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為什麼不被認可 200年前,英國人做了一個預測

乾隆盛世為什麼不被認可 200年前,英國人做了一個預測

所謂乾隆盛世,至今仍被一些人津津樂道。據當代學者的估計,GDP佔全球三分之一,糧食產量最高達2088億斤,財政收入最高達8000萬兩,此三項均創下中國歷史的最高水平。在這些耀眼數據背後的是,乾隆禪讓帝位當年,白蓮教起義爆發,波及川、楚、陝、豫、甘等省,歷時九載。乾隆離世僅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戰火便熊熊燃燒在中國的沿海……最終,“亡在崇禎,失在萬曆”的歷史悲劇在大清又一次上演。

乾隆盛世為什麼不被認可 200年前,英國人做了一個預測

乾隆三十九歲像

1792年,英王喬治三世以給乾隆祝壽為名,派700人的龐大使團,航海近一年,在熱河覲見了乾隆。英國人相信,清朝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黃金遍地,然而,一登上清朝土地,他們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他們很難再清朝百姓中間,找到類似英國農夫喜氣洋洋的臉。這些清朝百姓,每次接到英國人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能吃上:牛奶、麵包、鹹豬肉;奶酪、啤酒等。但乾隆年間的老百姓吃的是什麼呢?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

乾隆盛世為什麼不被認可 200年前,英國人做了一個預測

乾隆四十一年,經濟學的驚世之作《國富論》問世,然而,閉目塞聽的清朝,卻將英國使臣帶來的科學設備視作“奇技淫巧”之術,依然沉迷於地大物博的夢幻中。本來,只要乾隆稍稍留心向外眺望一下,中國完全可以搭上十八世紀歐洲工業革命快車。就因為這個“十全老人”的無知和短視,歷史機遇便悄然溜走了。接位的嘉慶,自感無力迴天,只能回到“因循祖制”的老套路上去。

乾隆盛世為什麼不被認可 200年前,英國人做了一個預測

英國使臣最終未能與乾隆面談,最大障礙是禮節。因為,大清君臣滿以為這是“遠夷慕化,前來歸順,不料這些“野蠻人”在國書中竟敢和皇帝比肩,自稱“兄弟和朋友”而不稱“臣”,並且英使也不肯行三跪九叩大禮。乾隆皇帝一口拒絕,讓他們儘快回國。這一年,乾隆已經82歲高齡,而英國使臣經此出訪,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停滯的帝國”,除了戰爭,再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讓它睜眼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