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

如果要给中国的城市找一首代表性的歌曲,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那几个。提起香港你会

想到《东方之珠》,提起杭州你会想到《渡情》,提起网红城市成都,你会想到它的同名歌曲《成都》,但是提起武汉,似乎一直都没有这样一首可以代表一座城的歌曲。

直到今年春节,一首歌曲,在不经意间掀开厚重的疫情报道,在武汉人的朋友圈中传唱,一下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

“小时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外地人为了看大桥才来到汉阳门,汉阳门的轮渡可以坐船去汉口,汉阳门的花园,属于我们这些住家的人,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汉阳门花园》demo封面

吉他轻弹,方言演唱,这首《汉阳门花园》是土生土长的武汉音乐人冯翔2017年的原创作品。在今年的湖南卫视元宵晚会上,湖北籍演员张新成和身在武汉居家隔离的冯翔隔空对唱,吟唱出老武汉的烟火气息和岁月变迁,将过去平凡、琐碎的武汉市井生活带回大家的视野。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冯翔在武汉家中弹唱

“人还是那些人,地方却不是那些地方了”,这是北漂10年后回到武汉的冯翔对家乡最大的感受。一天夜里,回想着童年往事,冯翔不知不觉就用怀里的吉他弹出了《汉阳门花园》的旋律。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冯翔在汉阳门边拍摄MV

为什么是汉阳门花园呢?因为这里有他儿时最快乐的记忆。上小学之前,冯翔就和外公外婆住在民主路9号,汉阳门花园是他和小伙伴们最常嬉戏的地方。写这首歌的时候,冯翔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小时候的这些微小细节。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年轻时的冯翔与外婆

这位人称“翔叔”的音乐人,经历有些传奇。

从小家住汉阳王家巷的冯翔,父母都是老师。1981年,喜欢音乐和文学的他,在父母的坚持下报考了同济医科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与如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是大学同学。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同济医科大学大门

大学毕业后,冯翔被分配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武汉人常说的“六角亭”,当起了一名精神科医生。但是,忙碌的医院生活并没有熄灭这位文艺青年内心对音乐的热爱。1989年,他开始在民众乐园的冷饮棚里驻场唱,后来又辗转红色恋人等大大小小的酒吧“驻场”,成为武汉最早的驻唱歌手之一,一曲英文歌《卡萨布兰卡》也曾在当地红遍一时。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2000年左右,冯翔在红极一时的“神曲”酒吧演唱

2004年,40岁的冯翔辞掉医生工作,只身前往北京一家致力于做正版唱片的音乐网站,担任音乐总监。然而,2005年前后,唱片业急剧崩塌,冯翔所在的公司也于2009年走向尽头。几年的创业生涯,“前前后后不知打了多少钱进去,最后吃饭的钱也没了,是朋友拿房子租金给大家发生活费”。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武汉音乐人冯翔

这一年,冯翔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儿的降生使他不得不去干一些能挣钱的活养家。随后几年,他制作过实景音乐剧,当过雪花啤酒的广告音乐制作人,参与过音乐节运营,还当过电影编剧和副导演。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冯翔

2014年父亲病重,50岁的冯翔结束北漂,携妻女回武汉定居,可是故乡已经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六渡桥的繁华没了,汉阳门家家(外婆)屋里的房子变成餐馆,儿时的邻居朋友都搬走了。于是就有了这首《汉阳门花园》。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冯翔重回儿时长大的汉阳门

回到武汉后,冯翔每天晚上会花半个小时在朋友的酒吧驻唱,闲暇时写写歌,其他时间都在游艺路社区帮一些精神病人做音乐治疗。在经历了诸多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年过五十的他,不再迷恋年轻时喜欢的摇滚,转而爱上了这种平静的表达。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结束北漂的冯翔重新回到酒吧唱歌

病人们常常围坐成一个圈,听冯翔唱歌,不少患者从开始的羞涩、不愿表达,到最后和着冯翔的吉他旋律,一同放声歌唱。冯翔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音乐,我觉得可以用音乐来做这个有意义的事情。”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冯翔(左一)在精神康复机构做义工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冯翔和众多的武汉民众一样,经历着不知所措、恐慌和悲伤无助。那些我们在微博或电视上看到的悲伤的故事,都真实地发生在冯翔身边。

冯翔弟媳妇的父亲,快不行了,就是叫不到救护车,不是救护车故意不来,而是已经没有空闲的救护车了。冯翔的侄儿把他姥爷从楼上背下来,但背下来的过程中,老人就已经走了。“我的弟弟、弟媳、侄儿,他们很无助,觉得为什么没人管。”冯翔说道。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一线医务人员争分夺秒运送病人

可是到医院去看看,哪家医院不是人山人海?哪个医护人员不是已经忙到处于崩溃的边缘?即便如此,一线的医护人员,还在和时间赛跑,希望多救治一些病人。于是这种“没人管”的生气转化为悲伤和无助感。

在这种长时间的压抑中,《汉阳门花园》再次爆红网络,也让冯翔坚定了用音乐疗愈人心的信念。

有网友在《汉阳门花园》下面留言,这首歌让他们看到了那个曾经生活过的武汉,仿佛又回到了那样的一个武汉,一个平静、世俗的武汉:“此时此刻,我们无比眷恋那种平安、健康的日子,即使它是琐碎的、平淡的。我们觉得武汉还会回到那个样子,这是我们的希望。”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某音乐软件下面的网友评论

还有一件事,让冯翔在昏暗的日子里抓住了一束亮光。前几天,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深夜里,一位老大爷戴着口罩,在四下无人的街角,拉着手风琴演奏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你能感觉到吗?我当时一下就很激动,生命的力量啊!你会觉得生活、生命其实还是有希望的,那种美好的东西在人心底一直都存在。”冯翔从没有那么真切地体会到过音乐的力量。

受老大爷的鼓舞,冯翔开始在网上为大家直播唱歌。“背坨坨,换酒喝,爹爹累了,背不动了”“红灯绿灯,爹爹婆婆下农村”……这位前精神科医生,将自己对故乡的深情,融入自己创作的《黄鹤楼》《六渡桥》《凌波门》《东湖》等十余首歌曲中,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着自己在一线的老同学、老同事。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冯翔在家中直播

如今的武汉城,仍在封闭中,但我们相信,汉阳门旁的户部巷小吃街,总会再次人头攒动,隔壁的黄鹤楼,也终将迎来熙熙攘攘的游客。到那时,不妨到武汉走走,见识一下每天都人挨人的民主路,听听满街放的流行歌,逛一逛还属于老武汉人的汉阳门花园。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他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同学,40岁逃离医院追梦,如今深陷疫情中心,目睹亲人离去,坚持用歌声治愈创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