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寡居”的女人長壽?

水光膚色


主要是沒有人氣,不用看誰的臉色過日子,自由自在的,身體就健康瞭然後自然就長壽了唄


知知不知知了


為什麼“寡居”的女人長壽?

對寡居長壽女人我認識幾個,最瞭解的是我婆婆。

我婆婆40多歲守寡,活到97歲離世,不是因為摔跤造成盆腔骨折,她完全可以活過1OO歲。因為,95歲沒有摔傷時,她還是個耳聰目明、生活能完全自理看上去最多七十多歲的老人,她手指甲粉紅,掌紋又長又清晰,摔傷後做全身檢查,她的內臟都很好。

她長的面容姣好,肌膚潔自,身姿苗條挺拔,小時家境也不錯,算得上是個舊時代的漂亮小姐。27歲才嫁給我那個比她大10多歲的公公,出嫁前她不知道婆家是怎樣的,一頂轎子落地,走進屋子,才看到丈夫已有二兒二女四個孩子,她是續絃的。

她想反抗,但抗不過命運。

結婚後,她陸續生了一女六男七個孩子。從此過上那種服侍丈夫、拖兒帶女的日子。

我婆婆心腸比較硬,有主張。經濟困難時期,家中有吃飯時,一般地做成一大碗,中間一點米糧先由公公和她二個大兒子吃,剩下的主要素菜由她和其他孩子吃,全家人都飢腸咕羅。在這種情況下,她把女兒送給了自己的妹妹撫養。我丈夫是雙胞胎,她也決定送人,他的胞弟送給了一個農民,後來得病夭折。我丈夫也要送給一對軍官夫妻,但公公說,要死也死一起,不肯送,沒有送掉。還有一個兒子在困難期得了病,看不起病,放在閣上,飯點時送口吃的,不多久就死了。

公公也沒熬過那階段,離世時60歲。

4O多歲的婆婆守寡了。

她一個人扶養4個兒子。

公公前妻的大兒子在17歲時因為與這後媽有矛盾,離家出走後參軍,在部隊的教育下,懂得了革命道理。為了把這個後媽及4個同父異母弟弟撫養長大,把工資一大半都給了婆婆,讓婆婆不要外出謀生,一心在家育兒,他則近40歲才娶妻。

長兄為父。身教在前,兄弟6個一輩子都很親切。

婆婆個性較強,也有脾氣,但她堅韌,是遇事有主張的人。

她不象一般女人那樣柔腸百結,可能貧病交加的命運迫使她這樣剛硬吧。

有一次,她最小的兒子把她視為珍寶的麝香偷去換了小朋友的一個滾鐵環,因為要不回來,她抓起一隻小木凳就砸;

我丈夫7歲時跌倒,大腿折斷壓在背心下,送去醫院,因為醫院要300元押金,她拿不出這筆錢,抱起兒子就走;

一個兒子病了,扔閣上,時不時上去看看,活著就給口吃的,直到死去;

孩子幼小的時候,由她護著,也沒人幫她,雖孤兒寡母,但別人都說這個媽媽厲害,連街道主任都讓著她。

80高齡時,兒子在廠裡被人欺侮打傷,她一個人拿著兒子的血衣天天坐廠門口哭,誰見了都同情,使事情得以善了。

這些事,一般的女人遇到能這樣麼?

我生了女兒,她要我拿岀去跟別人家換個兒子養,平常總讓我對孩子不要去過問,當個貓狗養著。

可見她心腸有多剛硬。誰都疼自己骨肉,且還是獨生女。

有了4個孫女兒後,她一個都不聞不問。

自己天天疊金元寶,要帶到下世去用。

幾個兒子不抽菸,她每天都抽菸,一直抽到80歲,勸也不聽。

年齡大了,兒媳要她住家裡來,她一個都不去,一直自己獨立生活。

……………

那婆婆為什麼會長壽呢?

1,我認為她其實是一個聰明人,雖然沒有文化,但遇事有主張。

2,女體柔弱,為母則剛。面對困難,她只能忍痛選擇,雖然困難時期失去二個兒子,在沒有食物沒有錢鈔情況下,她只能先護住不病的兒子,有病的兒子當他貓狗,自生自滅;不想一家人困死在家,為兒子找一條活路;

3、她個性剛硬,會發脾氣,誰欺侮她,她敢碰硬,

4,命運教會她學會放棄,她不想管的就不管,她想做的才去做;

5,她生活簡淡,不愛折騰,心態常常平靜,除了以疊金元寶為樂,不去串門家長裡短,

6、她前半輩子雖苦,後半輩子有福,40多歲守寡沒有在改嫁,一個人熬過育兒階段後,一直是份清心寡慾的清靜日子,4個兒子成家立業她都不用去操心,也不用她去幫帶孩子;

