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用戶3807021793431


個人理解胡雪巖臨終前囑咐兒女“勿近白虎”中的“白虎”一是指仕途官場。二指財富。

縱觀清朝二百餘多年的歷史中,誕生的富商難計其數,但是出身貧寒、白手起家、經商獲仕途、戴紅頂穿黃馬褂的商人,僅有胡雪巖一人矣。胡雪巖是晚清富有傳奇色彩的“紅頂商人”,良田萬頃、富可敵國、身世顯赫的商家巨賈與朝廷顯貴。被稱“一代商聖”。然而,再顯赫的身份地位,再多的金錢財富,也阻止不了胡雪巖人生如夢、商業敗落的悲劇。

胡雪巖的發家史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浙江巡撫王有齡,胡雪巖出生於安徽績溪家境貧寒幼年喪父,當時只有十三歲胡雪巖前往浙江打工闖蕩,因為辦事勤勞肯幹,頭腦靈活,為人機靈,在杭州被阜康錢莊於掌櫃收為學徒,於掌櫃沒有子嗣,故將胡雪巖當做親生兒子精心培養。多年後老掌櫃去世遂將錢莊留給了胡雪巖打理。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胡雪巖二十六歲那機緣巧合下結識了當時還只是“候補浙江鹽大使”的王有齡,胡為了幫助其奪定官位,胡雪巖私自挪用錢莊500兩銀子,自此二人成為莫逆之交。後來王有齡一路平步青雲,先是擔任湖州知府,在此期間胡雪巖開始代理湖州公庫,在湖州辦絲行,將絲線運往上海,杭州變現,這中間不用交任何利息。清咸豐十年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掌管一方軍政大權,庚申之變後,胡雪巖暗中和軍界搭鉤,成功掌握這一條軍政財富之路。然而,在1861年,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太平天國大軍的大舉進攻浙江,任職浙江巡撫的王有齡,因杭州城破以身殉節。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胡雪巖得到新任閩浙總督左宗棠的賞識,命他主持杭州城解圍後的善後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錢糧軍餉相關事宜,其名下的阜康錢莊獲利頗多。為投桃報李,他依靠自己官商兩界相通的身份,周旋於朝廷官員和外國人之間,聯繫購買了一批軍火,為左宗棠訓練一支規模上千全部使用洋槍的“常捷軍”,左宗棠與胡雪巖的友誼自此更加深厚。在左宗棠準備收復新疆之時,胡雪巖親自出面籌措,為左宗棠借來共計1870萬兩白銀以充軍費。左宗棠成功收復新疆後,胡雪巖也獲得相應賞賜,被清廷授予布政使銜(從二品),賞穿黃馬褂、可戴二品紅色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胡雪巖從此達到了巔峰時期,紅頂商人的名頭也由此而來。

胡雪巖也是知恩圖報的人,在累積財富的同時,他也懂回報國家和百姓。所以胡雪巖便創辦了“廣施丹藥、救濟世人”的“慶餘堂”,同時又打出了博愛的宗旨,收穫了“仁義商神”的美譽。他還極其熱心於慈善事業,樂善好施,多次向直隸、陝西、河南、山西等澇旱地區捐款賑災。到清光緒四年,除了胡雪巖捐運給西征軍的藥材外,他向各地捐贈的賑災款估計已達二十萬兩白銀。更鮮為人知的是,在轟動朝野的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聲譽活動京官,贊助錢財,為此案最終昭雪立下了汗馬功勞,並藉此案使他的義聲善名更加深入人心。此外,他還兩度赴日本,高價購回流失在日本的中國文物。從這一切舉動中可見他行俠仗義的仁厚之心和一顆拳拳愛國之心。

他開設錢塘江義渡。方便了上八府與下三府的聯繫,並設船,為候渡乘客提供方便,並因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

不幸胡雪巖最終也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胡雪巖憑藉著左宗棠上位,當時李鴻章和左宗棠在朝中進行權力鬥爭,李鴻章明白,想要扳倒左宗棠,首先要扳倒左宗棠身邊胡雪巖。

1882年胡雪巖斥巨資開辦蠶絲廠,意圖將中國的蠶絲壟斷在中國人手裡,但此舉導致了外國商人的聯合抵制。胡雪巖畢竟是商場老手,他通過打價格戰使自己穩居上風。讓胡雪巖沒想到的是,意大利的生絲大豐收,外國商人手裡也不再缺貨。為了亡羊補牢,胡雪巖向匯豐銀行申請貸款,希望得到流動資金,將損失降到最低。同為“官商”盛宣懷老對手怎麼可能讓他好過?他得到消息後也向匯豐銀行貸款,並且用李鴻章的名義向其施壓,不許匯豐銀行貸款 。這一舉讓胡雪巖損失慘重。

