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戴眼镜会不会很奇怪?

你小小小小燕哦


穿汉服一定要秉持着复兴不复古的理念。很多人感觉穿汉服是一种穿越感,一定要什么都符合穿越后的时代的场景,眼镜不要带,手机不能拿之类的,这个根本就没有必要。也没见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穿着民族服装的时候,就不能用现代化的产品啊,对吧。我穿汉服的时候还经常混搭T恤,穿高帮靴子,或者穿牛仔裤呢,自己舒服就好了,不要太在意了。

而且呢,按照历史的记载,大概在宋朝时期中国就有人使用眼镜了,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记载说:“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个就是老花眼镜了,明朝时期皇帝还经常把眼镜当成御赐品给年老的大臣们。另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用水晶来治疗眼疾……其实就是近视眼镜。

所以嘛,眼镜也不是现在的产物,古人也用眼镜,他们穿汉服用眼镜都不会奇怪,为啥你还会奇怪了呢?不用在意这些细节。


悠然布衣


在说中华古服饰,能不能戴眼镜之前,先谈一谈概念及观点。


一、朝代及服饰

朝代虞、夏、商、周、秦,后人把汉朝之前的朝代、人与服饰作一刀切,和一字称“汉”这样的思想及想法极其荒谬和错误的。

朝代、人与服饰及文化是一个,持续敷衍延续传承发展至今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从起点,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发展而来的这一个过程,为文化传承的一个过程。文化传承其中就包括了衣食住行等,衣食住行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环。曰衣之我命,食之我命,住之我命,行之我命也,离一不可活也。先解决冷暖温饱在解决住行,这就是祖先智慧之处,农耕文明的开始。



①、中华朝代轮替,文化是延续的,但延续的过程当中是有所改进的,其称谓也是不一样的,列如虞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西楚、汉朝、三国等。是什么原因最后不叫虞而叫夏呢?这就是朝代轮替,所以每个朝代有它本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可笑的后人一刀切与一杆穿,如:很多人把所有朝代服饰归类于一杆穿叫汉服。

②、汉服



汉族汉服称谓起源于清末民初,由留洋派学习西方回来所划的群称,这就是今天为什么叫汉服而不是叫华服夏装或者中华服饰的原因。还有一部分人把所有朝代服饰归类于汉服完全抹杀了各朝代的服饰变革与朝代轮替的意义。很简单一个道理,唐朝唐装为什么叫唐装而不是叫汉服呢?是不是有的人认为自己是汉族?就认为所有朝代服饰为汉服?只能说明无知的理解。汉朝被人切割了,汉朝时期不叫汉族,没有汉族概念,更加没有划分族群,唯一的称谓其实是华夏族。汉人、汉服、汉军、汉臣等,为国姓指大汉、汉国。



③、每个朝代服饰不一样,款式不一样,结构不一样,有民服、礼服、官服等,每个朝代服饰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所以服饰不能一杆穿,如果一杆穿就失去了朝代服饰传承的意义,也谈不上服饰文化传承。



二、服饰配饰

服饰也可以指人,肢态形体,如:衣冠楚楚,动词也是形容词。

服装只要自己穿衣搭配得体,没有人会说什么的,服饰穿给别人看的,也是自己保暖用的,自己开心就好,其实没有必要去在乎其他人说什么。



喜剧之王星爷不是在很多古装剧里穿越,戴着墨镜😎不一样也好看嘛!

