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武安君,是我国古代的封号名字!武安,意思是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而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武安君亦如此,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但历史上,被封过“武安君”的人,无一人得到善终!

一、白起

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公元前293年,秦国以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最终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秦派白起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白起伐楚,楚军败,楚国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国讲和;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公元前279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白起赫赫战功,秦国君主以“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为名,封白起为“武安君”!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一举就灭了赵国,而秦昭襄王听从了范雎的建议,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白起怒而闭门谢客、告病不朝!秦昭襄王几次要求白起领军出征,白起皆称病,拒绝出兵,最终惹恼了秦昭襄王,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于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

二、李牧

赵国北边和匈奴接界,匈奴各部落军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李牧用计大败匈奴,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收拾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后来秦军攻赵,赵悼襄王调李牧率军抵御秦军,李牧大败秦军,对秦国的打击相当的沉重,而赵国也得到喘息之机,获得短暂的稳定,李牧因战功被封为“武安君”!

后来赵悼襄王病死,赵王迁即位,秦王嬴政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全权指挥抵抗秦军,因李牧沉着指挥,让秦军无功而返!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于是秦王嬴政采取“反间计”:用重金收买了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结果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马上就临阵换将,换下李牧,随后又将其冤杀!

三、项燕

项家在楚国,世代为将,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已经灭掉了韩、赵、燕、魏四国,只剩下齐国和楚国!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于是秦王嬴政派出以李信为主将,蒙武为副将率领二十万秦兵攻击楚国!很快,他们接连击败楚军,攻占了平舆等重镇,项燕临危受命,统率大军抗秦,他敏锐地发现了秦军的致命弱点后,大败秦军,这是战国时期,秦军的最后一次大败。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后来秦王嬴政换上了经验丰富的老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伐楚国,楚王急忙征调大军,命项燕率军抵御,后来项燕兵败自刎!

四、苏秦

苏秦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攻读《阴符》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苏秦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但无一人得以善终


苏秦合纵六国后,返回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

后苏秦伪装逃犯到齐国,进行间谍事项,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