盛極一時的胡雪巖沒有拿到銀行的貸款的沒有辦法只能變賣產業來抵債。而盛宣懷則在暗中將胡雪巖變賣的產業統統低價購入,再通過自己“官商”的身份使其發展壯大,此後更是一舉控制了眾多的紡紗廠。當胡雪巖遭遇了一連串的損失後,名下資產已損失大半。盛宣懷更是對外宣傳胡雪巖快要破產的消息,一時間胡雪巖的埠康錢莊兌換狂潮爆發。這便是成為壓垮胡雪巖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靠山左宗棠也在政治鬥爭失敗,遠離了權力中心。胡雪巖也因此被革職,權力和金錢全都離他而去。

胡雪巖餘生窮困潦倒,抑鬱而終之時,縱觀一生,因為迷戀財富而成為“官商”可謂是成也由官、敗也由官。 像他這種人物並不會計較一時的成敗,只不過曾經和自己稱兄道弟的官員們,在自己危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幫他,爾虞我詐的官場徹底寒了胡雪巖的心。民間常說的“黑道白道”中的“白道”,指的便是官場。白花花的白銀也如同老虎可以成就個人財富巔峰同樣也可以你萬劫不復。胡雪巖所說的白虎,是在痛罵白道中人殘忍如虎,也是痛恨自己迷戀財富反倒因為財富成為別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所以胡雪巖所說的“勿近白虎”,事實上是在告誡自己的子孫不要和當官的走得太近,也不要去當官。更不要太過於迷戀財富而重蹈自己“人為財死”之路。




JP追逐生活


光緒十一年冬,悔恨交加的胡雪巖步入彌留之際,死前他囑託子孫“白虎可怕,勿近白虎”,其子孫百餘年來心有餘悸,謹遵遺囑不經商不入仕。胡雪巖口中的“白虎”,並非是真老虎,而是說“白銀”,也指貪心。若胡雪巖不貪,能心明眼亮急流勇退,恐怕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只可惜,白花花的銀子,終是迷了他的心竅。


多爾袞愛新覺羅


晚清首富胡雪巖得勢時招朋引伴,四周都是朋友,失勢時晚景淒涼,門庭冷落。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心中悲涼無人能述說。在臨死之前,胡雪巖告誡後代子孫們“勿近白虎”。白虎指的是錢財,胡雪巖的晚景淒涼就是因為白虎導致的。他希望子孫們遠離財富,不要被財富支配,失去人生目標,等到錢財失去,發生自己一無所有。


沉默的微笑


胡雪巖說的"白虎"指的是錢財。

胡雪巖是晚清首富,他得勢之時呼朋引伴,四周皆是朋友,但是失勢時,晚景淒涼,門庭冷落,過往的朋友全都不見了蹤跡。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胡雪巖心中頓悟,所以在臨死前留下"勿近白虎"這句話來告誡子孫後代。她希望子孫們能夠遠離財富,不要成為金錢的奴隸,失去了理智和人生目標。不要等財富沒有,才發現自己擁有過的只是金錢的影子。

這句話也是告誡我們所有人,不要財迷心竅,要多多注意生活中擁有的真朋友,真親人,他們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文史漫談


誠邀。這句話也只有像胡雪巖這樣的頂級商人才能說得出來,畢竟他整天是與“白虎”打交道的,深知其厲害。

胡雪巖的這四個字是作為遺書留給子孫的。那麼“白虎”是什麼呢?是白銀。

所以胡雪巖告誡後人,不要太貪心,離錢財遠一點,否則很容易遭致禍患。千萬不能被白花花的白銀迷了心竅,因為財富並不是人人都能掌控的。很多人,包括胡雪巖自己的淒涼下場,也是跟離“白虎”太近有直接關係!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忽近白虎


這個忽近白虎、是“胡雪巖”臨終之前說給自己後人的一段話。胡雪巖經商一輩子,和銀子打了一輩子的交道所以他嘴中所說的白虎應該是白花花的銀子。

他因為有錢很多人都想拉攏他,在當時李鴻章和左宗棠都想拉攏他,但他最後支持了左宗棠,這樣就和李鴻章為敵。而李鴻章想要搬到左宗棠就需要斷了他的經濟來源,所以第一個下手的就是胡巖雪了。胡巖雪最後也因為自己的錢財而死。


夢迴古都


人們可能聽說過晚清首富盛宣懷,但不一定聽過胡雪巖,實際上胡雪巖和盛宣懷旗鼓相當的人物,只是他的伯樂左宗棠去世後,家道就開始沒落了。胡雪巖在離世前一再叮囑自己的子孫:勿進白虎。“白虎”指的是什麼?

