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助推A股行情,3大板塊快速釋放業績

A股市場在節後第一天"深蹲"之後,反彈的力度很強,持續性也非常好。之所以出現這種持續性反彈走勢,很大程度上要受益於政策的發力、資金的入市。站在當下,深市的創業板指和深證成指接連創出新高,我們只有知道哪些板塊會在利好堆積之下顯著受益,才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抓住市場的主線熱點。

節後市場究竟有哪些利好堆積呢?我們按照時間軸來梳理節後的利好消息:1、央行釋放超額流動性。央行在2月3日首日開市之際,開展了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隨後又多次開展公開市場操作;2、部分限制做空。自2月3日當晚起暫停期貨夜盤交易,同時對多家券商下發通知,要求2月3日起暫停融券賣出業務;3、三月份富時羅素將再度擴容A股;4、再融資新規面市,定增規模或大幅增長;5、下調MLF利率10個基點等。

在政策發力之下,主流資金入市的消息也是鋪天蓋地。先是2月初險資和私募大幅加倉買入。與此同時,外資也是持續加碼A股,據上證報消息,2020年以來,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額已達781.85億元,在今年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北向資金的淨買入額已接近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一。如何驗證資金大舉入市了,成交量是非常直接的信號。2月3日以來,無論是表現最強的創業板指,還是漲幅最小的上證指數,都出現了量能堆積的現象,說明市場的成交活躍度處於比較高的位置上。

多重利好助推A股行情,3大板塊快速釋放業績

資金是行情的發動機,只有資金不斷的流入,股市才能"水漲船高"。既然有利好的不斷堆積,資金的不斷入市,因此從中期視角來看,牛市行情還會延續。既然是牛市,那麼最好的策略就是中線思維,尋找邏輯上最受益的方向,持股待漲。

哪些方向會中線收益呢?按照我們價值致勝投資體系來分析,一定要尋找那些景氣週期正在向上的行業,然後個股要選擇行業龍頭標的。

近期我們反覆講了看好的行業,包括核心科技(半導體、5G等)、新能源汽車、軍工、券商、部分醫藥股等少數幾個方向。


多重利好助推A股行情,3大板塊快速釋放業績

回到當下,我們要重點尋找中期視角下能夠實現業績不斷增長的方向和標的,比如魚躍醫療,這一波的防控需要,公司的製氧機、呼吸機等相關產品得到了大量採購,對於防控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從而也會帶來公司業績的大幅提升,所以才會有資金不斷的買入,股價持續上漲。

按照這個邏輯,半導體、5G等核心科技股,以及新能源汽車、軍工、券商等方向均存在導致未來業績顯著釋放的催化因素,因此,從中期視角,可以繼續去重點關注。對於個股的買賣點把握,價值致勝提倡回調買、高點賣的思路,對於中期景氣週期向上的行業,短期的回調會均會帶來不錯的買點。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文章觀點僅供參考,個股不作為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