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不发,四十不富”的原因是什么?

当代诗人李秋忠


在古代俗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

古人为什么说“三十不发,四十不富”

先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如果一个人在自己30岁的时候,不进取,那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就没有累积资本,每天过的浑浑噩噩,那在自己50岁的时候,就只能混吃等死,要接受子孙的接济”。

我觉得原因有三:

一是心态不正。

二是缺乏上进心。

三是缺乏目标。

如果二十多岁年轻时,整天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每天找不到事情干。那到了三十而立之年,当然就不发了,还是老样子。

我还是希望大家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有所作为,二三十岁的时候可以依靠自己努力奋斗,为自己积累财富,因为这样的话在自己四十的时候,才不用为了金钱忙碌,自己老年的时候,也不用依靠自己的子女,不用子女的接济。


Johnna说


30不发40不富此话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我认识好几位同样见证过好几位白手起家老板,40岁之前房子没有,车没有钱更加不用说,但40多岁临近50岁已经风生水起,好几栋房子车子,不过他们职业,做工程居多,有小数自己打工累积人脉资源创业所以老一辈说30不发40不富现在这个时代根本,用不上


自由作家水草


别整天看那些网络鸡汤,现实生活中,有几个能在30岁发财的,大部分的人前面30多年都在学习积累,四五十岁才展露头脚,所谓30不发,40不富,就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男性真正成熟也要40岁以后,因为那个年纪的时候上有父母年事以高,下有儿女年纪幼小,那个年纪的压力才是真正大,我30多欠了一点债,但还是没有感受多大压力,主要还是不够成熟,做事做人还要学习,当然也有少部分人年纪轻轻就走上人生巅峰,但那是少部分人,一个人发不发富不富,是有综合条件来决定,而不是一句话,就判定


系统2小明


三十不发、四十不富这样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但不是绝对的,一个人30岁以前是最佳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锻炼时间,这期间从出生到成年再到成熟,基本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识和社会阅历,具备了独立生活的题本领,甚至初步的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30-50岁之间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30岁前打基础30岁后正式打天下,无论是工作事业还是家庭的创建这个时候都已经到了成熟期了,不能在拖拖拉拉,懵懵懂懂的生活,应该发愤图强,努力上进,30岁是黄金时期也是最重要的起步点,所以要重视起来为后续打下牢固的基础。

30岁还不积极向上到40都还没有为自己攒下基础,那就算有再大的宏图大志也都为时已晚,最起码很多机会不会再有。

如果在起点就没有为后续打下基础,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很多事情就有心而无力,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的稳定,每个人的生命只有短短几十年,看似很长其实过起来也是很快的,尤其是20岁以后感觉时间过得比20岁以前快很多,所以30-50岁是每个人发展的最佳周期,60岁就进入了晚年,晚年生活如何就取决于之前是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不要总认为人生很长,其实分开了看我们的黄金期也就那么一二十年,这也是决定命运的一二十年。

老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20岁远大理想,30岁发愤图强,40岁奠定事业,50岁享受成就,60岁安享晚年,人生其实就几句话就能概括完。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关注或评论,一起交流!





小周爱农


这句话是提醒我们在30岁的时候就要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奋发图强,开展自己的事业,这样等到40岁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某个领域成为行业大佬大佬,正所谓“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30岁奋发图强,40岁就会积累很多的财富,不用担心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家庭和谐,人生达到巅峰。

相反,如果我们30岁的时候还是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贪图安逸,懒散不知进取。那么40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许多需要钱的地方,你却捉襟见肘。孩子的教育得不到妥善的安排,父母养老也没有保障,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必然会导致家庭的不和谐,严重者还会造成妻离子散。而40岁的时候人的精力体力会出现断崖式下滑,到那时候再想努力肯定没有30岁时候那么精力旺盛了。此时的你,要钱没钱,要人脉没有人脉,要精力没精力,人生会变得落魄不堪。

30不发,40不富,就是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一个道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的人生要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就做好规划,并为之付出努力,最终会成为一个成功富有的人。


雪茹ruby


“三十不发,四十不富”是指:

古人说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是一个人到了30岁的年纪了,事业还是没有什么起色的话,那么他接下来10年里也是差不多一个样,不会有太大的进步空间,会生活的挺难的,挣不了大钱,一辈子辛苦操劳了。

这句话也是有点道理,我们想一下,要是年轻的时候不努力,难道你想指望老的时候,你还有精力搞好事业吗?虽然有一些人可以做到,但是毕竟是少数人了,大部分还是一事无成了,所以古人这句话有告诫我们要趁年轻好好打拼了。

总结一下,这句话也不是绝对了,只是说古人告诫大家要好好努力,不要浪费时间是对的,但是不是说只要30岁没有成绩,以后也不会发展起来,这谁也不敢说,毕竟历史上姜子牙到了老才有人重视他,这人的发展靠自己努力之外,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乡村九爷


三十不发,更强调人们的一种奋斗过程,发强调的就是奋斗发家的过程;二四十不富,所谓的“富”,更多的意味着一种“发”的静止状态,也就是人发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呈现一种稳定的富足状态,就不会再过分的为了发而发,“发”和“富”不是割裂的。

