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記者”丨你真不聽話;卻暖了人心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有衝鋒在前的醫務工作者,有正在鎖定病毒尋找解藥的科研人員,有軍人,有志願者,更有許許多多的“戰疫記者”,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最前沿,他們深入疫情最強處,發回第一時間第一地點的報道,讓全國人民第一時間瞭解疫情諮詢,從而更好的保護自己。在全國上下號召“不出門、勤洗手、戴口罩”的時候,“戰疫記者”卻逆行而上,和醫護人員一起,和患者一起,用文字、用聲音、用鏡頭抗擊疫情,給人實情,給人希望。然而,“戰疫記者”作為普通人,病毒看不見摸不著,自己又不像醫護人員那樣在疫情面前能夠用專業知識更好的保護自己,他們坦承著諸多未知的恐懼,但是誰也沒有退卻,勇往直前,更多的是主動請纓,這一刻他們不顧家人的感受,就是這個時候他們是“不聽話的孩子”,他們執意的深入疫區,報道疫區裡的相關事件,讓老百姓瞭解實情。好的,需要他們傳播正能量,溫暖人心;不足,傳遞信息請求各方支援,為這場戰疫鼓舞打氣。

“戰疫記者”丨你真不聽話;卻暖了人心

馬軍濤(右二)

2月9日,馬軍濤給媳婦打電話說:要去湖北,馬上就走。這是馬軍濤第二次和媳婦商量後給媳婦下的“命令”。媳婦接聽電話沒有說話,放下電話後發信息給馬軍濤:你真不聽話,我等你平安回來。河南省向湖北支援第五批醫療隊,鄭州電視臺新聞部記者馬軍濤克服種種困難,主動請纓和醫療隊一起奔赴湖北疫情重災區。2008汶川地震有過實地全方位報道的馬軍濤,在這一次疫情面前他更加堅定信心,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疫情馬軍濤說:相信無論是誰都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奔赴一線。河南第五批醫療隊支援湖北,是這一天鄭州最受關注的一件事,馬軍濤寫到:“這支醫療隊伍不知道牽動多少個家庭的心,300位可愛的面孔沒有揮淚惜別的現場,而是有條不紊的集結”。馬軍濤的報道讓全國人民為醫護工作者點贊,同時馬軍濤的報道,實情反映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力量,也鼓舞著我們在困難面前不要退縮,總有人為我們遮風擋雨,站在前線英勇奮戰,勝利就在前方。

“戰疫記者”丨你真不聽話;卻暖了人心

張竣,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引發了全球的恐慌,為了做相關報道,他把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所有汙染的地方都走了一遍。曾做過好幾年戰地記者的張竣,曾在2014年烏克蘭親歷頓涅茨克機場激戰,距離爆炸榴彈僅50米。今天疫情襲擊武漢,張竣主動請纓,奔赴一線做採訪,張峻是名副其實的從“戰地記者”到“戰疫記者”。張竣用Vlog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武漢觀察|總檯記者Vlog》獲得一片褒獎。14天,12條Vlog,張竣用影像記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大家溫暖堅守與默默的努力,每一天都會被感動。武漢剛不讓出城的那幾天,大家都不知道武漢到底是怎麼樣的,張竣深入武漢去採訪,還是原汁原味的Vlog直播,大家都想看接地氣的武漢城,張俊做到了。許多向張竣一樣的“戰疫記者”深入武漢做報道,他們的出現讓我們瞭解到了從武漢的街景到我們關心的熱點,從醫院實況到社區服務,從物資保障到普通群眾的生活,這些報道讓外界人瞭解到真實武漢人在疫情困擾的生活狀態,讓此時此刻最真實的武漢,與大家同在,“戰疫記者”報道的文字,畫面,聲音,促使我們有一種力量,可以真真切切的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戰疫記者”丨你真不聽話;卻暖了人心

當疫情來臨時,千萬“戰疫記者”奔赴一線做全方位報道,他們沒有做過多的準備,簡單行李,拿好裝備,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的工作,是我應該做的。採訪中多少次熱淚盈眶,多少次心靈震撼,這些實情報道,抗疫新聞,來自於同樣被稱為“逆行者”的“戰疫記者”,他們像永不休眠的攝像機器,24小時不關機,時刻保持“衝鋒姿勢”他們把鏡頭對準戰疫一線,把靈活的手指敲擊鍵盤形成文字以此抗疫,用樸實的聲音傳遞疫區見聞,鼓舞全民抗擊病毒,他們是“無名英雄”,把榮耀寫給了他人,把危險留給了自己,他們同樣被稱為“最美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