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个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

猫眼观史


唐制,举人赴京时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就是想要考进士的,都需要先去礼部填写一份包括自己的姓名、籍贯、父母身份等的“书状”或“投状”,相当于现在的“考试报名表”。如此,而后对于考中了一甲第一名的人,就称其为“状头”,意思就是“投状”的第一人,之后又因人们习惯称名列第一者为“元”,因此就有了“状元”的称呼。



封建时代,朝廷选拔官吏曾历经数次的改变。初,先秦时期以“世卿世禄”制,即贵族垄断朝廷的官职,世袭罔替,父死子继。后,秦至汉初,又主要以“军功爵制”来任免官吏,谁的战功大,谁就有机会做大官。汉武帝时期后,又逐渐以“察举制”、“征辟制”来选拔官吏,前者就是由地方官吏推荐所在地的人才,由州推荐的称为秀才,由郡推荐的称为孝廉。后者就是由朝廷直接任命某个人为官。



后到了三国时期,魏又采用了全新的“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吏,即由朝廷派人前往地方根据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然后根据考核人员的评定,将其分为九品,后就根据品级来相应的任用。自此,“九品中正制”直至延用至隋初。

当然以上的选拔官吏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真正的寒门子弟根本无法通过这些方式来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就如“九品中正制”,它的结局就是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可以说寒门学子在隋之前,那就是永无出头之地。



直到隋后,随着“科举制”这一用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的出现,寒门学子也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科举制”的优点除了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外,与隋之前的选拔官吏制度相比,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允许士子自己报名参加,而不用再依靠官员的举荐和考察,只要你认为自己行,那你就可以参加。

因此,随着隋开科举,唐对科举的完善,“科举制度”就成了封建时代寒门学子得以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



随着朝廷在选拔官吏上对于整个天下学子展开了怀抱,无数人为之趋之若鹜,更有甚者为其付出了所有。他们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光宗耀祖,为的就是效命于帝王家,为的就是以文入仕,出将入相。“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就是读书人穷其一生都想达成的目标。

而在这让人无数学子疯狂的“科举考试”中,最让人疯狂的无疑是那科举的最高称号,也就是被号位“大魁天下”的“状元”。



一旦进士们在科举中夺得“状元”的名头,他们就能立刻跻身于官宦之列中,或为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总之就是天子门生,荣耀一时无人可与其争锋。

之后凭借着状元的身份,只要他会做官,会做人,会交际,他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如在唐朝,有史可考的29位状元中,就出现了5位宰相,8位尚书。又如清朝114位状元中,就由20位列一品以上官职,又有50余位官至总督、巡抚和布政使等地方显赫要职。



正如宋朝理学大家吕祖谦所言:“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作为进士科的第一名状元,他自然更是显赫无比。如明成化二十三年状元费宏,20岁中状元,不到40岁就三次入阁为相。又如宋太平兴国二年状元吕蒙正,33岁中状元,不到六年的十年就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可以说,状元的起点就注定要比他人高,如果会做官,升官的速度那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当然也并不是每位状元都能走上人生巅峰的,毕竟不是说都能做好官这一职业的,所以也有部分状元最终是碌碌无为的如清康熙三十年状元戴有祺,他因政治能力太差,最终只以区区儒学训导的小官致仕。 又如乾隆三十六年状元黄轩,虽是个好官,但运气不佳,最终生前只做到了道员一职。


不过不管状元后来的前途如何,状元的难考是肯定的,正如苏洵所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作为从童试、乡试、省试、会试、殿试爬出来的最后的胜利者,他当之无愧是那一代的最强者。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考到满头白发还在童试上摸爬滚打的人那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考取状元的难度可见一斑。

所以若问这等难如登天的状元之位等于现在的什么学位,我只能说是没有,目前在文学方面学位最高的恐怕就是文学博士了,但是显然现如今的文学博士是绝对无法与封建时代的状元比的,那个时候即使就是进士,恐怕文学造诣也要比文学博士高吧,更何况是状元呢?



