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麼能月產出六億隻口罩?

心猶浪晨微勃


2018年,我國的口罩產量是45.4億個,日本則高達55億隻,平均每週一億隻,當然,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海外工廠生產然後再回轉回日本的,日本本土口罩年產量只有10幾億只。

目前,日本政府提出每月生產6億隻的目標,個人認為夠嗆,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日本本土工廠即使達到了政府要求的“2倍產能”的能力,市場上的口罩依然會供不應求。

就像我們這邊,口罩的產能其實也在不斷擴大,我們本地的一些工廠,政府部門還引入了很多志願者進去幫忙生產,產能都是翻倍的增長,估計全國也差不多,但是每天出門去藥店買口罩,大多數時候還是撲空,買不到。

由於對於疫情可能的長期化的恐慌情緒,所有人都會盡可能多地囤積口罩,不管是為了家庭用,還是為了牟利,總之,市面上的口罩總會供不應求。

就像經濟下行的時候,包括銀行、企業、個人,都會想盡辦法把錢捂在口袋裡過冬,其實錢並沒有少,但是因為缺少了流動性,反而就造成了錢荒。

前2天曝出來的新聞,一家日本醫院,一下子被偷了6000個醫用口罩,還好醫院裡還備有約2萬隻口罩的庫存,不然醫院就麻煩了。

而在日本二手交易平臺上,65只裝的口罩被炒到了約3千人民幣,一隻口罩要48塊錢人民幣。

很多人會奇怪日本的口罩年產量怎麼比中國還多,畢竟日本的工業主打的都是中高端的,口罩這種看起來比較低端的也掙不了幾個錢的行當,日本企業怎麼還能生產那麼多,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日本特有的口罩文化,畢竟日本人為了預防流感和花粉症,日常對口罩的需求很大,2018年生產或海外工廠生產的55億隻口罩中,有43億隻被個人用掉了,相當於每個日本人一年要用30多個口罩,這個數量遠遠超過了我國。

平時,日本民眾就日常買一些,家裡備備即可,也不常用,現在疫情擴大,勢必讓很多人很恐慌,開始瘋狂的囤積口罩,目前日本能實現一週一億隻的產能,但是日本民眾往往一買就是五個十個,即使實行了限購政策,口罩依然是永遠供不應求的。

現在日本政府提出月產6億隻的目標,其實還是夠嗆的,因為疫情的影響,中日之間的進出口受到了很大影響,畢竟日本海外工廠生產的口罩主要在中國,如果再考慮日本海外工廠把這些口罩拿出一部分賣給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牟利,這個也是無可厚非的,那日本政府的目標就很難實現,畢竟,日本是‌典型的“小政府”,地方完全自治,企業合法的生產銷售行為,政府不能強行行政干預,現在日本政府只能禁止口罩出口,以保障本國的使用,那些海外工廠,能回來多少算多少。

為了鼓勵本土企業擴大生產,日本已經給與了很多補貼,比如較大的企業,政府將承擔其2/3的成本,對於中小型企業,政府將承擔3/4的成本,不過每條生產線負擔成本的上限為27萬美元。

除了鼓勵企業擴大產能,日本政府為了實現月供6億的目標,剩下的渠道就是擴大進口。

其實,為了節約資源,如果出門時間短,比如一兩個小時,口罩完全可以重複利用,不用用一次就丟一次,不然消耗量太驚人,永遠都不夠。


雲中史記


日本一天生產2000萬口罩?中國:這沒啥,我一天產1.8億隻

最近,日本共同社剛剛發佈消息,安倍晉三首相在會議上表示,日本將會大規模擴大口罩產能,力爭一個月供應6萬隻口罩!

日本人真的能一個月生產6億口罩?那可是每天2000萬隻的!

這個對於日本來說,好像並不難。

據統計,2017年日本生產了46億隻口罩。平均每人有39只可用!如今安倍晉三說的一個月6億口罩,只不過是在原有正常產能上擴大了2倍多而已。

為什麼日本生產那麼多口罩?

