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客机和30年前的运10比有何进步?

用户964298147130


就运10和C919的比较,我只想说那么几点,第一运10不是1980年首次试飞,早在1973年整机成形后一直在试飞,1975年参加救灾曾两次飞越青藏高原到达拉萨,第二运10飞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部由中国人自己制造完成,第三运10定位相当高,早于美国波音757下线且属同等水平,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空客(英法),中国三家,可以制造大型喷气式客机,第四中国能造出运10是有牢固基础的,1956年我国就自主生产了歼5,第一代国产大飞机运10,四引擎,机型流线合理美观漂亮,凡是亲眼见过运10大飞机的国内外人士,无不称赞运10为大帅哥!第五,运10大飞机的人为下马使新中国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航空工业断裂。


佐罗周


运10,是我国在大飞机领域,尝试开创自主发展新局面的初次体验。该机属于干线民航客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由中国航空工业下属的上海飞机制造厂牵头研制。运10在1980年首飞成功,总共建造原型机2架,一架用于试飞,一架用于地面试验,试飞次数达到130架次,累计飞行时间170小时。由于技术和经费的原因,在1986年被迫下马,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一直推迟了将近30年才被运20实现。

C919则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航客机。在2017年首飞成功,尚在试飞阶段就已经获得了800多架的客户订单,预计2021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C919和运10的首飞时间整整相隔37年,C919对标的国际机型是波音737,运10对标的国际机型是波音707。单纯从技术水平来看,两者肯定没有可比性,无论是机体材料、航电系统还是设计理念等等都有着隔代的差距。

不过C919和运10的最大区别还是在于各自的用途定位,很大程度也取决了它们各自的发展前途。运10最初是作为首脑出访乘坐的要人专机,片面地追求一些高指标,比如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飞行航程超过8000公里等等,并没有过多的考虑经济性和适航性,也大大超出了当时国内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能力,很多关键的大型部件都不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不得不大量采用土法上马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来解决。

比如大型的整体蒙皮做不出来,就用多块小型蒙皮进行拼接;大型的整体锻造结构件做不出来,就拆成几段分别锻造,然后再焊接组合起来。虽然暂时解决了把飞机造出来的燃眉之急,但是显然无法满足长时间使用所产生的结构寿命和经济成本问题。运10唯一一架用于试飞的原型机使用寿命仅有200小时,连完成试飞任务都做不到,更不要说投入实际运营了,如此短寿的手工定制版飞机谁敢用?谁用得起?只好落得黯然收场的结局。

C919吸取借鉴了运10的经验教训,从一开始研制,就充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市场空间较大、技术门槛较低的波音737和空客320级别的干线民航客机(最大试飞重量70-80吨之间),采取以我为主、全球采购的方式,批产初期的国产化率大约在50%左右,大量使用国际供应商的成熟子系统,以便尽快取得民航飞行适航证,力争在干线民航客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地位,再逐步提高国产化率,最终实现自主可控的目标。


晨曦谈兵


运10成功首飞后,中国改革开放了。波音737成为了世界航空界的主力,其性能大大优于波音707。而中国的运10基本上是仿制波音707,由于材料的缘故,其自重远高于波音7O7,因而耗油量更大,经济性差。同时发动机采用的波音707的备用发动机,如果大量生产运10,美国人拒卖。

又由于制衡苏联,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中国可以大量采购美国生产的客机。为阻止中国航空业的发展,美国主动与中国合作生产MD82型客机,导致运10下马,很可惜。

C919是中国按照世界最先进适航要求,自主研制的干线客机。其技术水平达到了波音737最新型号的水平,航电系统更先进,采用最先进的超临界翼型,全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智能夜间起降设备,更先进的综合式导航保障系统。目前,国产化率55%,可喜的,采用双条腿走路,一方面招标采购世界最先进机载设备为我所用;一方面集全国之力,通力协作攻关,自研设备,逐步取代进口产品。如客机最重要的核心部件,第三架就换装国产起落架,最核心的发动机,长江10OOA已经生产出来,正在加速试验之中。

总之,两型飞机都是国人的骄傲,盼望C919早日完成试飞,加入中国民航机队,展翅在祖国的蓝天!丨


江山64466859


运十之所以被内外勾结给废了,就是因为老美看到了他的威胁,就像今天老美对华为使用的伎俩一样。运十到现在已经40年了,如果坚持到现在中国天空满天飞的至少一半是自己的大飞机,而且带动整个高端制造业包括材料的发展。至于说坚持到现在与老美的差距,就像我们的航天一样,也就5年。运十也是当时国家的战略布局之一,太可惜了。919如果老美和欧洲卡你脖子将大大推迟。


喜欢德牧的人


评价运十不能拿波音,空客比,也不能和919比,以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运十能上天,能经受住包括西藏在内的130多次试飞的成功,以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功了,有了运十的基础,如果坚持这三四十年的研发,中国的大飞机完全可以和波音,空客比肩了,技术的丢失,团队的散去,配套机构的解体,相关产业链的断离才是最可惜的


时伟731


中国七十年代汽车己经完全国产化了,飞机也完全国产化,百分之百自主知识产权,没人跟你争。

现在有老农民也造飞机,也能飞,也是自主产权。

当国门打开时,我们目瞪口呆,原来我们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无论工艺水平,质量,数量跟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盲目夜郎自大,如果不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光闭门造车,永远也无法超跃。


手机用户73694630726


运十的奇迹。

首飞首架飞行多年,还开辟了大飞机拉萨航线,百年都难以重复。

c919

记得首架首飞,用了二十多分钟。是不是从上海飞到了杭州? 是不是这架飞机的一生,就飞了二十多分钟?但愿不是只能飞二十多分钟!