7、飲食簡單幹淨,主食米糧,少量以蔬為主的素菜,基本不吃葷腥,

8、有信念。信佛,疊元寶為下輩子好日子積錢不受窮,是她牢固堅定的信念,元寶疊了十幾個紙箱,堆到屋頂。多次囑我待她離世後要燒給她。




用戶龍背山人


我苦命的姨媽,1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信佛,家中子女多生活困難,信佛母親便把姨媽,以童養媳嫁給臨村的一個傻子男人為妻。姨媽16歲時,男方家要給姨媽與傻子男人完婚,我姨媽堅決不同意,連夜越山逃婚,可男方家村裡人,全村出動,連夜打著火把滿山追尋姨媽,可憐的姨媽被抓回來了,吊在屋樑上被打,三天三夜。半年後,姨媽再一次出逃,終於成功擺脫了傻子男人。在外地打工,打工三年後,由我爸爸媽媽作主,把姨媽嫁給了一個大12歲的男人。從此姨媽過上生兒育女的日子,共生了9個孩子,但養大的只有3個,一兒二女,其餘的都中途死了。在姨媽50歲時,多病大12歲的老公因病去世了。一家人生活困難,苦難的姨媽經受不起打擊,出現瘋瘋癲癲、自言自語,說自己心裡有多個佛等等的癔病,病情持續了三年。隨著時間推移,姨媽病情好轉,她心中有一個堅強的意念:就是儘管生活很苦,總認為會好起來的。有時候苦的大哭,哭完,眼淚一擦,就說以後會好起來的。70多歲時,還靠自己養長毛兔,養活自己,還要支持困難的兒子一家。不幸的姨媽,在72歲時,還患上了直腸癌,軟弱無能的兒子,不想給媽媽治病了,說什麼會人財二空的。最後姨媽堅持要求治療,二女兒和我的支持,成功的進行直腸手術。最終,我姨媽活到了91歲去世。姨媽整整守寡41年,一生很苦,卻長壽。"以後會好起來的",堅強信念,我認為這是姨媽長壽的根本原因。



錢塘美霄


我的一個妹妹,結婚五年添一女娃,老公不踏實長年外地工作,疑似出軌。把老婆孩子扔家裡,婆婆事不少,因為養孩子分歧矛盾不斷,老公回家也是各種吵架,查體身體狀況也不是很理想,孩子上幼兒園果斷離婚,很快參加工作。整個人都容光煥發,用她的話說甩了一身屎,重新活過來了。


桃寶貝貝


七月初七那天,有一位一百一十歲的壽星去世了,她就屬於這種年輕時丈夫死了,就是前幾年她的耳朵也能聽見,眼睛也不花,飯量驚人。

還有的將近百歲的老人,也是這種情況,大多數的性格好,什麼事都不往心裡去,屬於慢性子的人。

還有一位將近九十,也是女的,前幾年兒女輪著住,現在又回家了,非要在家住,兒女們都沒辦法,只好隨她,那氣色太好了。

她們的共同特點,一天只吃兩頓飯,晚上就不吃了,應該是這個原因吧?

那位一百一十歲的,豬頭肉猛吃,魚蝦,餃子,饅頭什麼都吃,就是有一點,年輕時要過飯,不知道那時候的餓是否是長壽的原因之一呢?

其餘幾位,雖然沒要飯,但苦日子也和要飯差不多,因為孩子多,飯不夠吃,三尺腸子餓了二尺五,是不是飢餓讓人長壽?

以上的幾位全是女人。


知足常樂273298521


外婆91歲,已經寡居30多年了。

除了雙腿有風溼,走起路來有點拐外,身體各方面都很好。

每年暑假我去看她,她都會準確的說出我上次來的時間、也準確的看出我又長胖了還是瘦了。


外婆幾十年前就一個人住在老家村裡的獨門小院裡。她的子女們再三讓她去城裡同住,她總是住不了三天就要回鄉下。

她的小院永遠生機勃勃。

每年夏天,指甲花、芍藥花、麻桿花、月季花開的奼紫嫣紅。葡萄樹、石榴樹、核桃樹,結的果子掛在枝頭青澀可人。

外婆脾氣好、心大、不輕易動怒、不怨天由人、也不跟人攀比。另外,她早睡早起,愛動,一閒就在小院裡拔拔草、摘摘菜。一日三餐吃的很少、很簡單。

我想,這些可能是外婆長壽的原因吧。


聊贈一枝春聊贈一枝春


寡居長壽的女人生活中有遇見,且不是一兩位的偶然。

有一親屬,24歲寡居獨自帶4個孩子,九十七歲時無疾而終。

另一位是同事的奶奶,她的父親已去逝多年一直由她照顧奶奶生活。十幾年前八十多歲的奶奶還搶著給她帶娃,如今還健在呢。據她說她奶奶也是二十多歲守寡,守著她父親這一個兒子,不想她父親五十多歲去世了。老人家命運坎坷卻是長壽的。還有幾位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知這個疑問我也常常尋求答案,細琢磨著應該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逆境鍛造了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為母則剛這個詞恰如其分。全部的心思專注在孩子身上,正常生活中的多愁善感,紛紛擾擾她們不放在心上,也沒有精力去品味,由此而習慣專注心靜。無形中達到了養生佳境。我還發現但凡這樣的老人家都沒有尋求過外援,比如找個伴,重建個家庭。我問過親屬奶奶:年輕時為啥不找個伴呢?她說怕孩子受嫌棄。母愛偉大善良而剛強,長壽也是上天的回報。