這是因為,日本人真的很喜歡用口罩。

長期的多災多難的國情,讓日本人保持了很好的安全衛生習慣。不管是發生火山噴發、地震、海嘯或者火災洪水,都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瘟疫。長此以往,日本人變得很喜歡戴口罩。

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不愛戴口罩的狀態,日本人對口罩簡直是太喜歡了。

現在,日本確診了728人的新冠肺炎,還出現了超級傳染者。眼看日本口罩就要進口才能實現自給自足。日本政府趕快與企業溝通,要求超負荷擴大產能,開足馬力生產口罩和其他防護用品。

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雖然成為食利國家很多年,但並沒有忘記製造業立國的基礎。整個日本雖然有老齡化、少子化、低慾望化的可怕傾向,製造業畢竟還沒有丟下。

什麼?不知道食利國家是什麼?

食利國家,就是發達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開始靠放高利貸過活,僅僅靠著收取利息就能過上胡吃海塞的生活。世界歷史上的西班牙、荷蘭、英國都是因為發展到一定程度,把銀行業這種虛擬經濟當成了支柱產業,結果國內空心化,產業都轉移到其他國家,原來越就衰弱了。

如今的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食利國家,華爾街靠著金融從全世界攫取財富,美國又用每年700億美元的軍費維持海上霸權和美元信用,僅靠發行美元,美國人的生活,就不會太差。再加上帶劍經商的軍工複合集團,美國靠著收保護費和利息,剝削著全世界的勞動者。

特朗普不是講製造業迴流美國嘛,就是遏制產業空心化趨勢。

說回口罩生產,很多朋友以為,日本一天生產2000萬口罩已經逆天了,但你不知道的是,中國一天能生產1.8億口罩,是日本產能的10倍以上!

全國來說,有22個省市區有口罩生產能力,現在,基本上除了西藏,全國範圍內都在開足馬力生產口罩。僅湖北省境內,n95口罩的日產量就有32.4萬隻,這是一年上億的口罩生產量!

其他省市口罩生產能力如何呢?

天眼查數據顯示,到2月7日,我國有3000多家企業新增了"口罩,消毒液,防護服,測溫儀,醫療器械"等一系列業務。

據中國紡織商業協會的估算,在各企業的跨界支援下,2月底我國的口罩產能將會從2000萬隻/天擴大到1.8億隻/天,同比增長800%!

1月底我看新聞,山西高平市,僅僅用一個星期時間,就實現了從無到有打造出了一個日生產口罩10萬隻的工廠。

這就是中國速度!

生產速度取決於打款速度,更是取決於國家需要的緊迫程度!

原來用於生產衛生紙的中順潔柔,剛剛採購了5條醫用口罩生產線,2月底實現35萬片每日的產能。將來有望把產能擴大到200萬片!

以生產運動鞋和紙尿褲為主業的福建莆田,把原有生產線進行改造,實現了日生產200萬隻口罩的能力。

原本生西服為主業的江蘇紅豆集團,從2月1日開始停止西服生產,目前每天能產出10000件防護服!

就連為別人代工生產手機配件的富士康,用短短几天時間,實現了每天200萬隻的產能。

毫不過分的說,中國的製造業,是中國立足世界的真正本錢,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20餘種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只要人民需要,馬上就能到位!

當然這裡也離不開有關部門打通渠道、簡化審批、放管服改革、營改增改革的功勞。

預計在一個多餘結束後,我國有可能實現每天10億隻口罩!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目前為止只有我們能做到。

話又說回來,如果全國人民每天用一隻口罩,我國口罩想要完全自給自足,需要每天生產14億隻,一年生產5000多億口罩!

所以,大家買不到口罩,不是口罩產能不行,主要是支援湖北支援武漢了,畢竟醫護人員比我們更需要口罩!


歷史知事


別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總統面前卑躬屈膝,被美國總統擠下紅地毯,還被美國總統大叫“STOP”,但是在治國安邦方面,不得不承認,安倍晉三是一把好手,日本經濟疲軟的時候,安倍晉三積極推出“安倍經濟學”,主張日元貶值了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讓日本的經濟實現連續增長,確保日本世界第三經濟大國的地位不倒!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沒錢寸步難行,有錢能使鬼推磨。日本的經濟好,是世界第三大國,是發達國家,有錢,疫情爆發之後,日本有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一時間下令,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為了擴大口罩的供應能力,讓日本的工廠增加口罩的產量,爭取一個月生產6億隻口罩!

