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人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这句话?

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


我觉得消化好、睡觉香,皮肤自然就好,头发自然就美,鼻子自然就嗅觉好。不仅肺好、肾肝脾肠胃都应该好,才能外显健康。仅仅肺好,肾肝不好,皮肤也不会好!所以肠与肺相通没什么道理。



杨哥之翩翩舞


首先声明,我并非科班医学。只因自己患病多方求医不愈,为了自救才开始对医学感兴趣哦。下面,我根据自己的读书及对传统中医学的理解,来试着回答主题:

传统中医学属于藏象学,类归“系统工程学”,其把人体作为——由经络脉构成的立体网络联系着全部人体结构的——整体,通过调理经络脉之气血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

中医学里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西医学中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肺开窍于鼻”。人离开空气没法活,此乃常识性问题。窍,孔、口也。中医学里的”肺经开窍与鼻”,是指”鼻子乃肺经于体表跟外界相联系的孔口”。而西医呼吸系统中的呼吸道与外界的出入口,也是鼻子。这,无需赘述。

“肺与大肠相络属”。西医学里的消化系统,包括大肠。而西医们有句戏谑,将肠道戏称为“垃圾道”。这“垃圾道”排泄出去的不只有混杂液体固体之粪便,还包括”屁”之废气。毋庸置疑,因为人体自身不产生气体,该气体也必由外界进入,只是它们对身体无用才会被身体废弃。西医也不得不承认,气体由外界进入身体的主要通道乃呼吸系统,当然与肺有关系。而中医学则认为,手太阴肺经以列缺穴别络手阳明大肠经,即肺经与大肠经互为表里。肺经之病诸如咳嗽等,实乃浊气不降而致,调理西医认为的垃圾道之大肠经,就能达到让浊气沉降排泄出去的目的。再者,针对由于大肠经之因所引起的头痛等,也可以通过调理肺经达到治病的目的。所有的病症,无非虚实、阴阳、寒热,盖表里互通,辨证施治。这可是中医学的精髓哦。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西医学中,除了前述”垃圾道”,还有泌尿系统之“下水道”,且人身向外排泄液体的通道,还有汗腺。西医也清楚,除了呼吸系统,人体还可以通过汗毛孔呼吸,只是汗毛孔的呼吸量很小。汗腺分为两个部分,皮肤里的部分比较细,肌肉里的部分比较粗且成螺旋状。所谓“汗毛孔”,则是汗腺于体表跟外界联系的孔口哦,且每个汗毛孔里都长有汗毛。前边说过,中医学属于“系统工程学”,既然都与气体进出人身有关,那么手太阴肺经与具有相同功能的汗毛孔及皮肤就有关。君不见,当你呼吸时,人体也在像气球一样地跟着膨胀与收缩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老年,人的气力见衰,身体皮肤松弛,汗毛的颜色与光泽都“青春不再”。只要洞察细微,便知身体好坏,中医的望闻问切之望,也如是哦。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说:“人体是一座极其精密的的化工厂”。

西医学将人体分为血液循环系统、神经传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再认真研究人体的细化构成,从细胞核、细胞膜、各种元素、生物电流,甚而到基因排列……研究来研究去,似乎唯独忘记了人身是一个于内部相互关联作用、与外部相互关联作用着的有机整体。我无意贬低西医,因为西医学更符合现代新式教育,只要科班医学院,对某个分支抑或细微分支有专长,就能将其职业作为终生的稻粱之谋。而中医学呢,不符合现代的新式教育,因为中医学里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想学好它并非易事,首先需学好古代汉语并具备准确解读古文言的能力,同时熟通传统哲学及思维方式……不然的话,连“掰苞米的熊瞎子”都修炼不成。怎一个难字了得!再顺便吐槽几句:前两天看到某位老中医据说是专家的视频,其竟然将“子午流注”理解为”在某个时辰气血流到某一经”。我倒!如果经络气血是他理解的那么个流动法,其它十一条经里没有气血还是有气血而不流动呢?须知,读书不能死读书,好东西来自严谨的思维逻辑与多读书活读书且兼收并蓄哦。抱歉,说多了,打住!


峡里人事1


所有吹中医中药的有意的无意的骗子们,别碰瓷吹牛了,吃野生动物就是中医思维传统思维,所谓的大补,补血补气补肾。中医不灭民族不兴。

中医:来,我们结合一下。

现代医学:我不用你结合。

中医:你还没有预防药和特效药,我有的是。

现代医学:那你还跟我结合干嘛?

