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清《左传》的时间线?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世袭史官(柱下史或太史),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年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 ,随后又著《国语》,《国语》是一部以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的编年体史书。

左丘明在晚年时罹患眼疾,不得不辞官回乡。左丘明辞官还乡后,建立了左史书舍,开始编纂《左传》、《国语》。据说,左丘明纂修《国语》的时候已经失明了 ,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了著名的历史名著《国语》。于是,司马迁才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说。

还有一种传说是:“左丘明”,乃是以义命名的鲁国良史,即“佐孔丘明史”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或可释为“佐孔丘明史而有失明细,于是有《国语》之继”。而左丘明或者并非一个人,而是几个史官之合称。《左传》可称《左氏春秋》、《春秋左传》、《春秋左氏传》或者《春秋传》,乃至与《国语》合称《春秋》·《国语》,却不可简称《国语》为《春秋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左传》的时间线不难厘清。《左传》所记录的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记录的时间都是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传》所记史实比《春秋》经文多出了13年。然而,《左传》书末又附记了悼公四年直至晋国的智伯家族的覆灭(前453年)等,也即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若没有算错的话,按鲁国纪元,从隐公元年至悼公十五年,《左传》比《春秋》记载的历史实际要多28年


来取笑


战国策》

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东周列国志》

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当周宣王轻易见杀,当褒姒巧遇得活,《东周列国志》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

《春秋左氏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国语》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吕氏春秋》

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道家著作,又称《吕览》。全书贯彻了吕不韦的思想文化观念及政治主张。战国末期政治上统一的趋势加强,各家思想也迅速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吕氏春秋》,注重博采众家学说。


成安县精英书法培训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历史把人类过去的经验,兴衰成败、是非善恶,都做出了总结,而圣人言传身教,书写成救世救人的学问。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

《左传》是左丘明(鲁国史官)为解释《春秋》而做的,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左传不是战国时期,而是春秋.左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记录的时间是从隐公元年到悼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公元前453)

《春秋》记录的时间是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公元前481)

《左传》所记录的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同起于隐公元年,但讫年比春秋晚2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