安倍晉三沒有吹牛,也沒有說大話,從2107年開始,日本每年生產的口罩數量都超過49億隻,一年12個月,平均每個月生產4.08億隻口罩,只要日本的工廠不停工,有足夠的材料,工廠24小時輪班生產,一個月的時間生產6億隻口罩綽綽有餘!

日本的口罩產量高,一個月能夠生產6億隻,還是沒能阻止口罩價格上漲,有關數據顯示,日本成為第二個疫情重災區之後,日本民眾為了防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斷地購買口罩,導致日本的口罩價格上漲,一盒只有65只口罩的價格就是50000日元,平均下來,一隻口罩就得48.5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可不便宜!

日本的口罩產量高,價格也高,是因為日本人喜歡戴口罩。日本人喜歡戴口罩,就是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染,現在又是疫情爆發的關鍵時期,日本的愛知縣、東京都等地都有感染者,日本橫濱港口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有600多人感染,還有人因此喪命,這些數據都在告訴日本人,戴口罩非常重要!日本已經成為重災區,日本的防疫措施尤為重要,日本晉三在下令量產口罩的同時,下令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享受免費的醫療,就是為了儘快控制住疫情!

日本是經濟大國之一,是軍事強國之一,在科技上、醫療上、工業上,日本都是全世界範圍之內的強者,因此,日本的實力不容小覷,日本的生產口罩的能力不容小覷,日本的科技實力和醫療技術不容小覷,只要提供相應的資金,日本的工廠都願意加入生產口罩的大軍,滿足疫情期間的口罩需求!


老鱷魚觀天下


現在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斷的蔓延,被感染的人也在不斷的增加,到目前為止,日本方面已經確診了新冠肺炎728例,而且還有三個死亡案例。鑽石公主號郵輪上面一共確診了634例,雖然現在日本國內一共還不到100例,但是這幾天增長的速度有點快,因此日本方面加大了防護力度,同時針對這種情況制定了很多措施,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的防護,日本方面還準備加大醫療支持,把原有的1800張床位繼續擴張,現在日本一共有八十幾個醫院可以檢測新冠病毒肺炎,同時我國也支援了日本很多檢測試劑,和日本共享醫療信息。

由於民眾對這種疫情現象感到非常的擔憂,所以日本的口罩開始出現緊缺的情況,在日本二手交易平臺上,一盒65只裝的口罩,居然能被賣到5萬日元,也就是每一個口罩的單價高達48.5元人民幣,由此看出日本方面的醫療防護裝備現在越來越缺。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日本首相安倍要求日本要月產6億隻口罩,同時緊急撥款103億日元,以支持口罩的生產,日本在我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援助了我國很多口罩和防護服,不斷的幫助我國抗擊新冠病肺炎疫情。

由於日本方面受體系系統的侷限性,不能採取強制隔離措施,所以這個疾病一旦在日本爆發,可能非常難以控制,日本政府現在已經制定了初步計劃,日本政府將會設立補貼,以允許製造商增加口罩供應。同時改善病原體的快速檢測機制。日本政府除了促進測試試劑盒和疫苗的開發以外,將安排檢疫官提供支援。同時日本政府方面建立了電話呼叫中心接受諮詢,為市民提供最準確的信息。

為了確保醫療物資的充分,日本政府提供5000億日元的緊急貸款,併為日本的政策和財政資金提供相應的擔保,日本本身就是一個製造業強國,製造醫療設施產品科技方面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財政資金方面是不是充足,現在日本政府為了應對疫情,確保在7月份能夠順利召開日本東京奧運會,所以加大了財政的支持力度,在日本製造口罩是一種高自動化行業,而我國也能實現三秒鐘,製造一個口罩,所以說一個月內製造6一個口罩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問題是這些口罩是不是盈利,日本政府為了讓製造商不用擔心,所以提供了大力的財力支持。因此日本在製造防護服和口罩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應該能夠保證日常的供應量。