所以如果要做出对较的话,我只能说瑞典文学院院士这样的人应该才能与状元相比较下。也就是古代的状元是能博士的老师一般的存在。

古代大多数的状元的文化水平和素养都是非常之高的,作为当时最强的存在,他们对诗赋、经义、四书、五经、试帖诗,及琴棋书画完全就是信手拈来,且篇篇在当代都能被誉为是精品。



可以说当时的状元其文学造诣恐怕就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也比不上的,如同明正德六年的状元杨慎,他十一岁就能做诗,十二岁就能拟作《过秦论》。又如同唐开元十九年状元王维,他被誉为“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的诗赋大家,这样的状元天才的事例在封建时代的史书中那是屡见不鲜的。



所以如果把这些状元放在当代,我想在文学的成就上,恐怕这世间少有匹敌者。就是如此,当个文学博士的老师那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澳古说历史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一去马如飞。”

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下所有学子的最终梦想。古代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方为"元",而殿试第一名才能称为"状元",能够在皇上面前得到第一名,那么就相当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这在封建社会无疑是最高的荣耀。状元一直都是所有读书人追寻的目标。

随着时代变迁,科举制的废除,“状元”也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现代社会总喜欢将各地高考的第一名称呼为"状元",每年也因此诞生了各种省份地区的文理高考状元,但是封建社会的状元若是在今日,相当于什么学历呢?

这个说实在的没有啥可比性,二者学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我们如今的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们现在的学科,就单单拿出数学这一项而言,我相信一个普通的高中生的水平可能就要生生碾碎古时候大部分状元。

而古代科举制度考的什么呢?虽然各朝各代的政策不一样,但是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儒家经典(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阅读理解加古文背诵)和诗词歌赋,这个对我们而言有点困难了(背诗我们还凑合,写诗相信没几个人会),最后就是治理政事了,就是考你一个地区发生了大事小情你会怎么处理。这个是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毕竟科举的目的都是为了当个官员,需要治理一方。所以二者不是学的一个东西,有点难以比较,若是非要比较的话,就只能够从侧面来试试。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而科举制度自隋唐而起至清末而灭,期间总共有状元六七百余人,具体数目不可考证。一千多年来状元就这么些,可见其获取程度之难,而反观我国目前最高学府清华北大每年招生人都要万八千人,难易程度显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硕士博士研究生近些年来也是特别的多。以2015年为例,博士生总数73100人,硕士生总数574300人。数量远远多于当年的状元。

博士后?2010年年度统计每年已经招收已经过万,咱不要说状元了,清朝每年大约产生一百余名进士,以此为比较,考上进士的难度要大于现代的博士后100倍之多。更不用说什么拔得头筹的状元郎了。而从进士到状元,难度又远大于百里挑一。

由此可见,硬要做比,博士后已是现在的最高学历,但考上博士后的概率仍然是古代高中状元难度的一万倍以上。


历来现实


要问中国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学历,要看看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金字塔结构。

这里先驳斥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童生=小学生,秀才=初中生,举人=高中生,进士=大学生。这么一算,状元就是现在的高考全国状元,也没什么了不起。实际上,这个对比拿到建国初期可能还比较合理,那时候读书人金贵。放到21世纪绝对是大大低估古代科举知识分子的能量了。


先说童生。童生在古代是最入门的读书人,不限名额。但是古代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并非人人可行。而现代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初中毕业。所以,古代的童生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或普通大学生水平。


再说秀才。古代的秀才拥有很多特权。经济上,一个秀才可以免除家里3个人的劳役,还能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粮食和副食品。政治上,秀才可以不受地方官的刑责,进衙门可以和县太爷拱手。这在县令百里侯,破家县令灭门府尹的年代是极为厉害的。所以,秀才至少相当于985硕士生,或者普通博士生的水平。


而举人,是三年一考才能考中的。举人理论上如果不继续考,是可以立刻去吏部报道做官的。虽然是从八九品的小官做起,但那是官,不是吏。所以举人至少也相当于现在985或者211博士的水平。

进士是三年录取三百个,所有进士都能直接被皇帝面试。进士中水平差的会被安排当县令,水平高的进入翰林院,直接奔着中央领导培训。所以,进士中能入翰林院的,基本上相当于中央党校高才班的级别,这已经不是“学历”能够涵盖的了。

当然,进士中的状元,其实未必比其他一甲二甲进士要牛多少。比如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是李春芳,他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但他的同学二甲十二名张居正显然成就比他大得多。


巴山夜雨涮锅


这个还真不好比,首先古代的状元是整个国家唯一一个,分武状元和文状元,也就是说要“过五关、斩六将”成为NO.1的人,也就是说文状元在全国每次考试只有一个;

然而现在不同,现在的教育制度,每个学位有很多人可以获得,并不是说只有一人可以获得,就算是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仅仅只有一人。

如果真的要比的话,只能勉强做个比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强制性比较应该是以下对等关系

秀才——高中毕业,称得上有些学问的人;

举人——大学生或研究生,毕竟是在高中生以上的人群;

进士——算是一种类似职称,姑且算是教授级别;

状元——有人说是博士,可是现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倒不如将状元比作是院士;

