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車自動測體溫,比人工快多少?

最近,測溫成了每個人都必須檢測的項目,進出小區、工業區、車站坐車、機場等都需要進行體溫檢測,隨著復工返崗的到來,人流量會越來越大,採用人工測溫難度大,效率低,容易造成擁堵。所以為了最大限度縮短測溫時間,在一些城市,已經開始使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來應對人流量多且需要測溫的場合,目前在廣州的一些公交車上,已經開始應用了人臉識別測溫儀,對乘坐公交車的乘客實現快速測溫,且無需摘下口罩。

坐公交車自動測體溫,比人工快多少?

目前,公交車對乘客進行測溫,大部分都採用的是手持紅外測溫的方式,對於司機來說檢測一名乘客需要5到8秒,司機需要多次起身測溫也影響司機的駕駛運營,也將乘務人員暴露在比較危險的環境,而且手持式紅外測溫儀通過人工篩查效率低,所以人臉識別測溫儀非常適合應用在公交車上。

人臉識別測溫儀只需安裝在公交車的上車位置,乘客上車在刷卡的同時,人臉測溫儀剋自動檢測乘客的頭像,鎖定額頭區域進行多點測溫,有效屏蔽周邊環境和周圍人群的影響,即使乘客戴著口罩也能正常測溫。

同時人臉識別測溫儀的屏幕會顯示乘客的體溫值,會有語音提示,體溫正常的乘客會播報“體溫正常”,而對於體溫高於37.3°C的乘客,人臉測溫儀則會連續不斷的“滴”“滴”警報,同時播報“體溫異常”,提醒司機和乘客,對異常人員經常更嚴格的檢測,確保乘客的安全。

公交車採用人臉識別測溫儀的優勢是非常大的,主要優勢體現在:

一、無需司機干預

人臉識別測溫儀可自動對乘車人員進行測溫,司機無需再分身扮演測溫員的角色,提高了公交營運的安全性;

二、測溫速度快效率更高

傳統手持測溫槍檢測一名乘客需要5-8秒,而用人臉識別測溫儀最快1秒就可完成測溫,可以有效防止客流高峰時段因測溫而堵在車門處的問題,減少人員近距離的接觸;

三、測量更加精準

相比傳統手持式測溫槍採用的單點檢測,人臉識別測溫儀採用多點測溫,屏蔽環境影響讓測溫更加精準;

四、數據可保存和追溯

傳統手持測溫槍對大量的人群是無法一對一的數據存儲的,而人臉識別測溫儀可以進行人員信息存儲,數據溯源,智能跟蹤等功能,將不同乘客對應的體溫數據實時回傳到防疫站後臺保存,還能結合公交溯源系統,查找車輛、司機和同車同行者信息,快速做好防疫的工作。

通過此次公交車的試點應用,可以看出,人臉識別測溫儀可以有效提高人體測溫的效率,減少人員感染的風險,同時解決傳統體溫檢測人工成本高、測量效率低、預警響應慢、全局掌控難等弊端,可以為疫情防控期間人員體溫檢測提供了諸多便利。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在2020年,人臉識別測溫儀會在小區、校園、工業區、寫字樓、車站等場景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坐公交車自動測體溫,比人工快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