中华服饰传承几千年,什么款式的有,建议分清朝代服饰,不要混弄概念。


奚譽贤


由于现代人的视觉习惯,如果穿上汉服(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再戴上眼镜,总会让人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试想穿上蟒袍玉带,戴着带翅的官帽,再带一副眼镜,是不是非常滑稽。我认为,继承中华文化,不在于是不是恢复到穿不穿古式汉服上,而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只是穿上了汉服,你的思维、文化观念与我中华格格不入,又有什么意思呢?


datudou


据说眼镜的起源和自西向东的传播 据说,欧洲的眼镜是由意大利比萨城一个玻 璃工创制的,时间在1286年之后不久。为了 挣钱,他一直将他的制作方法秘而不宣。早 期的这种眼镜,是将镜片装在可折叠木框或金属框里,镜框可以开合。配戴时夹在鼻子 上,不用时,将其折叠,置于镜盒里。作于 1380年的教皇保罗画像中,保罗所戴的正是 这种眼镜。 早期的眼镜都是老花镜,也就是远视者所用 的凸透镜。到16世纪中叶,才有近视者用的 凹透镜。 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明人绘画《南都繁会景 物图卷》中有观看杂耍把戏的闹市场面,其 中一位老者戴一副眼镜,坐在挂有“兑换金 珠”招牌的金店门口。这副眼镜跟保罗教皇 所戴的一样,都是夹在鼻梁上的夹鼻镜,既 没有挂于耳朵上的两条腿,也没有用丝线联 结、系于脑后。 眼镜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也是最早传入中国 的光学器具。从文字记载来看,眼镜传入中 国是在15世纪初的事。明代张宁在其著述中提到他见过的两副眼镜,张宁是1454年进士。与此同时,罗懋登在16世纪末著《三保太监 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的第五十回写道:永乐八年(1410年),满剌加国王朝贡“叆叇十枚”,因此,可以说,眼镜传入中国已有 600年的历史了。这些记载与《南都繁会景 物图卷》的绘画相互印证,表明早期欧洲的 眼镜曾通过海路或西北地区的陆路传入中国。 后来欧洲的眼镜发展为系绳式眼镜。20世纪 80年代,江苏省吴县祥里村毕沅墓中出土了一副眼镜,其形状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所绘类似,只是在两个装镜片的圆形框上 附有供系结于脑后的绦带,眼镜架是一个黑 漆木框,眼镜是水晶镜片。但毕沅的这副眼 镜显然是中国自行制造的,因为当时西方的 眼镜片都是玻璃制造的。 三、中国文人对眼镜的描述 早期记载中,有明代田艺蘅(生活于16、17 世纪之际)在其著作《留青日札 .叆叇》中 写道: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大如钱形,质薄 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 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缓绢联之,缚于 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叆叇 也”。 眼镜传入中国后,成为文人墨客作诗赋词的 对象之一。《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 -1718)在其40余岁时曾作五言诗《试眼镜》, 其中几行写道: 西洋白眼镜,市自香山墺。 制镜大如钱,秋水涵双窍。 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 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朝廷以《眼镜》为 题考翰林,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地以纯科技 事物择才的事件。结果,通晓西方科技知识的 阮元、吴省兰二人双获甲等翰林。 四、眼镜在中国的普及 早期传入中国的眼镜大多是老花镜。随着光学 知识在明末清初的传入,中国人不久就学会制 造眼镜,毕沅墓出土的眼镜就是明证。江苏光 学家孙云球(生活于17世纪30-60年代)、薄 珏(生活于17世纪上半叶)、黄履庄(1656-?) 等人都曾以制眼镜和光学器具谋生。18世纪,一个新兴产业即眼镜制造业在中国出现,大的 城市出现多家眼镜店,甚至出现了眼镜街。北京的眼镜店“三山斋”建于乾隆初年,而乾隆 末、嘉庆初,广州太平门外眼镜街的产品已行 销全国。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以制镜 谋生者为数不少。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生产的 眼镜在质量上超过了舶来品,这是因为中国的镜片均使用水晶制作,眼镜亦随之普及。






回忆还是要忘记


那真是有点怪哦!


菲之恋


不太协调,汉朝没有发明眼镜。


醉爱李花香


前面有专业的就不多说了。

我觉得汉服是一种服装款式,穿一种款式的衣服带眼镜很正常叭。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就带隐形眼镜叭。。。


肉丸子菌


和服和汉服很像,穿和服带眼镜的角色很多吧


截留逝一


雍正皇帝就喜欢戴眼镜,他宫里有三十多副眼镜[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