其实这种很多人认为的划分方式有缺陷,毕竟比较方式不同,所需要考量的方面也不同,比如教育、选拔制度、地位、名声、才能都有关联。

按照现如今的比较,人们习惯性的将高考第一名称之为状元,所以认为古代的状元应该就等同于现在的高考第一名,也就是说某某省份的榜首。

说实话,因为国家每个省的高考不一样,考题也不同,如果说是全国性质的高考,那么肯定就会有第一名,甚至和古代一样出现多名并列。

最后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拔唯一的状元,可是现如今我们国家并没有这种从全国选拔一个NO.1的考生。

(皇帝钦定状元)

以上都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欢迎讨论!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猫眼观史


溥仪在退位之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上户口时他只填了初中,但他的这个初中和咱们现在的初中概念可大不一样,毕竟人家受的是皇家八股文的教育,放到现在大概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吧。溥仪不用像部分平民百姓一样整日以考取功名为目标实属难得,既然一个初中秀才的含金量都如此之高,那状元的含金量,着实会更高。

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到了明清时期各项体系都很成熟了。童试即童生试对应到现在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你要想往上爬,无论年龄多大,都得先参加童试,所以有时间我们看到一群孩子在陪一个老大爷一起考试也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了。那么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再想上高中可就不是学区房的问题了,你得参加中考,按成绩上学校,所以考上重点高中,你算当上了秀才。

秀才参加省级考试也就是乡试通过的便是举人,想当年范进就是如此,乡试考中的举人就有就机会当县令、县丞等小官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接着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进士(老范进又中了),放在现代,这就是大学生的水平了。

进士考试的殿试第一名,才可以称为状元,二三名就是榜眼和探花了。状元并不能与学历来沦为一谈,状元更多意义代表着考试成绩,毕竟仅此一人亿分之一的概率。你说他是硕士学历也可以,说博士或者是博士后也没问题。


逻辑文史游


状元并不能与学历来沦为一谈,状元更多意义代表着考试成绩,而中状元者也不代表学业就此终结,还有诸如翰林院大学士等具备“学术研究”性质的官职,与“学历”有些相通的地方。而在科举考试中以名次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次考试皆为第一叫连中三元。



状元的阶梯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苏洵

古代读书人并不是谁都有参加乡试资格的,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还要经过两次考试才行,代表着受过初级和中级教育,与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有着相似的地方。读书人在经过私塾或者地方官办书院学习后,要参加人生中第一次晋级考试,即童试。这种考试就是获取进入地方官办大书院继续学习的资格,也是为了获取日后参加更高级别考试的资格,就好比如今的学生需要从小学开始就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童试后的读书人被称为童生或儒童。


通过童试之后,儒生基本上就会进入地方的大书院继续深造,为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考试做准备,这里的第二场考试就是为了获取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院试,也叫做府试,院试就只有获取儒生资格的人才能参与,而通过院试的儒生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即“秀才”,也叫“生员”,相当于如今考上了高中。但不同的是“秀才”已经算是功名在身了,也已经进入士大夫阶层,享受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轻易用刑的特权,也算是国家为了保护这些人才储备,“秀才”中成绩最好的“廪生”还按月发给粮食补贴。


“秀才”可以赶巧在当年就参与乡试,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等个几年。乡试一般三年举办一次,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在科考的第一次考试乡试中,如果通过便成为了“举人”,也就是意味着被荐举之人。乡试里边的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亚元,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

中举之后,便可以参加会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省考,这里就不单单的是学历了,而是要进入更高仕途的考试,通过会试后便成为贡士,是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第一名则是会元。贡士的名额很少,一般一年年只有300名左右,这就是全国最出类拔萃的300多人,并且算是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

状元的诞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到了这里就会出现一个我们常见的词“进京赶考”,也就是参加皇帝亲自举办的殿试,这就相当于国考中报考央部级单位,但还要高出太多规格,都是朝廷重臣甚至是皇帝亲自阅卷。殿试成绩一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也叫传胪;中此三甲的贡生通称为进士。在进士评选出来后,会用黄纸书写下来,称作黄甲,也叫金榜,因此中进士也被称为是“金榜题名”。这些取得进士功名的人,朝廷会直接授官,但要根据职官的空缺情况来定,所以,有些进士一生都没做官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进士科考试在不同朝代均有变化差异,但大致主要有三场。以唐制为例,第一场是贴经,内容大致就是诸子百家经典中词句的填空题,这种填空直到今天的高考都还保留着形式;第二场是诗赋,是由考生自己作诗、赋各一首,相当于如今的作文题,这也是展现考生文采的重要环节,有些喜欢诗赋的皇帝会因为考生的文采调整最后考试的排名,如唐开元二年的李昂,就是以诗赋争得了状元;第三场是试策,以时务为题,考察考生治国之才,这种考试也是相当重要,特别在于明君圣主面前,能够陈明时弊,提出对策的考生最受青睐。



