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儿童教育,一直是个非常热门和困惑的话题。之前在我们的公众号上也陆续发过一些相关的讨论。最近我的好友笔名‘欣欣妈’,也在知乎上开了一个栏目,专门讨论教育相关的内容。于是,毫不犹豫地邀请她也在「愚不可及」公号上开了个专栏。”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过去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坐国际航班,如果赶上学校假期(国外的或国内的),同一个航班就会有很多孩子。说实话(并没有任何看不起的意思),我很害怕在上飞机后发现上面有很多中国孩子,因为这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的飞行时间里,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将充斥着各种噪音。与之相反,如果一个航班上比较多其它国籍的孩子,哪怕当中绝大多数是3-6岁学龄前的孩子,吵闹声却比较少。

也许,中国很多孩子不仅只是不去考虑家长的感受,他们也不会去考虑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的感受。所以,我觉得中国很多孩子需要提高的恐怕不只是如何去为家长考虑,而是如何去为身边的人更多地考虑。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你不能说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中国的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其实中国的家长,特别是广大中产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每月投入在孩子课外补习的金钱几千上万的大有人在。

但是在中国,确实有很多家长并不怎么重视孩子品德的培养。

什么是品德?就是道德品行。讲得直白点,是一个人与世界、与他人相处的态度、行为。

记得我们读书时思想品德课是绝对的副科,老师不过是照本宣科,在大考前还得让路给语数外补习,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分数,考个好大学,大多数人从来没被灌输德行是很重要的东西。但其实有一定的年龄和阅历后越来越有体会,品德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面对事情时会如何选择。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以前是国内一家消费类产品创业公司的高管,该公司早期在圈内很被看好,她自己和几位朋友在她的介绍下也对公司进行了一定份额的投资,但后来在经营的过程中她发现老总的思想理念跟不上,而且公司有大量的销售数据造假,于是要求退资,她担心朋友的钱退不出来,就把陆续争取先退出来的钱都悉数还给了朋友,把朋友们的钱都退完了才退了自己的份额。因为这件事情,有一位投资圈的朋友对她的人品非常认可,在她的帮助下,我这位朋友现在是一只风险投资基金的负责人,事业上应该算是“金领”了。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职场故事。而这些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也接触了不少企业家。有大起大落的,也有做得比较稳健成功的。在和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大老板”其实学历都是不高的,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知识水平绝对比不上他们手下的那些员工们。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眼看上去反而不是那么“精明”的。他们经常和我总结的一句话是:“做生意,就是赚人心。”我想,这里的“人心”含义应该是比较丰富的,既包括了“情商”也包括了“品德”,否则为什么这么多的专业人才,有想法的人,愿意跟着他干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工资吗?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四书中的《大学》讲到:“德者,本也。”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应该是首要需要培养的。

如果把一个人的技能、才干、知识比作交通工具的话,一个人的德行就是导航。如果方向、路线对了,交通工具性能越好,到达目的地的速度越快。但是,如果方向、路线错了,交通工具性能越好,只会离目的地越远。

北宋著名的诗人苏东坡21岁就高中进士,并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赞叹与喜爱,一时名震京师,但观其一生的仕途,却是异常坎坷,颠沛流离,在他40多岁被贬到黄州充团练副使时得了一个小儿子,苏东坡很高兴,写了一首《洗儿戏作》的诗,诗的头两句便是:“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看来当时的苏东坡对自己还是有反省的,知道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今天,在家长们大量给孩子补习英语、数学、编程……的同时,其实更需要重视的,是让孩子掌握人生的导航。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一. 少说教,家长以身作则。

对于亲密关系,语言的力量有时候很强,但这种情况多见于负面案例,例如父母或者伴侣的某句气话,能让我们介意几十年,梗梗于怀;有时候语言的力量又极其微弱,例如他们说的是正确的废话。

所以,对于孩子品德的教育,父母身教的力量远超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 对于低幼龄儿童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Ta。

孔子有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儿时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很难改变。等到孩子年龄比较大了,才想纠正某些行为,除非是当事人自己有反省,有强烈改变的愿望,否则非常困难。

除了家长身教的影响外,对于很多低幼龄儿童,摆事实讲道理基本是没用的。我觉得能潜移默化影响小孩子的,好的绘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我自己的孩子欣欣,从1岁多独立行走开始,总是喜欢打他遇到的别的小朋友,每次打人时我们都会反复叮咛这样不可以,其他的小朋友会疼…… 说了好几次总不听,他爸爸还会打下他的手以示惩戒,不过效果都不好。弄得我们每次带他出门都很紧张,生怕他靠近别的小朋友。

同时在他1岁5个月左右的时候,原来比较“爱分享”的欣欣开始有了一些物权意识,从那时开始,凡是他喜欢吃的东西从来不舍得给别人,无论我们如何引导都不行。(但是我们还是尊重他的想法,尽管他不愿意分享,我们并不会因此强迫他,或者指责他。)

后来,我在网上买了几套知乎大神们推荐的经典幼儿行为规范的绘本,不过没想到他很喜欢,总是主动要求我们给他读,基本我和他爸爸每天给欣欣读绘本的时间累计超过一个小时。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从我们开始给他读绘本开始,欣欣打人的行为就逐渐消失了,包括他发脾气时喜欢跺脚大声嚷嚷、吃完饭喜欢把盘子从桌子上扔下去的行为也都一并消失了,欣欣也开始愿意把他正在吃的好吃的食物分享给他人。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其它的鼓励行为,例如他分享后我们会给他更多,当他发现分享后东西并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多时,也就更促进了他分享的行为。

三. 对于长大了,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儿童,不妨让Ta做做家务。

对于更大一点,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孩子,可以开始和他讲一些道理。不过我总觉得“讲道理”的效果因人而异,特别是对那些已经上学了,有了一些自己想法的孩子。如果小时候的习惯没有养成,到了学校又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讲道理的效果往往不一定好。

这个时候,不妨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专栏:为何很多中国孩子不会考虑家长的感受

现在很多孩子的课业压力很大,所以关于家务活,一般都由家长“包办”了。其实做家务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责任心,譬如每天定时定点”倒垃圾“;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能够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生活的“辛苦”和他人的不易。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不是孩子太“熊”,而是在他的概念里,孩子并不觉得这样做,周围的人会为此付出什么。而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够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体验过付出的辛苦、以及当劳动成果被人破坏时的真切感受。

做家务,就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最后,我想说父母对于孩子的尊重固然重要,但尊重不等于纵容,毕竟玉石没有经过切磋琢磨是无法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关于儿童教育

您有怎样的困惑或经验

没有繁文缛节,只聊用得上的国学

主撰稿人:北川先生

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文化部特聘传统文化讲师

青岛恒星国学院特聘教授

欧洲东方商学院学术总监

广州菊坡国学书院副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