就像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跳过三十而直接蹦到四十岁一样。发是奋斗的过程,要说一个人发了肯定是他做的什么事情更适合得到财富上的回报,但这种回报可能并不能让人达到一种富足的状态,只是说他挣了一笔钱。

也可能就是一种偶然现象,神来之笔,没有很好的延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一个人“发”的那一下子爆发力很足,要不然一般都不可能太长久的维持一个人过一辈子一世富足无忧的生活,甚至在生活品质上永远保持高标准。

这就是发和富的本质区别。发的人可能在素质上也不如富的人,我们常说暴发户,在云南一些地方被称之为“土贼”,说的就是那些口袋里挣到了俩钱,在个人素质上却并没有多少长进的人。

但是富不一样,富的人除了自己过着一种很高质量的生活,包括他个人的品德,对孩子的教育以及他的交友圈等等,都会呈现出一种“精英”的面貌,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那种长期处于富足状态追求生活品质的人。

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发”的意义,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要想过上富足的生活,他就得先让自己有钱,先让自己发起来,变成别人讨厌的“土贼”,这是富足的第一步,如果不能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挣到足够多的钱,想要富足的生活,简直是痴人说梦了。

“发”是第一步,只有口袋富起来的人才会想着富脑袋,即使于自己无药可救,但是在子女身上的投入也会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长此以往,身上的“土贼”光环就会减弱,人们逐渐会以一种富人的眼光看他,接受他过一种高端生活的品质。

当然这里说的“高端”,不是晒自己买了几个名牌包包、买了几只劳力士、买了多少限量款,这不是发,这是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能靠显摆维持最后的那一点活下去的力量。

这种人本身谈不上什么素质,炫富是最低级的“发”,而且是爆发,连“土贼”都很难称得上,只能说是没有素养缺少家教的土鳖而已,更会能将其当作引导社会舆论的风向标,让一颗老鼠屎坏了整个社会拼搏奉献的良好风气。


历史三日谈


三十岁还没有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做啥事,学做那些技术,感到有什么长处,特技,奇能,再不懂要奋发图强。制定长远的学习工作计划,要干事创业的行动。

到四十岁会比人家要差很多。同学同伴都娶妻生子,家庭幸福,儿女成群,你可能还是光棍一条,家散孤独,妻离子散,前途难测。

人生的财富是有似一树苗生长,有弱小,有成繁荣结果时候。但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漫漫从数量转化为质化过程。人家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棘刺要扎手。正是因为三十岁到四十岁是人生最为激烈选择道路,前进航程的最关键的时期,决定了你人生未来,是尘埃,是星辰的机遇期。人家都当兵成干,做役成官,学徒成匠,专研成师。

而你三十岁没有规划,还在混混社会,随波注流,必然成为社会尘埃,成为小小草根基士壤,再难以翻身有望。失去得不但名望,地位更多的是财富。有的还掉进深渊入牢。所以有人唱三千里路,尘与土。八干山河,云和月。人生没有奋斗的计划,没有正确选择。是成巨大的差异。何等重要。

一般都要在三十岁前后左右决定。所以青年人不怕无技,就怕无志,有了奋发图强的精神是会下很工夫的,会改变人生面貌的。三十岁是关键的基点和转折点,要认真思考,精心布局,专业设计,坚强执行。要好结果,必须计划落实行动。正确规划理想美好要坚决做下去,才有美的未来。怕挫折,怕吃苦,怕长远,很怕会被近的诱惑,更多是使你五光十色中掉进陷井,失去更多,而生活一踏糊涂。


ww3721王建文


“三十不发,四十不富”这句话放在以前可能是一句至理名言,现在来看就有失偏颇了。

以前的人四五十岁就是老头老太太了,大姑娘、小伙子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不到三十已经儿女成群了,孩子嗷嗷待哺,父母日渐老去,不趁早好好干怎么办?现在的人平均寿命七十多岁,四五十岁依然年富力强呢!年轻人二十多岁还在读书学习阶段,三十就想成就一番事业,发家致富太难了。四十岁以后的人经过多年的经验和资本的积累,基本具备了应有的条件,如果时机把握的好,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不过说句实话,读书趁年少,创业宜趁早。年轻时精力充沛、身强力壮、敢想敢干,最适合发愤图强,创业打拼。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精力、体力、脑力渐渐不如以前。最重要的是,人年龄越大胆子越小,干起事来没有闯劲,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容易因顾虑重重而放弃。

无论这句话对与错,我们还是活在当下,不负韶华。年轻人珍惜青春、抢抓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年人不减当年、厚积薄发,发家致富逐梦人生。祝心存梦想的你我早日事业有成,梦想成真!




粉色点亮生活


我听到老年人是说: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寻死路的谚语,人生到三十岁如果不豪爽的性格,即不学无术不能发奋自强,到了四十岁就不会发家致富,开创自己的事业,到五十就只能虚度光阴,到死也一无所成的意思。我个人认为现在的人较迟成熟,可延续到四十岁始成就事业也不迟,大器晚成,大有人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