,如果有可能,是不是“到此一遊”呢?


江淮聖手




世界最小的國家當然是梵蒂岡,這在地理書上寫的可是清清楚楚。當然,梵蒂岡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說是一個宗教中心,這裡住著教宗(教皇),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的分支天主教的中心。是近13億天主教教徒朝聖的地方,有點類似伊斯蘭教徒心中的聖城麥加,它的影響力是世界級的。

但按國家單位來算,它是世界面積最小的國家,面積0.44平方公里,只有一個村莊大小,典型的袖珍國家,恰恰歐洲盡出一些面積極小的袖珍國家,也見怪不怪,如安道爾、聖馬力諾、列支敦士登等國都是袖珍國家;梵蒂岡人口為800人左右,主要都是神職人員,它位於意大利境內,首都羅馬城旁邊,是一個典型的國中之國。



說起梵蒂岡的歷史,那就有意思曲折多了。梵蒂岡的意為“先知之城”,這也符合它的宗教屬性,早在公元4世紀,天主教教皇在羅馬城西北角的耶穌門徒聖彼得訓教處建康斯坦丁大教堂以紀念,後來康斯坦汀大教堂改名聖彼得大教堂,隨後成為天主教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也就是梵蒂岡的雛形。公元前756年,強盛一時的法蘭克王國,由於與天主教的特殊關係,當時的法蘭克國王直接把羅馬城以及周邊地區都送給了天主教教皇,之後的漫長中世紀中,意大利中部都出現了區域比較大的叫教皇國——羅馬教皇,教皇國的所有領域都歸教皇所有,這個教皇國的國土面積高達4萬平方公里。



直到1870年,意大利實現了全部統一後羅馬教皇國被滅,教皇的世俗權利被剝奪,而這時天主教教皇被迫退居城外的梵蒂岡宮。在1929年意大利同天主教教皇簽訂條約,承認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而且梵蒂岡還是一個永久中立國,其領土神聖不可侵犯。從這一段歷史可知,教皇國經歷了幾個階段,有原來的教會教堂組織,變成羅馬教皇國,最後又變成梵蒂岡教皇國。


大正看世界


我們知道,世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國家有大小之分。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梵蒂岡是一個國中之國,在意大利羅馬城境內,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僅842人(2016年數據),面積最小,人口最少,是一個曲型的“秀珍之國”,但地位重要,獨具魅力,名揚世界,不可小覷。

為何說它地位重要呢?因為梵蒂岡是天主教教皇所在地,梵蒂岡對於全球超過10億的天主教徒具有極大影響力。

1929年,意大利當時的墨索里尼政府承認梵蒂岡為獨立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於教宗,成為一個獨立的城市國家,並保持永久中立。



梵蒂岡國家雖小,但也有國防力量,梵蒂岡軍事方面主要由瑞士近衛隊110人和憲兵130人構成。目前,梵蒂岡同183個國家有外交關係。


梵蒂岡像一個城中村,沒有任何工業和農業,沒有任何自然資源,生產生活用品諸如水電氣及食品等都要由意大利來提供,但卻是財大氣粗。它的收入來源主要依罪旅遊觀光、郵票發行、固定資產租賃、銀行利息以及各種貢款、捐款等,使自己黃金儲備高達上百億美元,並在歐美多有投資,還購得意大利近46萬公頃的地產,並擁有“國際金融帝國”之美譽。


小甜嘟爸爸


就面積來說,梵蒂岡是真正意義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他也沒有自己的軍隊,治安由中立國家瑞典警衛隊負責,但沒有國家敢非法入侵梵蒂岡。

因為梵蒂岡是基督教最神聖的地方,全世界有數十億基督教徒,沒有國家敢向梵蒂岡宣戰,就算霸道的美國也得掂量掂量吧。

很多人會看不起梵蒂岡,因為她面積太小了,但那裡的人幾乎都是富豪。

梵蒂岡還有世界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聖彼得大教堂,天主教的中心,影響力很大。


詩水繁星


這個國家的存在真正意義上來講是宗教意志的存在是一種信仰,畢竟人們開玩笑。梵蒂岡一開槍子彈就出界了,意大利可以說出董一個團就能滅了他,但是存在即合理,不止是宗教信仰也是意大利君全民權鬥爭的見證。也沒什麼威脅,因為是過中國也就是領土和意大利百分百接壤,也不擔心他們有什麼威脅。

梵蒂岡的歷史:

4世紀末西羅馬帝國快完蛋了,羅馬城主教一看有機會啊就搶了好多地盤等,在公元555年東羅馬帝國崛起了,他們的老大查士丁尼大帝為表達自己對主的忠誠,於是大手一揮將羅馬城授予給羅馬主教,羅馬主教高興的讓小弟建了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自己成了“教皇”。

後來教皇指點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奪取王位,丕平出兵意大利打敗倫巴德人將羅馬城及其四周區域送給教皇,這就是“丕平贈土”。後來的教皇不斷擴大領土在意大利中部出現了以教皇為君主、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這就是梵蒂岡的雛形。

梵蒂岡在教皇的帶領下成為羅馬教皇進行政治與宗教活動的中心。1861年意大利建立了統一的王國,教皇一看不對勁這是要滅我啊,然後為加強教皇權威,庇護九世舉行了第一次梵蒂岡宗教公會,說白了就是看看誰可以幫我收拾一下意大利。

結果悲催的是在會議進行時,意大利王國於1870年9月佔領了羅馬,宗教公會休會。這時候拿皮侖佔了出來,保護住了教皇最後的領土梵蒂岡。可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意大利王佔領羅馬城,實現了大一統。教皇在梵蒂岡瑟瑟發抖。

後來意大利國王感覺這個教皇還有點用的,畢竟信教的人的很多啊,於是就是教皇你出來你是自由的想去哪去哪我給你錢哦,可是教皇脾氣大不接受,在梵蒂岡呼叫護教者。然後就是拿破崙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其實就是為了趁機撈點好處。結果就是:教皇在梵蒂岡,意大利也不敢滅啊。

時間過的很快,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想打仗啊,可是這個教皇比較麻煩,然後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然後梵蒂岡就成了國家。


山西新華電腦職業學校


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肯定是梵蒂岡。

私人國家好像摩洛希亞共和國。


老李大神666


馬耳他騎士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