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众业皆停地产独兴,为何有人说疫情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

静夜史


我的观点:题主所说的众业皆停地产独兴这个论调,我就不敢苟同。后半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本次的疫情爆发之突然,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而在高强度的防疫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营业性的的行业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房地产也属于其中的一行,但是对于房地产来说,短暂的关闭售楼部其实对于正常的销售工作来说其影响并非全部。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短期影响,而长期来看影响应该不大。

一、 首先我们来看题主所言的“众业皆停地产独兴” 这个论调,我个人是不敢苟同的。

其实本地的疫情来之突然,破坏性不可谓不大,直接致使众多的营业性的行业停滞,然而地产行业也处在其中,售楼部关闭、工地停工,从产品供应和产品出货两端活活掐死了房地产行业的命门,然而还有一个行业会因此而在此发展,那就是互联网行业,而房地产行业想突破必须搭乘互联网的班车,这不恒大率先打响了第一枪,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也比较乐观。看看恒大2月16日公布的数据,实施全面“网上购房”仅3天,各项销售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客户认购房屋47540套,总价值约580亿,认购最多的一个楼盘达到870套。

当然,这只是恒大一家的认购大数据,就数据而言,是不错,但是这是恒大,恒大的“恒房通”可是已经上线多年。然而,恒大只是全中国6万家房地产公司中的一员而已,仍然不能代表整个地产行业。

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还有众多的房地产公司,前期缺乏互联网营销的功底,没有做好前期铺垫的情况下遭受本次突然的疫情,一时难以适应,要么仓促之间紧急上线线上售楼部,要么干脆默默等待疫情被消灭。所以从整个行业来看,大多数房企并没有做好准备,所以说题主所言的“众业皆停地产独兴”是不成立的。

二、为何有人说疫情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本次疫情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短期及长期影响,及其解决思路,即可看出影响的大小。

1、本次疫情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短期影响,主要在于

第一、售楼部不能正常营业,缺少了客户的输入终端,没有了客户,销售就成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那就是现在的时间是处在2月份,也是农历的正月,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正值春节的月份,项目开盘的数量都较少、整体销售额和回款额也是全年较差的月份,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这个月不出财,所以对于房企来说,正月的回款压力也都是比较大的。所以也就有了正月过后的“小阳春”直说,为什么叫小阳春?小阳春一般的时间节点是也是农历的2月份了,恰好避过了正月节点。更何况我们现在有了互联网售楼部呢,通过互联网售楼,可以迅速聚集大量的居家隔离的刚需关注,甚至可以直接下单订房,非常好的规避了售楼部关闭所带来的客户流失,所以说短期的销售影响是有限的。

第二、房企资金压力大。由于不能卖房,所以短期内会造成房企资金压力巨大,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销售承载了变现的主要渠道,现在这一渠道暂时关闭了,那么现金流就成了问题。虽然有的房企试图开启了线上卖房,但是只是认购,但是要达成签约,仍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短期的资金压力并不会有大的环节。

第三、工程停工导致交付延期,后期会产生很多客户纠纷。这一点可能也是一个中期的影响,由于停工,所以原来的合同约定交付日期肯定要滞后,那么客户买不买账?适应不适应免责条款的要求,我想势必会产生一些与客户的合同纠纷问题。

2、本次疫情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影响,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深入思考,我认为不会有根本性的影响,因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长线过程,其项目周期一般超过两年以上,可是疫情毕竟是短暂的,我们必须相信疫情一定能够战胜,但是也要注意一下几点行业变化:

第一、房地产营销模式发生变化。以前我们更多的注重售楼部的现场营销,对于网络营销,更多的是项目信息、销售信息的释放,比如我们上网查阅以下项目概况、位置、配套、户型等,但是对于买房这件事来说,更多的人只是网上查信息,线下实地看项目、看户型、看位置,眼见为实。但是通过本次的疫情之后,由于很多人不能出门,所以线上买房成为了可能,而且就目前来说成交量还不错,这是一种创新模式后的大面积应用。