哦,对了,c919上的有些电子产品,是运十废掉以后才出现的。


严肃5047


试制这种大型客机,将为中国航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可贵的经验;当他们掌握这种先进技术时,人们谈论的就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了。——路透社

做为国家高端战略产业,我们一直不忘对大飞机的发展。先来说运-10下马的原因,说清道明运-10,方知C919的进步在哪里。运-10当年是举国之力,如果坚持做下去,不能说就不成,但是运-10不是一项可以被无限放大的工程,你知道当时我们的日子还不像现在这样,建设的资金相当紧张,如果在运-10项目拖下去的话,会连累国计民生的项目,天长日久的话,更加不利。因是不要说运-10项目会有多后悔,当年毫不犹豫。当然运-10多年发展终于没成,都会为之惋惜,惋惜的同时,应知运-10距离成功还遥遥无期,多少基础材料和科技还差得很大,对此不得不说,我们没有资金在这一项目上迁延日久。知道有多难,才能有助于正确认识大飞机项目。现在我们有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C919重新启程,2008年投入研制,2017年试飞,这又是一个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十年,致说进步,是相当明显的。

国产化以后

现在采用的是美法合研的赛峰发动机,我们的长江CJ-1000实机投入实验,除了发动机,所有关键系统都有国产化的研制。航程5500公里,人讲不及运-10的7800公里,可是,你知道吗,全部国产化后的C919,是在飞行品质和性能上完全可以比肩的一型飞机,要不然,我们的飞机便不会接到上千架的订单,不仅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我们公布的性能,是向国际郑重的承诺,是会严格按照合同执行的。时间节点也许会晚点,但是我们的飞行品质,必须得到保障。这便是今日我们的能力。比起原来的运-10,则完全没有把握,比如运-10飞了不足1000公里,就存在大梁开裂的严重问题,要解决所有技术故障,在今天无疑也是一件天大的工程,问题是当年我们耗不起。

要搞就会成的

条件不一样,研制的资金不缺,基础科技相当厚实,所以要搞就会成的,这便是今天的能力。发展大飞机,同样是举国之力,运-10和C919起步存在很大的不同,比如主体框架结构一次性成型技术,这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科技。我们的碳刹技术,也具有引领性质等等,无数领先科技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技术自信,要搞能成,这便是我们今天的能力,在原点即确保了成功无疑。为了验证这一点,在C919之前,我们还专门做了ARJ21支线客机,已交付成都航空公司投入了运营,发育市场成熟度来积累信誉,建立运营和维护保障经验,为C919的市场展开,做了经验积累。


魂舞大漠


运10作为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研制的一款干线客机,其带给了我们国人很大的希望。而C919则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新研制的干线客机。如果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的话,晚辈又比前辈能优秀多少呢?



运十客机的原型机是当时迅速带领民用航空市场发展的波音707客机,和B707客机相比而言无论是外形设计还是技术参数,二者绝对是对手。从1976年第一架运十飞机出厂,到1980年9月26日运十飞机首飞成功,整个项目从立项到首飞用了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并且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试飞工作,还多次飞往拉萨试飞,上百架次的试飞验证了运十的性能已经不差,所有系统工作正常,实用航程完全达到了8000公里。而且运十基本设计在当时与波音、空客的同类机型相差并不是很大。


运十迫于某些原因下马后,我国的航空产业彻底中断,从此天空中全是空客、波音的客机。直到2007年决定实行航空工业体制改革,立项研制C919,到2017年5月5日首飞,我国的民用航空产业已经落后了世界半个世纪,所以说运10的下马真的是痛心疾首啊,如果当时能够坚持下来,那我们现在出行坐的客机一定有我们自己的,而且运10当时研制的涡扇8发动机也能帮助我们缩小与世界先进发动机之间的差距。


38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拾信心,发展新一代的干线客机C919,从客机的定位来说C919是不如运10的,毕竟最大起飞重量从110吨降低到了77吨,好在载客数差别不大。当然C919相比运10采用了更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材料,飞机变得更轻了也是好事。


其次C919毕竟发展的晚,所以其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比如原来运10是架四发客机,而C919则是双发客机,这样后者相比前者就更省油、更环保、运营维护成本也更低,更受航空公司欢迎。

再一个C919在采用的众多新技术中,航电技术是变化最大的,撇弃了运10上的机械操纵系统采用了更先进、更安全高效的电传控制系统。


其次在最大飞行速度上也略有提升,不过受制于最大起飞重量限制最远航程只有前者的一半多一点,其他的比如最高飞行高度、推重比、起降距离都差不多。当然作为客机,我们普通乘客最关心的还是客舱环境舒适性上了,这些不管是座椅的舒适性还是影音系统和其他方面来说C919都是更优秀的了,毕竟时代发展推动着发生了变化。


魑魅涅磐


按发展的眼光看,其实一点进步也没有,可能还退步了,运十和当年的波音737着不多,与空客相比,空客没有款商业运营机型。波音737、运十、空客没定型三款飞机。当今,C919与波音、空客商飞机型差距明显。你自己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