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發酵的農家肥危害大!肥效流失還容易燒根!農家肥腐熟有技巧

農家肥是作物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重要有機質來源,不僅能滿足作物多種養分需求,而且其含有的豐富有機質能提高和維護土壤的肥力和理化性質。然而還是會有部分朋友不懂得了解未腐熟農家肥的壞處,也不懂得怎樣才是正確的腐熟方式,小編今天就整理了一些經驗,可以參考瞭解一下農家肥腐熟的相關知識。

未發酵的農家肥危害大!肥效流失還容易燒根!農家肥腐熟有技巧

一、 未腐熟的農家肥危害大

1、肥效流失

在傳統堆肥過程中,因為自然分解、或者是氣候變化等的原因,氮、磷、鉀等養分流失嚴重,一般利用率只有50%左右。而且未經過發酵腐熟的有機肥大部分養分是有機態或慢效態,比較難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有經過腐熟過程,分解成速效態肥料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沒經過發酵直接施用農家肥會減緩肥效發作。

2、對作物的危害

施用未經過發酵的畜禽糞便時,由於發酵不徹底,會出現“二次發酵”現象。也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下,未腐熟的農家肥會在作物附近再次發酵,如果植株處於苗期或者是靠近植株根部,發酵的熱量集中,植株就容易出現“燒苗”“燒根”的情況。

另外,糞便中含有多種病菌,直接施用未腐熟的糞肥,有機物質在土壤中發酵,十分有利於病蟲害的傳播和爆發。

3、對環境的危害

未腐熟農家肥的分解過程中,會產生甲烷、氨等有害氣體,直接施用造成土壤酸化,以及對植株的根系造成損傷。此外,腐熟過程中會消耗土壤中的氧氣,在這種缺氧狀態下,作物生長將受到抑制。

未發酵的農家肥危害大!肥效流失還容易燒根!農家肥腐熟有技巧

二、 農家肥的腐熟方式

1、含水量大的半流態糞肥發酵

在傳統的農田生產中,或者是種植地塊較小,種植設備落後的地區,種植戶往往會根據地塊性狀建造發酵池。但容易一個問題,為了裝載更多的量,會選擇把發酵池挖得較深。這種做法,讓上部的肥料已經全部發酵時,中下部的肥料幾乎沒有變化。這是因為半流體鮮糞肥的含水量發,透氣性差,同時因為發酵池過深導致溫度較低,達不到發酵的溫度;所以一般發酵池的深度建議不超過50cm,以便於熱量的傳輸。

發酵過程中,一般需要在發酵池上部覆蓋薄膜。因為露天發酵,難以保持有機肥溫度,可能會使得發酵施加過長,造成糞肥中的“氮”流失,覆膜可以減少氮肥轉變成氣體的流失。

另外,在發酵豬糞、雞糞等新鮮糞肥時,可以加入適量土和雜草,因為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起到加速發酵的作用。而且土壤和雜草也可以利用糞肥中的“氮”,減少氮肥損失。此外,如果溼度較大時,可以堆漚時每隔5-7天用鐵鍬翻一下,增加氧氣,促進微生物繁殖從而促進發酵。

未發酵的農家肥危害大!肥效流失還容易燒根!農家肥腐熟有技巧

2、 幹糞肥發酵

如果是購買稻殼肥做有機肥,首先加入充足的水另肥料溼透,然後可以按照底部寬度1.5-2m、上部寬度1.2-1.5m、高度1-1.2m建堆,然後在肥堆的頂部施用半徑約為3cm的木棒打孔,直通底部;通氣孔大概需要6-7行,每隔20-25cm打一個。

另外,在肥料發酵過程中,需要在溫度計探測表層20cm以下的溫度,堆溫需要保持在60℃-80℃,高溫容易殺死糞肥中的有益菌,嚴重時可能會出現門堆、燒堆的情況。

每隔兩天翻堆一次,翻堆的時候將把外面的糞肥翻到裡面,上下部的糞肥也要交換位置。再次建發酵堆時注意補充水分。經過3-4次翻堆後,如果糞肥已經無異味,則表明已經完全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