江淮聖手


作為世界頂級的工業國,日本的口罩生產能力本來就很強大,日本的罩生產企業也很多,這跟日本的口罩消費市場有關。

雖然日本的空氣質量還算不錯,但日本人一直都有日常戴口罩的習慣,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美觀

(在沒有化妝的情況下,日本女孩出門必然會戴口罩)

日本是一個非常拘謹的社會,在日本文化中,見人如果不修邊幅不化妝是很不禮貌的,因此日本人在出門之前一定要化妝或者打理下自己。

可是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有時候出門實在來不及化妝,於是在沒時間化妝時日本人就帶著口罩出門,遮擋自己沒有修飾的面容。

第二個原因:防範花粉感染。

在上世紀50年代,日本從國外引進了許多杉樹,這些杉樹在進入春季之後會散發大量劃分,導致許多人花粉過敏。而為了環境保護,日本人又不願意砍掉這些杉樹。

因此每當花粉季節來臨之時,日本人就會帶上口罩,躲避花粉困擾。

(日本的天氣預報都會對花粉的濃度進行報道)

在2018年,日本1.2億的人口一年就消費55億個口罩,這其中日本國內生產了11.1億個口罩,佔到了消費量的三成左右。

雖然日本企業只生產了三成的口罩,但日本所生產的口罩都是中高端的口罩,進口的則主要是中低端口罩。既然高端口罩都能生產,普通的防護口罩自然不在話下。

實際上日本只要開動馬力,完全有能力滿足國內的正常需求。(日本的口罩生產潛力還是很強大的)

隨著日本疫情的不斷擴散,自進入2月以來,日本的口罩消費量激增。為此在2月12日,日本政府下令要求全國的口罩企業24小時不間斷運轉,努力保證國內口罩的供給。

到目前為止,日本全國的口罩產能已經達到了每週生產1億隻。如果按照現在的生產效率,日本一年就可以生產52億隻口罩。

當然,在平常日子裡52億隻口罩基本能滿足日本國內的需求。但現在是疫情期間,日本老百姓對口罩的需求更大,所消耗的口罩量也肯定更大,一週1億隻的產量還真不一定夠。


但是日本的口罩產能現在也沒有完全被開發出來,日本企業尚有餘力增加產量。

就在2月2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日本將繼續增加口罩產量,外加結合進口,到在3月可實現全國口罩供應量增至6億隻,此後還會進一步增加產量。

每月供應口罩6億隻,一年就是72億隻口罩,只要疫情能夠穩定,這些口罩能夠應付一陣子。


千佛山車神


日本本來就是口罩消耗大國,尤其是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只要能夠開足馬力,多少口罩造不出來。日本為何是口罩消耗大國?這還要從日本的一個通病說起!

在日本,每年到了四五月份的時候,經常能聽到一種——花粉症。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疾病,說白了就是花粉過敏。只是日本比較特殊,患上這種病的人太多了。

根據調查統計,日本有近3成的人患有這種疾病。在一些病情比較嚴重的地方,這個概率甚至達到了40%以上。以日本1個多億的人口來計算,三成的患者也有3000多萬人患病。

為什麼日本人容易得這種病呢?這還要從二戰之後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國內百廢待興,再加上房地產業的興起,急需各種木材。

為此,當時日本種植了大量柳杉。還沒有等柳杉成熟的時候,日本又從國外購買了大量廉價木材,原來種植的柳杉只好放在那裡沒人管了。

這樣一來,日本柳杉佔據了日本總森林面積的18%,國土面積的12%。因此,街頭巷尾都可以見到柳杉這種樹木。

柳杉有什麼特殊的?生長時間快,但是開花時間很晚,30多年樹齡的柳杉才擁有開花的能力。這也導致日本進入70年代末期以後,爆發了大規模的花粉病,後來演變成了重大的社會問題。

隨著花粉病的日益嚴重,很多日本人都戴上了口罩,為此也促進了日本口罩業的發展。正如上文所述,大約三成的日本人患有這種疾病,口罩業的市場也是高達3000萬人。

為了方便計算,我們把口罩按照十個一盒來就算。面對3000萬人的市場,就要準備3個億的口罩。而這些口罩,還只是針對這些患病的,還有那些不患病的。

作為一種國民性的“疾病”,日本患有花粉病的概率越來越高,以每10年增長10%的速率遞增。因此,很多沒有患病的日本人,也有了囤口罩的習慣。

算一個極端情況,假設1億日本人全部需要口罩,每人買一盒,一盒10個口罩,也需要10億的口罩儲備量。這還是按照少的算的,就好比這次買口罩,你難道只買了十個嗎?