第二、互联网卖房的效果还有待真正的考量。刚才我们也讲到了,本次的疫情对于房地产营销模式的转变,其实更多的是购房者思维的转变,进而导致的消费行动上的跟进,那么究竟这样的互联网卖房的效果到底如何呢?我们就以恒大为例,虽然3天认购达到了惊人的47540套,然而别忘了这是有恒大的“无理由退房”作为背书的情况的,这里只是认购,认购意味着什么?只是意向认购而已,从销售的环节上来说,只是完成了第二步而已,那么接下来会有多少人签约?会有多少人退房呢?还没有到其约定的时间,我们不得而知,所以说其互联网卖房的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量。

第三、高周转下的房地产企业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该如何应对。房地产行业越来越讲求高周转,那么高周转周转的是什么?资金。也就是说玩的资金高周转,高周转必须有多项快速销售,资金快速回笼,但是遇到疫情,售楼部关闭的情况下,该如何面对?短期没有了资金入账,该怎么办?所以就本次疫情而言,如果短期内消灭疫情,则整个行业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拖得越久,这个行业可能有很多房地产企业会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倒闭。

第四、房地产行业产品更新升级会进一步升级加剧。对于本次疫情,我们可以看到,重灾区仍然是高密度的高层住宅小区,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大,易传播,所以在未来,我们的房企在产品设计上会如何突破发展,至少在产品端避免或减少此类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对于产品的升级,其售价如何?仍然需要市场的检验,但是产品的升级会成为必然。

好了以上是个人观点,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可能我的观点有失偏颇,敬请谅解。如果喜欢我的观点,请点个赞鼓励写作。如果还有其他意见,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们一起探讨。


超哥说房产


短期不会出现立竿见影式的影响,但长期的影响是“多米诺骨牌”的倒塌。

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受到疫情的影响也不会在疫情爆发之初马上就能体现出来,而是在疫情过后方方面面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有:

1、房企在建(备建)项目运作。

(1)运作,短期内的影响,包含建筑方施工操作人员、销售方案场人员,房地产企业相关项目工作人员等,工地停工、售楼处闭门谢客、土地竞拍等相关工作人员居家办公,这些都不能对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工作效益,在建的项目无法运作;

同时房地产企业“储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即:土地拍卖拿地的意愿降低、心中有地,手里没钱,疫情周期的不确定性等。)


(2)工期延误,长期工作统筹的影响,疫情爆发后,无法正常施工,项目的进度被延误,长期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A-B-C-D-E-F......,一个项目的延误也是导致一下个项目的延误,备建项目的运作受阻,这是一个问题“积少成多”的过程,只有在长期的、不断的积累中才会真正的爆发出来。

2、房企融资与债务偿还。

房地产行业注重的是现金流,而当前的房企大多数是背着债务在运转,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后果不可估量。

(1)融资方面,内地融资受限,海外融资高息,不少房企的资金链均靠融资来获取,无异于“刀口上添血”。

(2)债务偿还方面,房企的债务也决定了生存所将要面临的境况,资金链本身就存在风险,资金回笼又被疫情左右,受疫情的影响只会是“雪上加霜”。

3、市场氛围。

本身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是自政策调控后“冷却”了的市场,积累购房者有限,再受疫情的影响,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可能会再次降低,房地产市场中的“市场氛围”也是决定房企生死存亡的关键,若市场氛围持续低迷,开发商面临的问题则是房子建好了、谁来买,房子建不下去只有开发商破产、楼盘烂尾。


针对以上可能的影响,部分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救市”政策:

如:

1、土地市场方面扶植,降低土地出让保证金,分期、延期缴纳等;

2、手续流程方面简化,在办理规划许可证、不动产登记手续等;

3、商品房(销售)预售方面,预售条件放宽;

