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最好的脾气,请留给最亲的人!


心理学:最好的脾气,请留给最亲的人!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一个人最大的修养,是和家人好好说话。

1

好好说话,把好脾气留给亲人

一个朋友说:“你想知道一个人和谁打电话,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了。”

一个人打电话的时候,如果常出现“您”、“请”、“谢谢”……他可能在和上司、客户通话;

如果常出现“好啊”、“得了吧”、“没事儿”……他可能在和同事、朋友通话;

可如果常听到“好了好了”、“行了”、“没事我挂了”,那么他应该是在和家人通话了。

听起来十分反常的事,在生活中却随处可见。在外人看来彬彬有礼的人,对家人的态度却远没有对陌生人温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家人交流的态度变得不耐烦起来,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

有人说:“敢发脾气是信任的表现。”

是啊,家是最安全的地方,用温暖来包容你所有的不幸。在家里,你能安心地卸下所有伪装。

可如果常常出口伤人,伤害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产生隔阂。

“烦不烦!”

“跟你说了多少次要关灯,浪费电!”

“说了你也不懂,问那么多干什么。”

伤人的话语就像锋利的刀刃,让家庭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将感情一点点地烧成灰烬。

很多人不懂得家庭的相处之道,深感“家门不幸”,却没有想到这种不幸正是来源于坏脾气。

说到底,家人才是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人。

正因如此,他们更关心你的感受,更在意你的言语。

人生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好的家庭氛围,能使人向阳生长;

温暖的话语,常如春风,带来温馨与甜蜜。

当你决定好好说话的时候,幸福也会悄然而来。

2

好好说话,相互理解

经典喜剧电影《家有喜事》,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结婚周年纪念,常满特意在法国餐厅预订了位子,带妻子吃饭。

平日勤俭持家的妻子翻了翻菜单,看着几百上千的价格目瞪口呆,嫌弃地说:“噫~又贵又吃不饱。算了,点个……蛋炒饭吧。”

常满尴尬地让服务员下单,正想来点音乐,妻子连忙阻止:“不行不行,小费很贵的。”

常满觉得没面子,暗暗吐槽:“土包子,黄脸婆。”

最后,妻子失望地回家。

想想我们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事?

一次次地叮嘱父母不要吃隔夜的饭菜,他们却依然将剩菜放进冰箱,隔天热了吃……

一遍遍地和他们强调,不要动你的东西,但他们看到乱糟糟的房间,还是忍不住替你收拾……

发了工资,给妻子买了高档的衣服,可她却说太贵了,非让你退回去……

你不满地吐槽对方不理解你的心意,对方说你不会过日子,最后都成了糟心事。

有些人喜欢把这些矛盾归咎于“三观不合”,可世上哪有三观完全一样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家是藏爱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

在大是大非面前固然要坚持原则,但不必对无关痛痒的小事上纲上线,横加指责。

你享受精致的生活,我喜欢精打细算过日子,两者并无对错之分,看法不同而已。

如果一定要争个面子,往往赢了结果,输了感情。

和家人相处的最好模式,不过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

幸福感强的家庭,都懂得彼此包容,相互体谅。

3

好好说话,让温暖回归家庭

一个温馨的家庭,一定是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

用一颗包容的心谅解彼此的不完美,用温暖的态度来安慰彼此的不幸,共同担当生活的风风雨雨。

而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说话往往能做到下面的“三不责”:

一、对父母,不埋怨

孔子曾经说过:“现在提到孝顺就说是能赡养父母,可狗和马不也有人喂养吗?如无敬爱之心,两者有何区别呢?”

当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可能行动迟缓,这时不要埋怨他们走得慢,将催促的话,换成“小心些,注意脚下”;

他们可能会变得唠叨,这时不要埋怨他们啰嗦,少说“行了行了”,换成“我明白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他们可能会生病,这时不要埋怨他们无能,用耐心去聆听他们的需要,用温和的言语安抚他们的焦虑。

对父母好好说话,才是最好的报答。

二、对伴侣,不责备

看过一篇文章,夫妻的相处细节让人十分感动:

妻子因为给孩子喂多了半粒退烧药,导致孩子高烧不退,连夜送到医院。

丈夫匆匆忙忙地赶到医院,看着愧疚自责的妻子,安慰道:“没事的,有我在。”

事实上,一味地指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对方慌乱无措的内心更加难受,使两人的感情产生裂缝与隔阂。

有一句话说:“这世上最残忍的事,就是抓住对方的过错进行指责,而不给别人宽容和机会。”

出于善意的提醒,不该变成暴躁的指责。

简单的言语能化作刀刃,也能暖如春风。好好说话,才是维持婚姻最高级的秘诀。

三、对孩子,不一味贬低

看过一个研究: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你不行”,“你蠢得像猪”,“你比不过别人”,孩子就会陷入自卑,不愿意和人沟通,害怕、甚至疏远父母。

这种“打击式教育”,也是很多家长的做法。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比起外人的赞美,父母的鼓励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动力。

因此,当孩子行差踏错的时候,父母不忘从旁提醒;当孩子获得成功时,也别忘了予以鼓励。

家庭的幸福,从不在于金玉满堂,而在于相处和睦;

家庭的幸福,从不在于华衣美食,而在于相濡以沫。

人们经常犯的错误是把最好的脾气留给陌生人,而对亲密的人太过苛刻;

当我们意识到,并且改正这个坏习惯的时候,家庭自然相处融洽,幸福也将不期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