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麥青苗》BOOK 2 《你,需要耗盡一切努力,……?》

二《麥青苗》BOOK 2 《你,需要耗盡一切努力,阻礙我,迴歸內心本源,你用心何在?》

麥青苗

在我以前的人生,我已經盡心情,體會到了,膽小懦弱怕事,恐懼絕望無助,鬱悶——痛苦,苦痛煩。

我發現,這是,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如果,一個人走不出,自己心理侷限,體會那些苦痛煩,結果:可能會,神經錯亂,身體病痛,自尋短見。

然後,就算活著,也需要,像乞丐,接受大家,施捨。因為內心已經失控,導致身體不能正常自我保護、工作、勞動,獲取正常生活所需。

所以,自以為水平高者,會否經常做了一些,阻礙別人,往更好方向發展的,不太高明的事情?

你去嘲諷、否定、打擊、貶損對方,若是對方因此,情緒低落,萎靡不振,接著 你有興高采烈說,瞧見沒有,我就說,水平水平低俗,你們不信?

對方受不住,你的考核,故意搞破壞,你是想證明,你水平高,還是對方比不上你?

真正有大智慧之人,是幫助、正確,指引別人走出心理侷限,絕非故意打擊別人,令對方身心懼怕,心理崩潰。

回頭我自己人生,我會感慨。

正是自己內心,一直忍受,類似心靈地獄般痛苦煎熬,所以當我一步步,在愛惜、尊重我的人呵護與幫助、指引之下,我才一步步,走出我心理誤區。

因為體會了心靈貧苦的可怕,內心貧困的異常痛苦,所以現在的我,百分之九十九,鼓勵欣賞讚美,支持別人,好的一面。

有時,我也是開玩笑,自認為有一點熟悉,自認為可以說的話,但過後我如果發現,我好像有一點不合適——擔心令對方覺得,可能情緒受影響,所以我要不道歉,要不趕緊解釋。

因為我透過我心理體驗,發現到了,如果一個人內心,感受不到,被溫暖、被愛、被支持、被欣賞、被需要……,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最終今生,成功走出心理誤區。

哪怕後來,竭盡全力有了一點成果,或者別人會羨慕嫉妒恨,但是當事人,依然也高興,也安慰,但是依然有些感傷,心靈有一些不舒服。

我記得,我看過一些,後來成功人士,每當回應往事,流淚,酸楚。

如果說過往的,辛苦、淒冷之經歷,是後面成功的墊腳石,為何回顧往事,抑制不住流淚、傷心。悲憤。

因為,不好的,就是不好的。

所以,縱然不能給別人雪中送炭,請不要給別人,雪上加霜。

很簡單的道理,人家已經處境不理想,你再來一些壓力,導致對方最終不能承認,倒塌了,接著你還想炫耀,你的認知水平很高?

你高你的,你享用你的,你給別人造成磨難,你是覺得這是值得鼓勵?別人需要感恩於你?

人生,不必互相添堵,因為原本,已經苦不堪言。

不需要你額外給別人,增加煩惱負擔。

此外,不要輕易誤導別人,關鍵是你也是迷路之人。

我剛才想起,悉達多太子的故事。

雖然我也是透過別人的說寫,或者視頻表演得知。

悉達多太子,因為發現人生,有些苦痛,不能忍受。

因此,捨棄皇宮與王位,出去,尋找他能夠和他以為水平高的人,謙虛學習與親自實踐。

在這過程,肯定會遇到不同水平的人,看成老師們、師傅們。

我想問,他在自己今生,徹底覺悟之前,是不是遇到,今生已經在他之前,覺悟之人?

諸佛菩薩有的,有的人說太子,也就是後來的佛陀,實際今生,故意來,從頭修行,證明,成佛的故事。

我再問同樣的意思的問題,今生,是不是,已經有誰,表現出,是哪位誰,水平高過佛陀,然後一步步指引他,成為佛陀?

我的意思是,實際上,我的理解是,水平高的人,一開始,是比太子高的,多的是。但是好像沒有一個人,明確表示,他就是,已經今生,比太子水平高了,然後他指點太子,變成佛陀。

實際上,是太子廣泛學習,認真實踐,一步步達到,徹底覺悟,也就是,成為佛陀。

我講這些,想表達,人類、眾生,都具有,像佛陀,諸佛菩薩一樣的潛能——不是我的感悟,是佛陀的感悟,終極感悟。

悉達多太子,在我之前,已經成佛,我是向他學習。

我是說,既然大家本就有成佛的潛質,也就是徹底的覺悟。

然後在《壇經》《金剛經》《心經》,還有很多我不懂,估計也沒有聽說過的佛書,也提到,一樣內涵的意思:大家本有佛心佛性,是可以達到那種層次,因為本有就有,當然需要自己堅持不懈努力努力才行(我理解的意思)。

於是,在回頭看我的世界,網絡也好,現實生活中也行,我時常發現,我,或者別人,“好為人師”。

或者水平高,但是高,我也好,別人也行,你是終極覺悟了嗎?

或許吧。

再看,為何有那麼多的佛家書籍,就像別人說,不同的修行指點,方法不同。

應該根據自己喜好,合適的,進行選擇。

所以,做老師、做師傅的人,可以,膽敢,侷限自己的學生與徒兒,你只能這樣那樣去,完成我的指點——你覺得合適嗎?