4、项目工期方面,延顺开发商项目的开工和竣工期限;

5、开发商缴税延长或减免、贷款和资金支持;

6、房企自救方面,拓展线上售楼,同时行业组织也积极在“呼吁救市”,提议放宽限购、限价,降低按揭首付比例等。


天天房知道


小菜认为,你这个感觉不是很准!目前众业确实都受到了疫情影响陷入停滞。其中,地产受到的冲击也不小!从数据看,没有兴,还很衰!医药、借贷这些行业才很兴,因为大家都需要看病、借钱。但疫情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房地产发展这个感觉是准的,房地产仍将延续分化趋势。

第一、疫情影响了多个行业

疫情来了,大家都不敢出门,全国多个行业都受影响,每个人都揪着一颗心!生怕自己被感染,被隔离起来,难受不说,还要打针吃药!你说鬼不鬼火。

疫情冲击的行业包括餐饮、旅游、房地产、影院、机场、酒店、景区等,简直就是一场空前的行业危机。从这些行业看,冲击最大的小菜认为是旅游业,吃喝玩乐都被限制了。

2003年非典时期,据中国饭店业协会数据,国内游同比下降13%,旅行社营收增速降低28%,星级酒店客户入住率同比降低4%,普通酒店入住率同比下滑43%。从国内游和酒店入住情况可以看出,非典疫情严重冲击了旅游业。

再看今年房地产业,中房协建议地产商在疫情期间关停售楼部,建议中介关门歇业,目前多地都在响应协会号召,房地产业目前在运营的就剩线上渠道啦。

据CRIC数据显示,全国88个重点城市春节假期,房产交易量环比下滑93%,而一线城市叠加春节假期人口外流二三四线,房产交易量环比下跌99%,完全是断崖式下跌。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周成交数据,同样是断崖式下跌,同比2019年下跌95%,对比2018年的话,也跌了96%,而往年春节收假后的首周交易量,已经明显在回暖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几家欢喜几家愁”。疫情期间,医药、医疗设备、借贷行业是“吃香的”,因为多数人都需要,这可是上亿人的市场。

比如,口罩。以前上街戴个口罩,别人会认为这人“有病”,现在上街不戴口罩,别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认为你“有病”。

年前小菜因为过敏性鼻炎犯了,买了些口罩摆着,每个0.35元,买了20个。谁知才过了几天,疫情扩散,口罩涨到3元一个,差不过涨了10倍,关键是还要拿身份证去登记才能一人买两个。

借贷行业也就不说了,火热!大家都没上班,收入降低,房贷、车贷、信用卡都要还,钱从哪里来?有储蓄的靠储蓄,没储蓄的靠亲友,都靠不住的,只有借贷。所以,今年债市也在受益。

第二、疫情对房地产而言只是个意外

2003年,非典疫情周期大概持续了半年,那是我们第一次经历全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经过10多年发展,不管是医疗技术、设施设备、专家队伍,还是防控疫情的经验,我们都有较大的进步。可以预见的是,这次疫情防控周期不会长于03年非典。

基于这个预判,从2019年12月8日武汉首例新冠病毒被确诊,目前疫情防控还没有出现拐点,那乐观估计就是一季度末,正常估计就是二季度末,悲观估计就是三季度末。

也就意味着新冠病毒疫情还是短期事件,对房地产长期发展而言就只是一个意外,负面影响肯定有,但不会对房地产分化发展趋势带来拐点性影响。

短期内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还是政策和金融,而政策和金融面都显示,房地产以稳为主。

01、政策

中央层面,“房住不炒”决心没变,“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依然是2020年楼市调控目标,地方城市还是“一城一策”和“因城施策”,保持灵活性和城市发展活力。

最近,在“因城施策”范围内,有天津、上海、浙江、无锡、南昌、西安等十数个省市不同程度地“松绑”了房地产,主要是在疫情持续,房产交易下滑,资金无法回笼的背景下,给予房地产商缓解资金压力的纾困措施。

