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炼丹炼出的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一)炼丹副产品成了四大发明的黑火药

先秦时期,由于医疗水平比较低,人们尤其是上层人士不满足短暂的人生,于是就追求长生不老。

追求长生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求仙,梦想白日飞升,不过这一种通常是道家的专业人士的追求。对于非专业人士,通常是吃丹药,比如秦始皇派徐福率领500童男童女去东海蓬莱求取仙丹,于是会炼丹的方士和炼丹家出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就是用各种原材料在丹炉中炼出炼丹。

古人炼丹炼出的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汉朝已经流行丹药,还被列为上品药。

西汉武帝(公元前140-86年)找人炼丹以求长生不老。

后来的有名皇帝唐太宗,清朝雍正皇帝都喜欢丹药,寿命都不长。明朝的嘉靖帝亲自炼丹。

炼丹家利用各种金、石药物炼药时,硝、硫、炭为常备物,当此三种成分相遇受热或激发即会爆炸着火。

唐朝药王孙思邈《丹经内伏硫磺法》记载,有人用二两硫磺、二两硝石研成粉末,搁在锅里,然后将三个点燃的皂角丢入锅中,将硫磺和硝石点燃,等到火焰消失后,再用三斤木炭来炒,等到木炭消失三分之一就退火,趁没有冷却时取出混合物,这就是“伏火”。

硫磺和硝石,加上皂角(木炭),混合燃烧具有火药的基本特征,有爆炸性能,可能产生膨胀力。

这时候的丹药主要是供人们吃的,后人从这些丹经中发现,一些丹药的成分已经有火药的雏形。我们猜想说不定比现在能找到的文献记载还早就已经有人发现丹药的爆炸特性了。

比如早期的炼丹家通常都是一个人在某个人迹罕至的名山大川炼丹,又怕别人知道他的秘方,周围也没有其他人。可能某一次炼丹时阴差阳错试验出最合理的黑火药配方,巧合的是温度没控制好,于是丹药爆炸把炼丹家自己炸死了,他们把自己炸死后,外人根本不知道,就直接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失去了名扬天下的机会。

古代工艺落后,大多数的丹药(黑火药)原材料不纯,配方比例不科学,导致炼出的药不具备或只具备弱爆炸性,但燃烧时却可能产生漂亮的火焰。

正是由于火药是炼丹家练出来的,炼丹家也算是中药的一支,他们的工作就是制药,又是烧火炼制出来的,所以叫火药。

同时火药主要成分是木炭,木炭是黑色的,黑色的木炭掩饰了硫磺和硝石的颜色,使得火药通常呈现木炭的黑色,因此火药又称为黑火药。

(二)黑火药用于娱乐业

有聪明人利用黑火药燃烧产生好看的火焰和弱爆炸性,而制成了烟花爆竹,用于节假日燃放。

隋炀帝好玩,有人就投其所好,将烟花爆竹进贡给他,隋炀帝就写了一首诗描述烟花爆竹的盛况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论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这首诗描述烟花爆竹在元宵节晚上燃放的场景。

经济和商业高度发达的宋朝烟花爆竹已经很常见了,常见的就有“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倚天屠龙记》电视机里面杨过为让郭襄开心,在其生日里就燃放了大量烟花爆竹。

王安石有: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辛弃疾有: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朝乾隆年间,钱塘赵学敏总结历代烟花制作的方法和经验,写成《火戏略》,成为我国古代唯一的烟火专著。

(三)黑火药用于战争

由于炼丹而形成的火药爆发引燃丹房的事故多了,有好事之徒开始重视火药的爆发性质将其用于兵家火攻之用,因此火药最有可能是硫磺伏火法的产物。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朝末年(904年),火药用于军事。 10世纪后,宋朝就有“飞火”即“火炮”、“火箭”等用于兵事的记载。

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火器——神火飞鸦,神武大炮 。

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元末鄱阳湖水战,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配备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将军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

明朝和清朝也有大量发明家在宋代的利用火药燃烧性能的武器基础上,在充分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发明了新式武器。 明朝京城皇家禁卫军中就有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是明朝军队中长官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清朝沿用明朝军制,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

然而,明清封建时代还是遵循士农工商,研究火器的只是地位低下的工匠,人们对火器没有多少创新,或者上层不重视,人们没有多少机会去创新,耽误了火药的创新和应用。这时候的欧洲人却在充分使用和不断创新火药,研究出来真正的火枪,同时在不断改进火药,发明了新的威力更加巨大的炸药。

(四)黑火药的传播

大约11~13世纪,历史拐了一个弯,黑火药传入了欧洲,其传播途径有很多种说法,可能每一种说法都是真的。

火药由南宋的阿拉伯商人或中国商人传入伊斯兰教国家;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 欧洲知识分子从阿拉伯文的典籍中得到了火药的知识。

火器可能是元朝军队通过战争传入伊斯兰教国家和欧洲国家的,据说元朝军队是打到欧洲了的。

至此火药由伊斯兰教国家传入欧洲。

(五)欧洲人同我们不一样的利用黑火药

我国古人无意间发明了黑火药,然后他们将其用于制作烟花爆竹和战争。 欧洲人学会制作火药后,积极探索其促进生产力的应用。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627年匈牙利人首先将黑火药用于采矿,从此开始了爆破技术的萌芽。


直到18世纪末,黑火药还是唯一的炸药品种,统治了一千多年。

1799年英国人高瓦尔德发明了雷汞炸药,标志着黑火药时代的结束。

1831年,比克福德(W.Bickford)发明了导火索。 1831年,Richard Treuitck发明蒸汽式钻机。

1847年,意大利人索贝罗发明“硝化甘油”烈性炸药(液态),液态的硝化甘油极难控制,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爆炸。黄色油状透明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也是缓解心绞痛的药物。

1862年,Sommeiller研制出压气冲击式凿岩机,结束了人工掌钎抡锤打孔的历史。1867年,A.Nobel发明了火雷管;同年又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附剂的硝化甘油炸药。 1875年,A.Nobel发明胶质硝化甘油炸药,逐渐取代黑火药。

至此,出现了起爆器材(火雷管)+炸药+钻机,实现爆破的三个条件完全具备。 今天,人们已经广泛应用炸药爆炸(爆破)采矿、建设水电站和隧道、合成超硬材料如金刚石、拆除高层建筑,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秦朝李冰父子建设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用了28年,如果当时就有炸药,估计不用3年就能建成。

当然如果早就有了火药爆破技术,可能我们的汉语也会失去几分颜色,就再也没有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美丽传说了,这也许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六)欧洲人的坚船利炮

火药传入欧洲后欧洲人发明了很多武器,在14世纪欧洲人发明了近似于现代枪意义的火枪,欧洲的军队对于火枪这样的装备非常热衷。尤其是西欧。近代德国的火枪技术和火枪的普及率是欧洲第一,不论是在发明了火门枪的火药时代,或者是普鲁士王朝战争时期,火枪的运用处于领先地位。火枪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人类告别冷兵器时代的巨大飞跃。

终于,在公元1840年的满清王朝后期,西方列强利用我们发明的黑火药制成枪炮,蛮横地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满清王朝大门。

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是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此后,我国陆续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王朝走上了亡国之路。

直到辛亥革命,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最终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