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辉当年为什么没有作为单打选手出战雅典奥运会?

我是笑大的


孔令辉雅典奥运会之所以没有获得单打资格主要还是状态下滑了,再加上年轻小将的崛起导致他在国家队的竞争力和统治力不足以支撑他去参加奥运上比赛。众所周知,孔令辉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跟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苦战5局,最终凭借超强的求胜欲望和技高一筹的发挥3-2险胜对手,摘得奥运会男单冠军。自此孔令辉正式荣升大满贯家族。同时这场胜利也让孔令辉成为小球时代的终结者!

回到问题本身,孔令辉是典型的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球商很高,风格特点是两面实力均衡,对落点和线路控制得心应手,善打相持球,没有太明显漏洞,但缺乏杀板,力量略显不足,特长技术不够突出。

那个时候国际乒联对乒乓球本身进一步做出了调整,小球改为大球,这种变化让很多运动员感到不适应,孔令辉深受其害,反应在比赛成绩上就是连续两届世锦赛与单项冠军无缘,即便是国际乒联巡回赛也很难染指冠军。成绩的下滑让孔令辉感到无奈,尤其在球场上的自信和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这种心态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到他的成绩更加不理想。

另一方面,国乒年轻小将的迅速崛起也是孔令辉无缘单打资格的重要原因,尤其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越来越完善,在国际比赛中成绩比较突出,同时马琳和王励勤逐渐成长为国乒的顶梁柱,国乒从培养新人的角度出发,让马王带着王皓打,就这样孔令辉错过了雅典奥运会单打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届奥运会非常邪乎,如日中天的马琳倒在了老瓦的拍下,王励勤则被王皓意外淘汰,决赛中王皓被柳承敏的搏杀战术搞的方寸大乱,最终男单冠军花落别人家。

最后,孔令辉曾经为国乒做出了很多贡献,值得我们尊重,期待他赶快回归国乒!以上是我的回答,期待大家的点赞和关注。


国球第六人


当时的主要原因,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国际乒联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先是将38mm的球改为40mm,接着实施11分制比赛和无遮挡发球,直接导致了国乒的一些顶尖高手难以适应。



改大球后,刘国梁的发球威力明显下降,最终在27岁的大好年华退役当了教练。而孔令辉是技术和灵巧型打法,身体力量偏小,打大球也不占优势,两人再也无法再现小球时代的光芒。而王励勤、马琳则后来居上,及时补上了国乒“双子星”的空位,逐渐成为中国男乒的核心。



与此同时,奥运会预选赛的参赛规则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乒联为了限制中国队的优势,把奥运预选赛由三人参加改为一人参加,这就意味着,谁能参加奥运预选赛,就铁定会成为单打第三人。



当时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分别是马琳、王励勤,女单是张怡宁、王楠,这四人将直接获得奥运单打资格。预选单打资格的竞争,围绕着三号人选展开。



男单三号之争,集中在小将王皓和老将孔令辉之间。改用大球后,孔令辉的状态每况愈下,虽然还有年轻选手难以企及的大赛经验,但面对新的比赛规则,已经是无力回天了。而当时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尤其是在卡塔尔团体世乒赛中的完美表现,征服了所有人,为自己进军雅典加上了重重的砝码。



经过反复权衡,国乒教练组最终决定,由王皓出任男单三号人选。而孔令辉只能寂寞退出男单比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后,国乒“双子星”渐渐陨落,正式成为历史。

原创内容,真实态度,理性观察!欢迎大家的评论和关注!谢谢!


楚泽平


因为孔令辉已经是大满贯了,社交活动多了,二十九岁了,不如让王皓先进打法的代表去冲一下。


精英记忆


应该是为了更稳的拿下双打吧,再说那个时候他的状态并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