再有就是選擇了孤獨就不為情感所傷。男歡女愛的情感大多是美好的,但它的傷害也存在每一對夫妻之間。如今女性太多的內分泌失調,肝鬱氣滯家庭原因還是佔多數的。寡居女人一切事自己說了算不惹閒氣。日子自然清苦,精神生活卻是平靜而自由的。

也由此可見能使人長壽的是心境的寬廣平靜還有堅定的信念和目標,她們一輩子專注一件事,就是靠自己把孩子養大。

所以,若要健康長壽心情好是主要因素,物質豐儉還在其次。




細說心語


你這個問題我已在頭腦裡想過幾十年了,我的工作會接觸很多平民百姓,總是會問問他們的家庭情況,一般55歲以上始寡的人,長壽很多,那時候我總結了幾點,凡事清靜習慣了孤獨順其自然,少操了一份老頭子的心,如果家庭子女稍有孝心本人脾氣好的話更比有老頭子的女人長壽,另外,獨宿而清氣,所以,白天少操心,夜裡又清氣,這一日一夜過好每一天,寡婦佔了優勢必會長壽!


妃子笑59641647


鄰居阿姨88歲,老公早逝,獨居40多年,堅持不找男伴兒,晚年更不願與同城兒女住。生活規律簡單,自己買菜煮飯,白天朋友一起聚聚四處走動,傍晚湖邊跳舞。去年摔了一跤,才開始請保姆照顧。心態安詳,長壽關鍵。


與武漢和祖國在一起


說到為什麼“寡居”的女人長壽這個話題,我想起了自己的幾位長壽的親戚,還真的無一例外寡居了多年。想起這幾位長壽的長輩,對她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整天樂呵呵的,彷彿沒什麼愁事;大多數性格都很好,什麼都不往心裡擱。

2、慢性子,睡眠好;幹什麼事情反應都是慢半拍,慢悠悠的。每天睡得好,早早地就睡了,基本不看電視,沒有娛樂。

3、吃的少,尤其晚上基本不吃。吃東西有節制,不忌口,但不貪,適可而止;

4、不操心(有人說是“沒良心”),尤其子女成年之後。只關心自己有沒有吃的穿的。吃飽了就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曬太陽,呆呆地看著人來人往。

親戚A、我爸爸的姥姥,我的老姥姥,活到過百歲,無疾而終。

我對老姥姥印象深刻,小時候沒地方走親戚,就常常去她那裡住幾天。我的老姥姥自很年輕就守寡,她生過兩個閨女,大閨女是我的奶奶。印象中,老姥姥總是笑眯眯的,她的院子不大,隔成兩部分,一半住人,一半種菜。兩間屋,一間住人,一間做廚房。親戚來了,就在房間裡打地鋪。

老姥姥去世的時候我剛考上大學,那時候她也沒有電視,甚至連收音機都沒有。因為是“五保戶”,不種地了,隊裡按時給她送米送面,過年過節送點心,日子過的倒也輕鬆。我奶奶經常去看望她,我姨奶奶家在東北,離得遠,就常常寄錢給她。

印象中我的老姥姥沒發過脾氣,總是收拾得很乾淨,一直到老,屋子裡都沒有異味。

親戚B、我的姥姥,也就是我媽媽的媽媽。我的姥爺很早就去世了,我從來沒見過他。印象中我的姥姥獨自一人把5個孩子拉扯大。

我的姥姥特別愛乾淨,每天都把家裡家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她吃的不多,經常出去走動,想去哪個孩子家就去哪個孩子家。大家都很尊敬她,沒人惹她生氣。我的姥姥去世的時候快90歲了,是一個善良的老太太。

親戚C、我老公的姥姥,目前還在世,也已經百歲。

我老公的姥姥有點“缺心眼”的感覺,天天樂呵呵的,說話聲音超級大。她似乎沒有什麼愁事,她的大兒子英年早逝,撇下4個孩子,也沒見老太太著急過。這個老太太還喜歡喝白酒,每天一小杯,從不間斷,也從不貪杯。

長壽的老人其實心眼都很實誠,儘量不給兒女添麻煩,也不會主動跟兒女伸手要什麼,反而是她身邊的兒女,有時候借她的名義跟親戚要錢要物。

寡居的女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再受男人的氣,自己吃飽了全家不餓。這或許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自己一個人住,早睡早起,種點綠色蔬菜自己吃,想吃什麼吃什麼,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