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育儿讲座从孩子心理到生理分析透彻,父母照单全做,算不算逆生长?

潘多拉效应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很多父母为了能够科学育儿做了很多的准备。

有的父母去买一些专业的育儿书籍自学育儿方面的知识,有的父母去听一些相关的育儿音频,有些父母为了学习专门去听一些专业的育儿讲座。

无论父母以哪种方式汲取养分,无一不是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育儿环境。通过自学提升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的认知,从而,更好的和孩子相处,同时,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能够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走出迷茫,做孩子心灵的导师,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

家长专门花一些时间提前去学习育儿知识,我们也为家长的行动点赞。但是,如果家长将学到的知识不加以转化而是强硬的运用到自己家孩子的身上,有时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运用,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因为,每一个孩子从生下来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性格、家庭环境、思维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照搬照抄,不加以灵活运用,没有针对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我相信家长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阻碍。家长是否照单全做,也要针对所研究个体的特点,我希望各位粑粑麻麻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育儿知识,如果运用得当,就不算逆生长。





教育传道者


我不知道算不算逆生长,但我知道,你疯了。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再者说,一个孩子长成什么样,知识是一方面,学是一方面,用是一方面,三方面都有机结合,才是好的。

01


多学是好的

生理知识是硬道理,多多益善,但千万别照单全收,那样的话,你就不会生活了,不会照料孩子。

如果再有强迫症的话,你的痛苦就开始了。如宝宝这个不能玩,脏;宝宝这个不能碰,有细菌;宝宝这个不能坐,那个不能玩的等等。

再者就是心理方面,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家庭环境。

孩子心理能否健康成长,要取决于父母给孩子创造的家庭环境。一个团结互爱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坏不了,而且性格开朗;一个充满家庭暴力的氛围,孩子肯定没有安全感,却要强装自己什么都不怕,其实内心是狐独。


02


会用才是真格的

学是一回事,用是一回事。

说起育儿,肯定是孩子不听话才想着教育,于是孩子不听话的行为,在父母眼里就成了不良行为,其实这些不良行为里,只是孩子做出的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

又有多少父母懂得,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想法。

孩子有不良行为,其目的是要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具体的讲是四个:寻求家长关注;与家长对着干让家长少管以显示自己的强大;受到了家长不理解不公平的对待以示报复;还有一种是他已经自暴自弃了,因为无论孩子怎么做,家长都不理解他,都说他不对、无能,孩子就真的以为自己无能了。


同时孩子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的,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更不是以父母认为对的事实为基础。

所以家长要学会改变自己看待孩子不良行为的角度,先改变自己对不良行为的任何负面观念,不要追求孩子处处完美,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


所以学习育儿知识无可厚非,都是第一次当爸妈,但不要把育儿圈定在某一范围或某一老师的理论里。


个人觉得记住两点,你的育儿路会轻松许多:一是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二是不要追求孩子处处完美。


欢迎[关注]@杨杨爸亲子驿站,说说育儿、孕产故事。原创码字,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杨杨爸亲子驿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育儿已经逐步代替了传统育儿理念,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育儿专家讲座或者各类育儿书籍。纪伯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属于你个人,而是一种生命的渴望。

每个孩子都有她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使命。作为父母,我们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更要针对自己孩子本身的特质来进行引导和培养,书本上讲座上的内容要自我消化而不是照本宣科,才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

作为父母最难接受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孩子的差距,其实只要我们能克服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接纳孩子的不足,帮助他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鼓励他帮他放大自己的优点。他才能在人生的航行中逆风而上。收获成功!



美玛


知识和道理只是具备了有用的条件,“用起来”才是真的有用,不是说,你学了多少知识,就会怎样,而是你用了多少知识才有用。这是其一。

另一方面,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很大方面影响你对孩子的教育。如果说学了很多知识就可以,那么,就不会出现“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流行语了。

对知识的理解是否透彻?对知识的应用是否到位?


相伴读书


所有的育儿知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孩子都是独特的,成长中有无数个细节。不可能有一本书或一门课程能够详细到每种教育情境。这就需要家长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改变,要因材施教,如果只是生搬硬套,那无异于邯郸学步。[机智]


悦朦妈妈


也不能全按照专家的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教育,选择性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