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總能在抖音看到一些關於打好羽毛球的說法“打球要手帶動身體”,“發力只用小臂和手腕”,這樣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一、謬論之說

如果只從字面上來看,這樣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是不可取的,甚至是一些初學者的通病。

1)站樁打球

首先是手帶動身體,字面的意思是隻要用拍面去夠球,身體就會自然跟著動,作為初學者步法都沒練過,腳都邁不出去,手臂才多大力量,怎麼帶的動身體?

如果真的帶起來了,腳還在原地,那麼重心不穩導致發力不順,連貫下降,甚至摔倒都是必然發生的。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丟失重心

所以這個字面上的意思顯然是誤導,而對於初學者首先要讓他們學會腳動起來,而不是原地站樁式擊球。


2)斷線風箏

其次只用小臂和手腕發力,要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時存在的,手臂發力自然會帶來身體的反作用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手臂發力的情況。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反作用力

我們假設真的可以做到身體不用力,僅憑藉手臂和手腕來發力擊球,那麼整個身體對於手臂來說是一個木樁,球拍只不過是栓在木樁上的風箏,當你大力揮動胳膊(或者手腕)發力殺球,企圖帶動龐大的身體,就會像風箏斷了線,最終擺脫身體的束縛以實現最大的揮速,那麼損傷關節是必然的,所以字面上的意思也存在明顯的誤導。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斷線風箏


二、真理解讀

很多人就會奇怪了,既然不可能為什麼那麼多教練要提出來,甚至一些職業球員也有類似的體會,那麼就先要了解人體的運動是個什麼樣的系統。

1)人體槓桿

第一種解讀:運動依賴於骨骼肌,人體通過骨骼和肌肉組成一個完整的槓桿系統,由於作用力和反作用了關係,任何一個肌肉發力都會伴隨其他肌肉的協同發力,這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運動力學的基礎,體現在人的協調能力上。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槓桿體系

2)發力鏈

第二種解讀:對於特定的動作(比如鞭打揮拍),骨骼肌會形成一套非常具體的動力鏈,就像在人體模型裡建立的一個小程序,當程序被啟動,那整個動力鏈上的肌肉都會共同發力,這是肌肉從單體記憶到同步記憶的升級,是協調能力的升級。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肌肉動力鏈

(注:人體本身就具備多個方向的肌肉鏈,職業運動員只是充分調用,並使肌肉學習了這些動力鏈上的程序,無論是發力技巧還是打法甚至是線路都是一種模式化的操作,就像一臺超級電腦,後臺運行著無數小程序,一觸即發)


3)手帶身體

我們知道職業訓練是非常機械化的,這就會為某個特定的動作建立多個動力鏈,就揮拍而言,當你的肌肉熟練度達到一定程度,揮拍程序會被建立,此時手指發力的動作將會啟動揮拍程序,即使你沒有做任何揮拍動作,職業教練稱之為手帶身體,而我習慣稱為引導發力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所以手帶動身體,並不是字面意義的帶動,實際是一種引導發力,或者叫有條件發力,是不是有點像驚弓之鳥,聽到拉弓的聲音,即使沒有中箭,身體也會不自覺的抽搐,揮拍引導發力就是用某一個肢體語言(或者指令)去觸發肌肉程序,並協助完成動作,這樣的動作不需要經過大腦回路,反應更快更有力。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對於職業球員來說這種發力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按了一下回車鍵而已,業餘愛好者即使明白其中的道理,沒有經過鍛鍊的肌肉也無法實現,也就是說手帶身體似乎變成了一句空話,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當然或許有些資質較差的運動員可能需要經過點播後才能體會。


三、鞭打和瞬間發力

話說回來,手帶身體的說法在整個揮拍擊球過程中是有其重要意義的,是連接鞭打發力和瞬間擊球的重要環節。

1)鞭打發力

我們知道鞭打發力是力從地起,從持拍腳蹬地開始一直傳遞到手指握拍擊球完成鞭打發力,並得以將揮速增加到最大。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鞭打發力

鞭打發力是由核心力量主導帶動手臂擺動,該階段手臂手指應儘量保持放鬆,這點可以從慢動作中觀察到。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手指放鬆

2)瞬間發力

當球拍將要觸球時,手指需要瞬間握緊,引導身體去發力,並擊中球頭,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更多的力量傳遞給羽毛球完成擊球瞬間發力。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擊球時間

瞬間發力是由手指手臂主導,或者說是瞄準,反向傳遞給身體,並引導出核心肌群的二次發力,形成更大的衝擊波,這部分發力是揮速以外的發力,或者說是給球拍提供更大的加速度,使球拍在觸球后仍能保持高揮速。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衝擊波(疊加波):力量傳遞疊加產生更大的爆發力,類似於海浪,依賴於肌肉自身的承受能力,超負荷將會中止疊加)

羽毛球發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小臂發力手指引導

衝擊波(疊加波)

實戰中在中前場因沒有時間做鞭打動作,一般只有瞬間發力,對於一般愛好者而言,可能還需要依賴球拍的小幅度引導。


綜上所述:

其一:觀點的正確與否取決於適當的條件,合適的技巧用在對的地方就是最合理的方式,但決不能以點蓋面,全盤套用,那樣就會誤導很多初學的愛好者;

其二:揮拍動作有兩次發力,第一次是鞭打發力(鞭打也是兩次),第二次是瞬間發力;

其三:手指引導發力是瞬間發力的技巧,是建立在肌肉熟練度基礎上的進階發力,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初學者在沒有力量和協調的情況下慎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