胡雪巖,1823年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小的時候只能幫人放牛給家裡一些補貼,而在他12歲是,他的父親就病逝了,胡雪巖深感家中無財的痛苦,於是孤身在外闖蕩,最初他為了能吃上東西,什麼都做,掃地、倒尿壺等。

後胡雪巖在杭州阜康錢莊當學徒,錢莊的掌櫃姓於,沒有兒子,看到勤勤懇懇的大小夥胡雪巖,就視如親生,於掌櫃臨終前把這小小的錢莊託付給了胡雪巖,在30歲之前,胡雪巖都還在於掌櫃留給他的錢莊裡。

在這期間他認識並且幫助了王有齡,王有齡在杭州當官後,知恩圖報也幫助胡雪巖,胡雪巖才得以將生意做大,不過要說到他以後的大作為,還得說到他的伯樂左宗棠,左宗棠是晚清重臣,清同治元年,胡雪巖幫助左宗棠解決了軍餉問題,贏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從此走上了官商之路。

胡雪巖處事不驚,做事沉穩,到了清同治三年,他的家產已經超過了千萬,胡雪巖不僅專門為左宗棠籌備軍餉和軍火,而且在藥材和絲茶方面都有經商,幾乎操控了江浙的商業,一躍成為了當時的“中國首富”。

盛宣懷與胡雪巖最大的不同是他成長的路上沒有那麼多曲折,不必為錢財,在1870年,獲得晚清重臣李鴻章的賞識,走向了仕途,而後踏入商界,盛宣懷和胡雪巖的身份自然是不同的,盛宣懷並沒有看起這個“生意人”胡雪巖。

盛宣懷做官沒有很大的成就,但在經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不過他還是能夠聽到胡雪巖的名字,心中日益積下了不滿,當胡雪巖的生意因戰爭而一時失去了資金週轉,他本希望能夠通過匯豐銀行週轉資金,但卻被拒絕了。

盛宣懷早已得知胡雪巖的情況,暗中以李鴻章的名義讓匯豐銀行拒絕胡雪巖,這時候左宗棠也已經老了,無法為他說上幾句,那些官僚平日裡沒有作為,卻對白手起家十分妒狠,在胡雪巖變賣家產抵債時,還趁機敲詐。

胡雪巖接連受到打擊,好不容易積下的家產一瞬間沒有了,因而鬱鬱而終,在臨終前,他再三告誡自己的子孫:勿進白虎,這“白虎”則是指白花花的銀兩,錢能夠帶來很多,同時也會因錢而終。


唐墨雨


胡雪巖臨終遺言“勿近白虎”這句話的意思要理解到位就的理清楚幾個當時主角人物。

1,胡雪巖(1823-1885),出生安徽績溪,13歲前電視劇裡的各種悲催情節都經歷了、家境清寒、年幼喪父等,13歲-19歲是他各種苦學苦練之際,19歲時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腦殼靈活的胡雪巖知道:要想富,政商關係要硬。 所以先後投靠王有齡、左宗棠等大腿,從此風生水起。

2,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陰人,這個人總的來說才華橫溢,可官途不暢,各種考試落榜。不得不拜在老鄉曾國藩門下,40多歲在曾國藩幫助下崛起。

3,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此人可以說天資聰穎,各種考試應當自如,又受曾國藩恩惠,後拜曾門下,逐漸開啟人生起飛之路,一發不可收拾。

4,曾國藩(1811-1827),湖南湘鄉人,這是終極大boos,此人一生為國鞠躬盡瘁,帳幕下出左宗棠、李鴻章等大將、培養大清不少人才。

幾個大佬開始撕逼原因,曾國藩終身勤懇,鞠躬盡瘁。左宗棠出生曾的門下,可心高氣傲,得勢利後和老師撕逼。李比左小11歲、此人懶惰,在曾幕僚下不得志,常和曾唱反調,但曾是個大義之人,逐漸培養李,李隨後崛起。 李和左雖然同出師門,都相互不來電,相互鄙視👎左評價李: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李評價左:“破天荒相公”(嘲諷左沒考的科舉功名),左與李不合最主要是政見不同,左主張:新疆邊防(歷史書上的收復新疆伊犁),李主張:海防(組建海洋艦隊)。 各種撕逼,胡雪巖站隊左宗棠,最後左政界失敗,胡雪巖難逃厄運。