過往,我就是犯下這個,嚴重過錯,然後需要今生,回想往事,愧疚自責、痛苦煎熬,也無濟於事。

因為,不管你水平高到,一個層次,你都不可以,不能,安排、逼迫、引誘,別人按照你認可的方法方式,進行個人的人生探索。

一個真正層次很高的人,反而包容心很大。

就像釋迦牟尼佛。

然後他可以做到,以託缽乞食和大家結緣,難道他沒有能力自己耕種,絕無可能。

他甚至可以坐享其成,做自己的國王。

之所以有不同佛書,正是因為大家情況不同。

但是我好像,沒有發現,佛陀會,冷嘲熱諷,貶損,暴力,等教學。

或許有不同的教學策略,或者做不同的變現。

但是如果一個老師與師傅,令學生徒兒,喪失自信、勇氣,膽量,進行自己的人生,那麼我認為,這樣的老師與師傅,我就會捨棄。

我會恭敬,感恩,但是保持距離。

因為我沒有精氣神,不想耗費我的心力與時光,奉承這樣長者,師尊的教誨。

我生怕我心中惱火,結果你故意刺激我發怒。

放心,如果我心中徹底,不想發火,你刺激與否,對我,都沒有意義。

如果我不懂,發火的壞處,什麼是發火,你刺激我,有用,能讓我怎樣?

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不需要別人繼續折磨自己,因為自己原本自我加壓,已經不堪重負。

我記得,儘管我水平低俗,但是我很努力。野心勃勃。能夠想到,願意去做的,都盡心力,盡心情。可是要知道我現在水平,也僅僅那麼高。

所以當有些人,對我施加壓力,我就淚水滂沱,內心崩潰邊緣。

若不是父母家人,給予最重要的幫助,我要不精神錯亂,要麼病痛嚴重,要麼已經死掉了,哪裡還此刻活著書寫。

所以我不會感恩那些,給我增加壓力的人,但是當我超越侷限,我感恩自己不放棄自己,感恩自己的父母家人。

然後超越侷限以後,我會把過往的苦難,當場,精神才富,警惕自己,不會惡對外界人事物。

超越侷限的人,才有資格感謝。因為看那些,只是玩具。

很簡單,不是每一次,都一定成功,闖關成功。

看看人類、眾生悲劇,闖關不成功的,你覺得應該激動慶賀?

如果有水平闖關成功,已經是成功了,也就悲傷之餘,還能慶幸。

悉達多太子,他今生成功了。

也就是告知,如果誰感興趣,也可以獲得一樣的成果,就是認知自己本性。

但是,是不是達到他倍受,很多人與眾生傾佩傾慕,這個不好說。因為水平高,與所做的事多,兩回事。

你如果做了十件事,可是佛陀做了一百件事,這個,不可比。

但是,學習佛陀曾經的,自我發現,自我認知,徹底覺悟,這個,個人的修行,是應該的。

自己迴歸,認得自己本有的內心源頭,這種事,怎麼就不應該?

餓了,找東西吃。

吃東西,因為餓了,然後你跟我說——是我痴心妄想?

我不應該吃東西?

至於怎麼有吃的,你也不能侷限我,不缺德不犯法,合情合理,就行了。

難道我應該跟你一模一樣,甚至根據你的安排,一步步完成,你認為對人生——若是如此,我估計,可能會背道而馳。

因為成佛,成就的,恰恰就是,自己內心的徹底覺悟。

迴歸自心本有的佛心佛性,認知,堅守。

至於別的諸佛菩薩說,不怎樣,就不成佛。

我的理解,是,如果看成,成佛就是,只顧自己快樂,逍遙快活,那對於他們而言,不想那樣。

他們就是想,大家都像他們一樣成功,所以他們不怕辛苦,積極主動,廣結善緣,給予幫助、提點。

但是如果他們沒有達到,佛的水平,試問,那是打算把人類、眾生,引導去哪裡?

每一個,應該建立自心自身自行動才行。

比方我也欣賞跳舞,雖然我怕疼,不想訓練基本功,我害怕痴迷跳舞,損傷身體,危險 。

但是我更加清楚,我的身體現有的能力:我只不過動作幅度大一些,猛一點,心臟就不能承受,感覺快完蛋了。

所以跑步,也是慢速度蝸牛式奔跑。速度,竟然比那些散步之人更慢。

身體現有的,條件,不容許我,任意揮霍。

所以包括武術,雖然我觀察和親自有一些行動,悟性估計也是有點,但是做不到像別人 。只是隨便蹦跳幾次,已經呼吸困難,不行了。

所以,以舞與武術,等等,入手去,堅持不懈,估計,對我是走彎路。但是有些人可以。

所以同樣是人類、眾生,有些可以舞臺表演,有些可以臺下鼓掌。

怎麼可以,以同樣標準,要求所有人?做不到啊。

但是,不要否認,內心本源,是一樣的。清淨不染,可以,清淨不沾染。

不是別人貪心,渴望被欣賞讚美支持,懼怕被否定貶損打擊,而是你問一問自己,有無貪心,好為人師?

所以我很清楚,朝正確方向的發展,這件事非常重要。不要隨便,按照自己的理解,擾亂別人,雖然我總是廢話連篇。

但是沉默不語,我也可以。不要打擾別人,不要隨便指點,自己反而悠閒。

祝福,感恩,然後保持距離!——我說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