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斤小麥出多少麵粉和麩皮合適?

隴縣wp1224


大家好,我是常州愛心姐姐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100斤小賣磨75斤麵粉,25斤麥麩子比較合適,屬於中間級別的,用來做饅頭,包餃子,擀麵條都不錯。我家原來住山上,沒有稻田,家裡細糧就是小賣,每年我爸種很多,那時候家裡也有帶柴油機的磨麵粉機器,都是背上山去的,我們住的那個山裡都把麥子背到我家去磨麵粉,那時候雖然小,但是有記住哈。








陝西安康二姐



中華狂龍715


看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想到小時候我的母親在院子裡滔洗小麥,當時我還記得我母親總是用陳舊的小麥磨麵粉,當時我還在想為什麼不用新小麥磨麵粉呢,於是我媽媽就告訴我如果是用來磨麵粉的話,最好是陳舊的小麥因為陳麥子磨出來的麵粉特別的筋道,再一個就是蒸出來的饅頭特別的香甜。

我記得小時候每次母親把準備磨成麵粉的麥子準備好以後,我就會和媽媽一塊去我們當地磨麵粉的地方,當時磨麵粉的基本上都是在農村,其實問題中所提到的“磨麵粉”用我們老家話來講叫“打面”,至於問題中提到100斤小麥能夠磨出多少斤的麵粉和麥麩子,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小時候就經常聽到老一輩人說,畢竟以前都是靠磨麵粉吃飯。

我記得當時說一百斤小麥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的話可以磨出80斤的麵粉,30斤的麥麩子,那麼這裡提到的麥麩子就是咱們常說的“麥皮”這種麥皮可以用來充當餵養家畜的飼料,因此一般在當時如果麵粉磨好以後把麥麩子給磨面的老闆就可以不要磨面的錢,不知道在你們當地磨麵粉的價格是多少,我記得在當時磨麵粉是1塊5毛錢。


然而現在的價格都是按小麥的斤數收取價格,當然在這裡最後我想再給大家說幾句選擇麵粉的注意事項,首先真正小麥磨出來的的麵粉的是灰白色的,再一個就是真正磨出來的麵粉顯得比較粗糙,也就是說沒有那麼細,所以大家在選擇麵粉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


紀錄鄉土


就100斤小麥出多少麵粉,

如果在我們農村,農戶個人淘洗小麥打麵粉,就我個人經驗,九十年代時,農民個人淘洗小麥,打麵粉自己吃,那時是一種比較小型的打麵粉機,農民打面時,平常普遍性只淘洗小麥一代(約有一百二十斤左右),用這種打麵粉機正常情況只打三遍,第一遍很白,第二遍較次於第一遍的白度,第三遍發黃色。人們在打面時通常有過習慣,把一二三遍混合在一起,綜合一下白度,不太顯面色太白和發黑。那麼這樣一百二十斤左右小麥可出面粉八九十斤左右,麩皮三四十斤左右,因為出面率直接和小麥含水份大小有關,水份大面色白,出面率低,水份小面色發黃,出面率高。如果要想節約糧食,少出麩皮,多出麵粉,可多打一遍至二遍。現在農村打面用的是大型打面機,正常小麥打面要至少六遍才行,這種機器打面時粉破磨擦力度小,出面率色白。還有市場賣麵粉,通常標有特一粉.特二粉和特三粉,分出麵粉的三個檔次。

感謝於大家分享,以上為個人日常見識。


和諧鄉鄰幸福家


100斤小麥出多少麵粉和麩皮合適?

我們在日常中可以看到,麵粉廠外在建築物差不多都是4-6層樓高,不同的空間擺設加工過程中相應的設備,比如升運、自流管等輸送設備,磨粉機、平篩、清粉機等等,形成一整套連續生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小麥進入後,經過清理、水分調節、配麥等,將小麥的胚乳、胚、皮等分開,然後將胚乳磨成細粉,再根據下游需求進行不同等級麵粉的配製。

在配製中,像前路粉、中路粉、後路粉等各個系統中產生的麵粉叫做統粉,根據統粉來看出粉率有70、80,甚至85等等。比如75粉,可以生產出上等粉60%、一等粉10%、二等粉5%,而上等粉的粉色最白,含有的麥皮、麥胚最少,灰分0.4%,可以用來生產麵包、餅乾、糕點等,一等粉稍微差一些,二等粉更次。

綜上,小麥在加工過程中,除了麵粉之外, 還有麩皮、次粉等副產品,還有少量的麥胚,佔的比例很少。至於多少合適,就要看麵粉廠的設備、產品銷路的設計等了。


糧小咖


看咋磨,及要求磨成啥面決定。

一風吹,100斤可出99.6斤麥面,那4兩耗於磨過程了。

95面,理論上出5斤麩子。

85面,理論上出15斤麩子。

75面,理論上出25斤麩子。

65.55面已頂級了。

越細麩越多,面越白,營養失去的多,但好看。

最好的是95面,最受歡迎好看又營養保存好的是85面,講究的用75多些,高檔處用65.55多些。

麩子微量元素最多,脫皮後的麥粒,除胚乳外,僅澱粉了,吃澱粉不長勁只長肥膘了。常吃高檔餐的多虛胖,原因在此。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聊聊“1OO斤小麥出多少麵粉和麩皮合適。” 簡短說,現在這個出粉率就沒有標準,不存在多少合適與不合適說法,農村人自己吃自己磨,磨出來多少就是多少,從不去想什麼出粉率。



過去吃糧緊張時,農村人磨面時最後只留一點點(三四斤)麩皮,待到下一次磨面時,把上次那三四斤麩皮帶著,等磨到最後時,再把帶去的那點麩皮又加進去一塊磨,待磨畢結束的還是三四斤。以此類推,每次去都帶上次留那一點點。筆者在6、7O年代就是這樣磨面的,今天想起來都感到辛酸。


那時國家麵粉廠主要生產90麵粉,供社會上吃商品糧的人用,我們縣上就有一個這樣的麵粉廠,我曾用自行車把麥子帶去付點加工費,廠裡按90粉給我付。

今天′農村人磨面時,留的麩皮竟達到3、40斤,簡直太浪費糧食了。但是現在人都說,過去磨麵粉時,雖然把麩皮留的少,麵粉黑些,但那種麵粉營養高,說麩皮裡含維生素多。

所以說這個磨麵粉就沒多少規定合適。反過來應該說多出些麵粉,少留些麩皮才好,麩皮裡面確實含有維生素裡。

更可恨現在社會上一些加工麵粉的私人廠家,為了迎合一些人的錯誤觀念,認為麵粉越白越好,他們便採取少留麩皮多出麵粉,爾後添加增白劑人為又搗鼓成雪白雪白的“洋麵粉”害人。可憐天下普通百姓不知這些“秘密”。


風雨人生3293


100斤小麥普遍應該是出70~85斤麵粉,出70斤麵粉,就是特一粉;出75斤麵粉的話,就是一等粉;出80~85斤麵粉,就是二等粉。農村人現在自己磨面,以百斤小麥出75斤麵粉,普遍吧。




秦川農事






豫味鄉村


就我們農村來說一般就是75面,80面,最多85面,75麵粉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頭白麵,80面其次,沒有75的麵粉白,一般蒸饅頭吃,85面就太黑了,吃的不多,一般農村的都不吃精面,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便秘。吃細糧太多容易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