總結,以上關係理清楚後就能理解胡雪巖臨終遺言:勿近白虎。 可以理解為;子孫後代切忌不要靠近官道(白虎理解為白道,水滸傳中高俅就有白虎堂、誣陷林沖)。






菜根覃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白虎這個詞在這裡的意思吧,準確來說真的是白銀的意思。胡雪巖玩了一輩子錢,最終還是被錢給玩兒了,所以把白銀說成老虎一樣兇殘是完全有可能的。

胡雪巖的一生,是非常風光的一生。做生意他做到了頭,做官他也做到了頭。屬於傳說中那種做生意裡邊官最大的那種,或者說做官裡邊最會做生意的那種。這小夥兒13歲從外邊兒開始闖蕩,在錢莊兒當學徒,掃地倒尿壺,後來學會了真本事,變成了錢莊的夥計。也該這傢伙命好,19歲的時候,他的掌櫃於老闆沒有後人把他當做親兒子看待,去世後把錢莊遺產也都給了他。當然這與胡雪巖辦事靈活踏實勤勞也有關係吧,他也因此獲得了第1桶金。

後來胡雪巖跟官場上的一位王大人相互合作,用官府的錢做生意,開絲綢店,養蠶,開藥店。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也該這個王大人命好,後來官越做越大,對胡雪巖也是非常照顧,胡雪巖也就隨之生意越做越好。尤其是胡雪巖開的錢莊,後來與軍隊搭上了關係,承辦了王大人掌管的軍費,並且還接手了浙江地區清政府採購軍械糧草之類的採購和漕運,基本上當時社會上流通的一半的戰時流水都從他的賬面上走。太平軍造反的時候,胡雪巖暗地裡大力支持清軍糧草,後來這個王大人的城池到底還是沒守住,自殺身亡了,胡雪巖自此失了依靠。

巧的是這之後左宗棠被派到浙江來了,因為胡雪巖之前支援清軍這些事情,左宗棠對這個商人高看一眼,對他很是信任,又給了他一些糧草轉運採買軍用物資的機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胡雪巖勾結洋人軍官買了很多洋槍洋炮給左宗棠裝備了一支新式裝備的部隊。關係越走越近。有了這層關係,軍隊裡邊兒的大小降臨,所有的錢都存在胡雪巖的錢莊裡,他有了大量的現金流,短短几年就把生意做得非常非常大了。

後來太平軍被消滅之後,胡雪巖就成了左宗棠的專職合作伙伴,專門給他籌辦軍餉和軍火,依靠左宗棠的權勢保駕護航,在江浙各地開商號,搞錢莊,開茶店,絲綢店,藥店等各種產業,一度操縱了當地的商業,成為中國首富。有錢之後也幹了很多好事,做慈善,修學堂,修建一些寺廟,古剎什麼的,救濟窮人,社會名譽也特別好了。後來甚至替政府開辦了造船廠,自己造國產的輪船。尤其是後來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過程中,為收復新疆提供了大量的錢糧資助,藥品資助,立下了大功,得到了政府的官職賞賜。

有錢有勢的胡雪巖,越來生意做得越大,名氣也變得越大。後來一次投資2000萬兩白銀,開辦絲綢廠,試圖壟斷絲綢的經營。但是沒成想受到了國外貿易商的集體抵制。胡雪巖以一己之力對抗所有外商的聯合圍剿,市場行情焦灼不下。不曾想歐洲爆發金融危機,生絲價格大跌,胡雪巖的存貨虧損巨大,加上中法戰爭爆發,胡雪巖也是無力迴天,資金鍊斷裂,牆倒眾人推,錢莊也被破產,店鋪也被查封,各級官僚群體開始敲詐勒索,一代紅頂商人就此隕落,臨死前是又窮又恨。所以有了這句告誡後世子孫的話。


爺死奴


晚清首富胡雪巖,得勢時四周都是朋友,失勢時晚景淒涼,門庭冷落,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心中淒涼無人能夠訴說,再臨死之前他告訴子孫“勿近白虎”。白虎這裡指的是錢財,胡雪巖晚景淒涼因白虎所致,故他希望子孫遠離錢財,不要被錢財支配,失去人生目標,等失去錢財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