在限购、限价和限售方面,有部分城市房协呼吁放开限购,但目前看,只是“打雷”,没有“下雨”,政策还未转向。不排除疫情持续,房地产业吃紧,房价下行压力过大,部分城市在“因城施策”范围内,灵活“松绑”的可能。

从政策层面看,双向调控,大涨和大跌都受到调控,也就意味着房地产业发展受到管制和保护。

02、金融

金融政策是今年最热闹的,尤其是央行,隔十来天就是一个大手笔!我们一起来看下。

1月6日,央行全面降准,释放资金8000亿,充实了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实力,有利于保持宽松的信贷政策,传导LPR下行,降低房贷月供,刺激市场交易。

这是疫情全面扩散之前的正常操作,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房地产,但以往的经验判断,房地产也能受益。再结合2019年同期类似操作,引导节后楼市“小阳春”,让人同样会联想到今年央行这波操作也意在于此。

2月3日,央行为维护疫情防控期间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了1.2万亿的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调10BP,期限分别为7天和14天。

2月4日,7天期逆回购3800亿,14天期逆回购1200亿。

2月10日,7天期逆回购7000亿,14天期逆回购2000亿。

2月11日,7天期逆回购1000亿。

2月17日,在14天1万亿逆回购到期日,为对冲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带来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再度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2000亿和7天期逆回购1000亿。

选在20日LPR报价前进行MLF和逆回购操作,并“带头”下调10BP,有利于传导LPR下行,进而降低房贷月供,刺激市场交易,缓减交易量下行压力,帮助开发商回笼资金。

可以预见的是,LPR下行将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从央行频繁“大手笔”操作看,今年信贷政策和银行资金流动性会很充裕,这都有利于在短期内维稳房价。

因此,短期内,在政策和金融双重利好下,房价维稳乐观。尤其是经历去年房价调整后,一二线房价稳中小涨概率很大。而错失春节“返乡置业”的三四线城市,虽有政策利好,但缺乏消费群体,三四线房价稳中小跌的概率很大。

第三、房地产将在中长期内保持分化趋势,房地产大趋势难以阻挡

疫情结束,房地产会在经历短暂恢复调整后,进入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基于国家城市发展规划、城镇化道路选择、人口结构和趋势三大核心要素,将在中长期内带动和决定未来房地产发展趋势。

01、抛开疫情对成交量的冲击,现在的房地产是什么趋势?

年无疑问,2019年的房地产发展,不论是土地市场,还是房价,都呈现分化趋势,都开始抛弃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

①土地市场分化

中指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300城土地交易明显分化,一二线供需两旺,房企重新回归布局,市场信心十足,成交面积同比减少10%,成交金额同比上涨10%;三四线供需两弱,市场转冷,资本撤离,市场信心减弱。

②房价趋势分化

2018年,全国城市,不论一二线,还是三四线,房价都在上涨。

2019年,一二线房价进入调整期,整体微跌;三四线延续上涨趋势,但涨幅同比明显收窄。

“春江水暖鸭先知”!

毫无疑问,处在房地产开发一线的房企是最能感知房地产变化趋势的,对市场的把握也是最准确的。

从2019年房企撤离三四线,重回一二线布局可以看出,未来房地产发展将延续分化趋势,将以一二线为核心进行发展。

02、国家的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十三五”期间确立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未来我国城市规划将集中力量发展城市群、都市圈和湾区,通过城市群、都市群的发展带动全国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这些重点发展区域就是“2+17+2”,即2个湾区,17个城市群和2个都市圈。而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在这些重点发展区域内,并作为里面的核心城市或副中心,未来前景美好。

03、城镇化趋势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0.6%,突破60%大关!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成功实现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已进入城市社会。结合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已走完快速发展时期,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普遍在75%左右,而经济发达的G7国家多数都在80%以上,根据未来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我国将达到75%以上。