中医:我得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医学:那你自己发挥吧。

中医:不行,我不跟你结合就不能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医学:……

中医:现在,我宣布,中西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发挥了关键作用。


abc查无此人


我认识一个人咳嗽了很长时间,西医治疗怎么都治不好,最后找到一个中医,中医诊断后,知道他经常性便秘,说大肠与肺相表里,你这个应该从大肠上治疗,后来便秘好了,咳嗽也好了,我不懂中医,也不懂现代医学,但是我就知道中医的道理确实管用。


芳菲4820


放三只碗,一只放放双氧水,一只放稀盐酸,一只稀硫酸,不告诉中医碗里是什么液体,中医的辩证和望闻问切能分出来吗?答案根本不可能,最简单的测试就通不过去。


笑逸云


中医是现在科学无法解释、无法验证的,中医是自成体系的,独立于现代科学之外的,中医是上天对中华的偏爱,说中医天授也不为过!所以有很多诸如经络之类的世人理解不了的中医知识。中药也是一样,像穿山甲会打洞,所以它的鳞片就有疏通的作用,神奇不?

所以,不要纠结于为什么,没人知道为什么,师傅就这么教的,师傅的师傅也是这么教的,谁他妈知道为什么啊!

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吧?现代科学都解释不了的事你较什么真啊?


急脾酸脸1


为什么要用现代医学解释中医呢?目前科学再发达也有很多未知是科学没办法知道的,中医很多问题现在科学解决不了,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很多人总是说不拿去实验室证明那你拿出证明合理性的依据出来,其实真的不是中医拿不出依据,而是就算告诉你,你也听不懂,因为你从小学的学科都是现代学的,你没接触过传统文化和学习过传统学科,更没有传统的思维,相反,你反而会认为只要你不懂的就是不存在的!你说在这种情况怎么给你解释清楚?这无异于是对小学一年级的人讲高数,讲微积分!


广州的木独子


这个问题,我看了一下条友的答案。引起了我的看法和中医理念的思维,谈谈我的理解和解释。供大家评论和认知!

肺与大肠相表里,其华在表。肺合皮毛张合,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者,大肠为表主经络气血运化。肺为里,主受纳大自然的空气。食物入胃,水谷津微蒸腾的气化功能上升于肺。其华在表,肺合皮毛,吸收大自然光合作用的免疫能力。肺开窍于鼻,主呼吸大自然之空气冲动肺合量。脾胃土生肺金的母子关系,食物入胃水谷津微的营养湿热气化。热能产生机械能。支配人体精气神的行为活动,润养皮毛张合,皮肤的自由基组织的免疫功能。


用户6131822359598


"脏腑华充窍"其实就是把解剖学得到的器官分类。然后在每个分类中识别出"五行"的系统,再根据五行把器官列举表述。

以最少的数量算,解剖得到25个器官,按照五行关系来建立关联是5×5×5×5×5=3125种组合,先贤们从中选出《黄帝内经》中的表述中的一种情况。如果换成是科学研究的方式如研究关联,则是5!×5!×5!×5!×5!种方式,这还是有基础分类的情况下选择出5种才会和中医的结果一致,不然数量级还要提高。

所以即使现代医学有想法生成类似的器官之间的关联表达方式,那么也需要通过很多实验把器官两两之间的关系转为一个数字——关联度,然后再选出关联度中最大的,才能成立。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换一个方面看,现代医学主张的是中心法则,类似于二八法则,把人体的生病的原因归于一个原因,主要的句式是:"X主要由Y决定"。如器官由细胞决定,细胞有基因决定,糖的代谢由胰岛素决定…所以它是沉浸在"二元关联"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发展到五元关联,而且有拒绝往多元关联的倾向,如一个疾病限制在一个器官或部位或成分或病因上,关联的症状称为"并发症",所以疾病的治疗就成了分阶段的治疗,没并发症是一个阶段,有一个并发症是一个阶段,两个并发症又是一个阶段…所以治疗就成为一种"追赶式"的治疗,总是滞后的。

总的来说现代医学基于中心法则是难以会产生如题的五元关联表达。


岐黄新问


中医是古人对人体简单粗浅的认识下而搞出的医学,人体很精密,不了解人体生理构造谈何去治疗?中医从业者们就别鼓吹中医了,不懂逻辑也别牵强附会的去谈什么中医治好了你的病。西医(现代医学)治不好的中医也是靠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