當然了,我們算的是極端情況,這種情況肯定達不到。就算達不到,5億規模總有吧。這裡的5億規模,並非是5億規模的儲備量,而是有5億規模的生產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擴充到6億規模的生產量困難嗎?

更何況口罩不是什麼高尖端技術的產物,一條生產鏈,每秒可以生產十幾個口罩。對於日本這樣的國家,本來就有很多的口罩工廠,如今只是增加幾條生產鏈罷了,難度並不大。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日本花粉病困擾了這麼多的日本人,為什麼不把柳杉砍掉?你以為日本人不想嗎?安倍晉三也是花粉病的受害者,曾經提議說砍掉大部分的柳杉,換成其他樹種。

但是另外一邊,正是由於花粉病的存在,每年給日本帶來了1000億日元的市場。到時候柳杉沒了,這個市場也沒了,所以每次說砍樹的時候,總會有一撥人站出來反對。

萬萬沒想到,日本的花粉病救了日本。在面對口罩緊缺的情況下,作為口罩消耗大國的日本,可以立刻開足馬力,儘可能多的生產口罩。


史之策


口罩每個月生產出6億隻,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多,但仔細想想也未見得有多少。

別的不說,他們一個月生產出來的口罩還不夠咱們這邊一人用一隻,總共的口罩額度。

大家千萬不要被這個六億嚇壞了,因為這個六億指的是一個月的生產口罩總額。

那麼如果我們把這個生產口罩的總額除以這個天數,取一個平均值,將近是一天2000萬個口罩。

日本是口罩生產大國

日本生產出6億口罩並不是空穴來風,記者在採訪安倍的時候,安倍明確表示在今年口罩短缺的情況之下,準備加大力度,生產口罩,爭取口罩,達到上個月的兩倍。

那麼日本上個月的口罩生產總額是多少呢?也就是3億隻口罩。

可是如果我們拿出世界地圖來看一看的話,又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日本只是一個島國,它的國土面積並沒有咱們想象的那樣大,就這麼一個小地方,為什麼它能夠生產出這樣多的口罩?而且在平常的時候能夠生產出三億口罩來呢。

這個口罩如果對咱們來說的話並不是非常的多,但是對於這麼一個小不點的國家來說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困難的。

於是當我們追本溯源就不難發現,日本之所以生產如此多的口罩,是為了每年的四五月份做準備。

為什麼為每年的四五月份做準備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病叫花粉症,簡稱花粉過敏。

而這個花粉過敏一般都是在四五月份,所以在1月份2月份3月份的時候就要加足馬力為四五月份做準備。

平日裡加足馬力做準備,自然也就成為了口罩生產大國,只不過這個口罩生產大國絕大多數都是內銷而不是外銷。

日本現在的局勢很迷

這幾天看的新聞比較多,咱們這邊的話情況慢慢的處於一個可控制的狀態,而且一些地區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復工。

反觀自己周邊的幾個國家,他們的所作所為的確讓人揪心。

比如日本那一方面,他們好像還是蠻不在乎的樣子。甚至前幾天都爆出出租車司機患有這種病症的新聞。

甭管如何,作為鄰國,還是衷心的希望日本方面能夠抓緊時間就治好這種病。

畢竟一旦涉及到傳染病,尤其是能夠大範圍的傳染的疾病,往往就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的事情,而是全球的事情。

別到時候咱們這邊治理的差不多了,鄰國再來一個殺馬槍,那就尷尬了。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時勢逼人進步。

日本發現疫情以來,日本政府提高了對冠狀病毒的防範力度,自2月13日東京都出租車司機被確診病例以後,日本防疫部門上報內閣,首相安倍就曾作出三點指示,其中一點就是全力開動工廠,保證一月內能生產出6億隻口罩。