按照过去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量1.4%),要实现这个发展目标,还需至少10年时间,也就意味着房地产还有较长的发展红利。

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规律,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整体城市发展会全面放缓,出现分化,通过城市群和都市圈带动的话,进度会快很多。

因此,未来城镇化发展受益的将更多集中在城市群、都市圈和湾区。

04、人口结构与趋势

据社科院的人口研究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大陆总人口将达到峰值14.44亿,老龄人口持续增加,在2050年达到峰值。

也就意味着,总人口还有10年增量红利,人口稳定期还有30年。

05、部分三四线特色城市仍将获得发展

我国未来的人口趋势是老龄化,这从社科院的研究数据可以得到预判。

2019年,我国人口突破14亿,新增467万。老龄人口(60周岁以上人口)2.5亿,占比18.1%,同比2018年上升0.2%,而劳动人口9亿,占比64%,同比2018年下滑0.3%。

可见,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统计数据,都显示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在加深。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叠加老龄人口不断增加,未来具备旅居康养条件的三四线城市,将逐步培育出康养产业。而产业依托城市,人跟产业走,那康养城市的人口持续增加就是大概率事件。

康养城市有康养产业支撑,不仅能吸引人流,带来常住人口,还能增加消费,推动经济发展,这就是未来康养旅居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动能,也就是房地产能继续发展的动能。

06、城市群和都市圈中的三四线卫星城市也将保持发展

受益于城市群、都市圈和湾区发展,群内的三四线卫星城市将会分担核心城市外溢的人口、产业和部分城市功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就是大概率事件。

07、单体三四线城市大概率会走向衰落

单体三四线城市,缺乏经济特色,缺乏城市群、都市圈外溢的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叠加人口外流,走向衰落就是大概率事件。

综上分析,疫情只是短期事件,左右不了国家城市发展规划、城镇化规律、人口结构和趋势,也无法带来城市人口增减的明显变化,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影响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


房坛法菜


长期来看,疫情对房地产并无影响,但是短期影响很大,一些没有实力的开发商可能抗不过短期影响。

本人是在江西的地级城市售楼部做置业顾问,售楼部1月24日(除夕)下午开始放假以来到今天还没有开放,对于4线城市的地产而言,正月是销售旺季,有一些优质地段的优质楼盘还会出现抢房现象,这时也是开发商回笼资金的最好时机,由于疫情的原因,开发商的资金得不到回笼,就会出现一些抗风险不强的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但这种状况不会大面积出现,因为政府也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例如:2月3日央行释放1.2万亿资金),毕竟政府也不愿意看到有开发商倒闭。






地产阿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就像一只从天而降的“黑天鹅”,打乱了各方面的安排与部署,不仅餐饮、旅游、零售、影院、交通等行业遭受损失,使得商家的安排都变了样,遭受损失。2020年春节期间的房地产交易,也被全面锁住。

虽然说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整体比较低迷,就算去年一度出现了部分城市房价再度上涨现象,但是,并没有能够改变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现状。因此,很多人对房地产市场的“春节行情”并不看好。纵然如此,也绝不会出现春节期间开发商集体打烊的现象。至少,在外出人员纷纷回乡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带来一些返乡置业的行情的,会比平时的交易量增加。

现实是,今年的春节,开发商只能在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翅膀下,承受着无交易可谈的煎熬。因为,本就资金链已经很紧,期待着春节期间能够通过促销有所缓解,没想到出现无交易现象,一部分开发企业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如果没有新增资金的支持,难免会出现少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因为,疫情仍会维持一段时间。即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广大居民也不会立刻转向购房,而会待疫情完全过后,风险彻底消除了,才会聚集到售楼处。所以,开发商要想等待售房来回笼资金、缓解资金链紧绷矛盾,恐怕等不起、也等不了。

