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蠟燭包”不受寒不成羅圈腿,可別誤信,媽媽要知道這些

雨桐最近生了個大胖寶寶,全家人都沉浸在一片幸福中,特別是奶奶更是歡喜,馬上拿出了自己獨特的帶寶娃方式,把自己早已給寶寶準備好的小被子拿出來,想給寶寶“蠟燭包”,能防止寶寶受寒,長大了後腿直不變羅圈腿。

家人們也就奶奶有著豐富的帶娃經驗,所以都由著奶奶,看著奶奶把小寶寶的胳膊、腿拉直,然後緊緊的用小被子包住,還在寶寶胳膊和腿處各系上帶子,最大限度的限制寶寶的活動空間,雨桐開始還質疑這樣的方式,覺得會讓寶寶不舒服,影響寶寶的發育,但奶奶立馬說,寶寶的爸爸就是我這麼帶大的,現在人高馬大,老祖宗留下來的辦法是沒有錯的。

雨桐看看老公,再看看寶寶被奶奶包著睡得挺香,也就沒有再多想。

但值班的護士經過,看到寶寶緊緊的被包裹,立馬訓斥起來,怎麼能把寶寶包裹成這樣,真的是太不負責了,這會嚴重的影響寶寶的發育成長,對寶寶極為不利。奶奶開始還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爭辯,但後來聽了護士說的危害後,立馬意識到這樣的方式對孩子的傷害,再也不給寶寶蠟燭包了。

新生寶寶“蠟燭包”不受寒不成羅圈腿,可別誤信,媽媽要知道這些

新生寶寶“蠟燭包”

新生寶寶“蠟燭包”,要警惕三大危害

很多老人在家裡有小寶寶出生後,都會建議家長們給寶寶“蠟燭包”,說這樣有利於寶寶保暖,睡得更好,長大後手腿都直不彎曲,且更利於抱寶寶,不會因為寶寶渾身軟乎乎不知道從何抱起。但不知這卻是非常傷害寶寶的一種方式,給寶寶的成長帶來極不好的影響。

極大的限制寶寶活動,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新生寶寶由於在媽媽肚子時,空間較小,寶寶的手腳只能蜷縮著,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也會喜歡保持這樣的姿勢,後面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身體的漸漸發育,手腳會自然的恢復伸直,而不需要刻意的去幹預矯正,反而限制神經系統的發育。

因為“蠟燭包”緊緊的包裹住了寶寶,寶寶的活動受限,使寶寶失去早起訓練的機會,如感官、四肢運動、知覺、觸覺的刺激等等,對寶寶的神經運動發育非常不利。

新生寶寶“蠟燭包”不受寒不成羅圈腿,可別誤信,媽媽要知道這些

極大的限制寶寶活動,影響神經系統發育

影響寶寶肺部、胸廓、胃腸道的發育

包裹過緊的“蠟燭包”會使寶寶的呼吸和血液循環變得不通暢,特別是在寶寶哭泣時,肺的擴張會受到限制,影響到寶寶的肺部和胸廓的發育。

此外,還會壓迫寶寶的腹部,使胃腸道蠕動變慢,易使寶寶出現便秘、腹脹的問題,還會導致寶寶胃口不佳,影響食慾,生長髮育受到影響。

易造成髖關節發育不良

寶寶的四肢彎曲是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的表現,不需要人為的用包裹、綁直的方式干預,若是強行的包裹,新生寶寶的關節囊較為鬆弛,固定於伸展、內收位,易造成股骨頭從髖臼內脫出,發生髖關節半脫位或完全脫位,使髖關節發育不良,對寶寶造成極大的傷害。

所以爸爸媽媽要了解,不可讓寶寶“蠟燭包”,因為隨著寶寶的成長,四肢會自然的伸直。

新生寶寶“蠟燭包”不受寒不成羅圈腿,可別誤信,媽媽要知道這些

影響寶寶肺部、胸廓、胃腸道的發育

“蠟燭包”的寶寶不會變羅圈腿,可別誤信

老人們給寶寶“蠟燭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預防寶寶羅圈腿,孩子長大了後就會腿直不彎曲,所以很多還會在蠟燭包時給寶寶綁腿,把身體捆得直直的,認為寶寶就會按這樣的方式成長。

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不科學的方式,“蠟燭包”並不能預防寶寶羅圈腿,嚴重的還會導致寶寶髖關節脫位,極大的影響寶寶的發育成長。

而所謂的羅圈腿就是我們常說的O型腿,大部分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機體不能很好的吸收鈣,骨骼軟化導致。此外,若是寶寶過早的站立和行走,下肢負重過度,也會造成彎曲,腿不直。

所以爸爸媽媽們要預防寶寶羅圈腿,並不是誤信給寶寶“蠟燭包”、綁腿,而是要多讓寶寶曬太陽,合理的補充維生素D和鈣,且遵從寶寶生長髮育的規律,不過早的讓寶寶站立和行走。

新生寶寶“蠟燭包”不受寒不成羅圈腿,可別誤信,媽媽要知道這些

“蠟燭包”的寶寶不會變羅圈腿,可別誤信

新生寶寶,這種包法才正確

新生寶寶剛從媽媽溫暖的肚子出來,會非常不適應外面的環境,為給予寶寶一定的安全感,讓寶寶睡得安穩,溫暖、舒適,同時防止驚跳反射,可以給寶寶包襁褓或使用嬰兒睡袋。

但包襁褓時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式。

襁褓並不是“蠟燭包”,重點是包住寶寶的手臂不要亂揮動,以防寶寶睡眠中無意識的揮動導致寶寶驚醒,但是腿部和屁股要留有足夠的空間,不能把寶寶的腿部拉直,綁緊,保持青蛙腿的狀態。

1、首先準備大小合適的輕薄毯子,鋪在平面上,把毯子最上方的一角折成鑽石型,將寶寶的臉朝上放在毯子的中間,寶寶的頭放在毯子折過一角的邊緣上面,肩膀在毯子折過的邊緣上。

2、讓寶寶一側的胳膊貼緊身體時時,讓肘部稍微彎曲,先拿起毯子和寶寶肩膀平行同側的角,從寶寶的腹部上側來過來,裹在寶寶的身下。

3、將寶寶腳下那一側的毯子從角上拉起,包住寶寶的腳和腿部,要確認給寶寶的腿部活動保留足夠活動的空間。

4、幫助寶寶把另一側的胳膊貼緊身體的同時,讓寶寶的肘部稍微彎曲,拉起毯子和寶寶肩膀平行同側的角,從寶寶的胸部上方包裹過去,把長出來的毯子部分壓在寶寶身體的下方,保證寶寶的頭部和脖子都是暴露在毯子外面的。

爸媽建議:襁褓一定要上緊下松,天氣熱、室溫高時毯子不易過厚,要選擇合適的毯子,若是寶寶有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則不建議使用襁褓,且襁褓也不要整天使用,要讓寶寶多增加和媽媽的親密接觸,能加快媽媽的子宮收縮和乳汁的分泌。

新生寶寶“蠟燭包”不受寒不成羅圈腿,可別誤信,媽媽要知道這些

新生寶寶,這種包法才正確

爸媽溫馨建議:大部分的新手爸媽對於育兒知識都是一片空白,會教給家裡非常有經驗的老人幫帶,需不知道老人的一些不科學的方式可能會對幼小的寶寶造成傷害,所以新手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多多學習育兒知識,用正確的科學的方式養育孩子,才能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