聽起來,6億口罩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對於日本國卻並非特不可逾越的大問題。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體,資金上有充足保證,生產口罩不需要什麼高深技術,一般國家都可以做到,對於日本更是小事一樁。



只需要做足下邊3點就有保證:

第一,加大進口纖維和棉花以及絲織品等物,為生產口罩做足原料準備。

第二,將一些有能力的大中小企業和工廠全部納入生產口罩行列,像三菱、川崎、富士這些世界知名大公司屬下的小工廠全部行動起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軍工企業造飛機坦克都在行,更不用說做一些小口罩了,對於他們來說,也許是牛刀殺雞,但非常時刻,首相有令,為了日本國民健康著想,必須服從政府號召。

第三,一些原來生產口罩的企業加班加點,多招工人24小時不停機,開足馬力生產,之前安倍政府已經撥出大約1000億日元的專項資金,大力扶持這些固有的口罩生產廠家,只要資金到位,有錢賺又體現了愛國思想,相信這些廠家老闆和工人會幹勁十足。




日本大和民族具有很強的凝聚力,社會隱藏著很深的生產潛力,作為一個1.27億人口的發達國家,生產一些口罩,不是克服不了的難題。退一步來說,即使本土資源匱乏,難以完成6億口罩任務,也可以向鄰國求助。抵抗病毒蔓延,是國際責任,並非日本一個國家的事情,一國有難,所有國家都會伸出手來拉日本一把。

所以,只要日本有信心,政府加大重視力度,開足宣傳機器,一個月滿足6億支口罩,完全可以。日本國內當前疫情緊張,傳播速度加快,到20日晚9點左右,日本國內確診病例85例,“鑽石公主號”郵輪病例增加到634例,在此檔口,日本國內舉行50萬人參加的馬拉松等其他大型民眾聚集活動,生產口罩做好防疫工作,已經成為日本政府頭等大事。刻不容緩,趕緊行動起來。


夢裡青山1


日本政府計劃供應的6億隻口罩並非都是由日本國內生產,還包括了從中國進口。目前日本口罩製造企業全面開工,24小時不間斷生產,能夠實現每週1億隻口罩的供應。隨著中國口罩企業產能的恢復,日本還將從從中國進口部分口罩,確保6億隻口罩的供應。

隨著疫情的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恐慌,出現了大量“囤積”口罩的現象,很多藥店醫院的口罩都被搶購一空。日本人前段時間是絲毫不慌的,還在正常舉辦萬人祈福活動和多地數量合計達到50萬人的馬拉松比賽,但是隨著接連幾天的確診人數新增過百,再加上新增兩例死亡病例,日本人就徹底坐不住了。



其實日本政府加大口罩生產數量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日本有種“國民病”——花粉過敏,在3-5月份櫻花盛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戴上口罩以防過敏,也就意味著日本進入三月之後口罩需求量會暴增。現在疫情尚未結束,花季又將來臨,民眾也想多買點口罩以備不時之需,這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為了確保6億隻口罩的供應,日本政府除了讓口罩製造企業24小時不間斷生產,還決定從2019年的財政預算資金預備金中劃撥130億日元,專用於口岸檢疫和口罩生產企業補貼。此舉有利於提高口罩製造企業的積極性,也能保證口罩生產出來以後能夠以正常價格流入市場。

日本二手交易平臺Mercari上一盒65只裝的口罩被炒到了5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154元),平均一隻口罩的價格超過了48元人民幣,由此可見,確保口罩供應,不僅關係到新冠肺炎和花粉過敏的預防,還關係到市場的秩序和民心的安定。


國際視角淺說


中央電視臺採訪,天津一家生產企業日產500萬隻口罩濾材。一個月按30天算,月產量1.5億隻。4家同等級的企業就能月產6億隻,不很難。

口罩生產很簡單,幾層材料壓到一起就行,現在瓶頸在過濾材料產能上不來。

根據工信部數據,1月25日時口罩日產量僅為800萬隻。而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產能利用率達到了67%。到2月13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94%,一線防控急需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128%。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委員會會長雷利民也在接受採訪時透露,2月底每天預計能生產各類口罩1.8億隻,其中KN95類口罩約3500萬隻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