这也意味着,疫情已经对开发企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楼市在上半年全面启动的概率不会太大。疫情会得到全面控制,楼市则需要等待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逐步消除以后。那么,能够给开发商带来希望的,可能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下半年,一是选择降价。

下半年楼市会慢慢启动、慢慢复苏,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否则,开发商真的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毕竟,几个月的无交易,或交易寥寥,对主要依赖资金堆积起来的开发商来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不仅开发商,为开发商垫支建造房屋的施工队,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开发商自身还是管理层,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需要想办法解决。调控并不是将市场调死,而是把房价稳定下来,让市场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下半年可能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小小的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利益博弈机会。

那么,对有的开发商来说,是没有条件等到下半年售房回笼资金的,可能会通过提前降价来回笼资金。如果降价的幅度较大,预计部分居民会选择出手。那么,市场的启动就会提前。

如此一来,疫情过后的房地产市场,很有可能是一次房价全面下降的过程。

从管理层角度看,也会通过调控政策,适时对市场进行调整,对市场的变化进行管控。基本的思路就是,“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变,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要求也不会变,落实政府的责任同样不会变。可能变化的就是不会在房价已经下跌的情况下,继续收紧调控政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会对出现风险的开发企业给予少量资金支持。也就是说,上半年可能会对少数开发商补充有限的流动性,以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前提是,企业必须铆足了劲,用尽自己的所能之后,且必须加快资金回笼。否则,就算能够补充一些流动性,也很难维持长久。


我叫大佬王


个人认为是这样的。短期的浮动不代表行业的改变。

这次疫情,其实改变的是地产的营销工作,尤其是恒大近期的营销组合拳,赚足了眼球。所以大家觉得百业俱废,唯独地产兴的感觉。

另外,疫情的影响,所表现的就是资金问题。停工、停售、最终都是导致财务成本增加,会引发很多中小房企,降价保命,但是此类企业就算降价都不见得能让销售有所起色,表现出来的就是很多中小房企开始更加难以生存,会逐渐的被大公司吞并,卖身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而大公司应该不会有是问题。本身,这几年就是大鱼吃小鱼。这一波疫情,可以是压垮中小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sz炒年糕


第一点,“说说众业皆停,地产独行兴”。受疫情影响,各实体行业受到冲击,餐饮、旅游此类受冲击最大。依靠网络平台发展行业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像网络培训教育之类,较之以前还有火热趋势。最近新闻,恒大出了新的销售模式,也有新的销售政策。这新闻一出,人们都在讨论。但出了政策,不代表“地产独行兴”。地产行业只是在自救。

第二点说说,疫情不会在根本上影响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交易是经济行为。因为有需求,有市场,行业才会存在。就如这次受到冲击的餐饮业来说,疫情过后,餐饮业就没了?不太现实吧。

所以说,疫情只是一时,总有会被控制的一条。一时产生的影响,不足以影响大局。


工程人在线


短期有所影响,期接疫情过后后会是小阳春,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业会拉动建材,建造设备,机械化及冶金,化工,金融,社会各界人员就业等等的大小细分领域的各行各业。如果地产行业遭遇问题!相关行业也受到不同程度冲一出。不但影响经济发展,也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造成社会不稳它。所以疫情短期影响是不会改高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的。房地产是通过微调政策,从而经济平稳运行的。


健说房产


买那么多房子干嘛?就为了拉动房地产吗?越来越不值钱的房地产最后加上税你更恶心


宜and禾


这次疫情对房地产影响挺大的,现在各城市相继出台救市政策,并非说独兴地产,而是地产在各地方经济比重略大,需要政策扶持,实现房地产经济软着陆。

房地产是一个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房地产业的特性是对现金流的高流通率。如果房地产出现问题,其他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次疫情过后,各行业也会有各种扶持政策相继出台。经济是一个大盘,不是说单看一个行业就可以做好的,只有各行业协同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