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夷宫之变”是使秦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了吗?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王安石《桃源行》

提起望夷宫,如今我们能想起来或许只有一个“指鹿为马”的典故了。

让我们看下这个产生“指鹿为马”这个流传千年典故的宫殿,到底跟秦王朝的灭亡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一、望夷宫

《史记.秦始皇本记.集解》:“望夷宫,在长陵西北长平观道东故亭处是也。临泾水作之,以望北夷。 《三辅黄图》:“望夷宫,在泾阳县界,长平观东,北临北夷,以为宫名”。

1989年3月,咸阳市文物普查队对望夷宫遗址进行了一次详细考察和论证。

这次考察确认:望夷宫遗址位于泾阳县蒋刘乡五福村和二杨庄北部,北达泾河岸边,从裸露的砾层判断,该遗址范围东西600余米,南北500余米,总面积为30余万平方米,在遗址中心区域,建筑遗物堆积层厚达一米以上,有典型的秦代板瓦,筒瓦,葵纹瓦及各式卷云纹瓦当、铺地砖、空心砖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望夷宫是秦始皇为了望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建造。


“望夷宫之变”是使秦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了吗?

望夷宫之变是使秦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了吗?


二、望夷宫之变的过程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大壮》:“ 高 弑 望夷 , 胡亥 以毙。

中丞相赵高,深怕秦二世降罪于己,便先发制人,于公元前207年与其弟郎中令赵成,女婿咸阳令阎乐,带吏卒千余人,里应外合,斩卫令而入,二世不能与之对敌,逼迫年仅二十四岁的二世自杀于望夷宫殿门。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刘邦攻入武关。秦二世闻讯大惊,急召赵高入宫议事,赵高非常惶恐,称病不朝见,担心秦二世知道这些实情。于是赵高就想发动叛乱,但他不知道朝廷官员的想法。因此,赵高策划了“指鹿为马”事件,大肆清除异己。而与此同时,楚将沛公刘邦亦攻入武关,并派人私下会见赵高。赵高担心事发,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秦二世,自立为王。

公元前207年赵高女婿咸阳令阎乐率领吏卒手下一千余人急奔望夷宫门前。负责守卫的望夷宫卫士-卫令仆射(官名)见他们率兵前来,忙问有什么事。阎乐命令手下将守宫卫士绑下,并说到:盗贼都进到宫殿里面了,身为护卫的你们为什么不制止?

卫令仆射说:“宫殿四周都有卫队驻扎,日夜巡逻,哪里来的盗贼?”

阎乐怒了:“还敢强辩吗?”于是将看宫护卫斩杀。

紧接着,阎乐率军闯入宫中,宫中的宦官、卫士见状纷纷逃窜,有个别的反抗者也被当即斩杀。

而后,郎中令赵成从殿内招呼阎乐,二人同入内殿。

赵成命令吏卒往内殿射箭,其中一只射穿秦二世的坐帐。秦二世惊起高呼护驾。但左右随从皆朝外殿逃去。

而此时此刻,阎乐已带领吏卒冲了进来,指着秦二世破口大骂:“陛下荒淫无道,滥杀无辜,天下已共叛陛下,请陛下速作打算!”

秦二世说:“是谁派你来的?”阎乐答出:中丞相赵高。

秦二世忙道:“能让我见丞相一面吗?”阎乐道:“不行!”秦二世又说:“按丞相之意,必是要我退位。我愿得一郡为王,不敢再称皇帝,行吗?”阎乐不许。秦二世又道:“既不许我为王,就作一个万户侯吧。”阎乐仍不许。秦二世呜呜咽咽,苦苦哀求:“请丞相饶我一命,我愿与妻儿同为黔首(百姓。秦代尚黑,百姓以黑巾裹头,故称)。”阎乐怒道:“陛下请把,说着把剑扔给秦二世。

逼迫秦二世自刎于望夷宫殿门前。

此就是望夷宫之变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当时的超过已经军功已经全部都在赵高的控制下了,秦二世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望夷宫之变”是使秦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了吗?

望夷宫之变是使秦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了吗?

三、望夷宫之变是使秦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了吗?


司马迁:“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望夷宫之变可以说也是对秦二世胡亥罪恶的一生的一个终结。上位之处屠杀重臣、杀蒙恬、蒙毅两位将军,致使没有领军之将。

他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发五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而且禁止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必须自己带粮食。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

大泽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冬,赵高杀丞相李斯。同年夏,秦军将领章邯在军事上接连失利。赵高数次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派长史司马欣求见赵高,为赵高所拒。司马欣逃归章邯,对章邯说“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而楚军将领项羽急攻秦军,虏王离,不久章邯被迫降楚。自此,秦军主力军全部消失。

至此秦王朝的灭亡是真的进入了倒计时。

由此不难看出,秦王朝灭亡的序曲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自二世登基之后从做的事情都在无形中为秦王朝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而望夷宫之变只是加速伏笔的出现而已。

“望夷宫之变”是使秦王朝灭亡进入倒计时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