这三场考试在唐朝时都是一场定去留,实行淘汰制度,有一场考砸了,就排除在状元之外,而坚持到最后一场的基本上都能中甲。到宋仁宗时期,殿试则以策、赋、贴经、墨义这四场并试的方式进行,待四场考试的总成绩下来后才定下最终排名,显得更为公平。而在殿试中,皇帝会设置专门的“读卷大臣”来排出前十名,皇帝再由这前十名中亲点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产生出了状元,这里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子弟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状元的名分

现今根据史料可查证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经历了千年之久才记录下了五百多人状元及第,所以说能考上状元是相当了不起的,在民间还将状元比作“文曲星”下凡,科举也成为寒门子弟进入仕途的最佳途径。


古代状元起初代表着学识和能力,也是朝廷选贤任能的途径,能考取状元基本上也就会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如唐代的状元中有5位官至宰相、8位官至尚书。而清代,状元中官至一品尚书的有20多人,左宗棠曾经因科举未中还被李鸿章等人拿作排挤他的说辞。明朝的官员阶层里,还会以进士考取的年份来划分档次和辈分,可以说是相当看中科考出身的。



历史上有有诸多有名的状元,比如文天祥、谭翤同等,但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大文豪难中状元,唐宋两代共产生了265名状元中,虽有王维、贺知章这样的大文人中第,但冠名唐宋八大家的李白、杜甫等文豪无一人中状元,还有诸如明朝的唐伯虎等,成为历史上独特又奇怪的现象。这也说明了状元的意义更倾向于政治人才的选拔,除非在皇帝喜欢文学的时代,否则文人挂冠就显得难度很大。

综上所述,状元并非是学历的象征,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状元饱读诗书,通晓古今,是知识渊博的代表,但更多的意义在于朝廷的政治官员的选拔,而非学术人才的选拔。而在历史上也不乏一些草包状元,特别是“八股取士”的阶段,形成了“状元不如进士,进士不如落第举子”的尴尬局面,而又因为皇帝根据喜好钦点状元,也包含太多主观因素在里面。


棍哥观史


古代状元的价值是现在任何学位都比不了的,博士学位很牛吗?这都9102年,还有谁家小区里没住着博士,还有谁家村子里没出过博士?都这种普及率了,还有什么好牛的?

但是古代的状元就不同了,有许多州府县在1300年的科举历史上都没出过一个状元,其数量上的稀有程度直逼今日的大熊猫,一千多年里的累积状元数量只有700多人。

在古代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社会各阶层之间几乎是不流动、不变化的,周代礼制基本上把下层进入上层的通道锁死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完全是这样。天子是老大,下面是诸侯阶层,再下面是卿阶层,再再下面是士阶层,最后是平民和奴隶。

各阶层之间原则上只允许横向流动,下级阶层向上级阶层的跃迁最好想都别想。平民和奴隶要想改变命运只有一个办法,祈祷吧,祈祷彩票开奖时能选择你投注的号码。

这种状况直到汉朝时期才有所改变,从民间底层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开始实行,举孝廉、举秀才这样的上升通道开始运转,虽然其公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差的,但聊胜于无吧。

可是就这也好景不长,魏文帝曹丕搞出了一个叫做“九品中正制”的名堂,把人的家世背景作为首要的选拔标准,由此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一品压一品,阶层上升的通道又被锁定了。

这种局面直到隋朝建立才得到改变,皇帝为了加强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入囊中,用“科举制”替代“九品中正制”,考试这种唯成绩论、无差别对待、至今广泛沿用的极端公平的方式,才第一次在古代全面确立了起来。

科举制度中的秀才、举人、进士,都有各种名堂的特权。

秀才、举人可以免交税粮、免服徭役,犯了罪还享有豁免权,要到省里请学政把他革除功名才能进行刑罚。现在数以千万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拥有者,如果给他们这些特权,社会就乱套了。

进士的特权就更大了,一般是正县级(县令)起步,二甲进士大部分留京做官。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铁定进翰林院,将来的上限是宰相、首辅、大学士,最差也是侍郎、巡抚一级的大员。

这么来比并不是讲现在的学位没有意义,只是说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了,人才成长的路径越来越多元,像状元这种集大成者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读历见闻


中国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状元,是非常困难的,程度不压于获得博士后称谓。

我们来看看:

古代科学考试分为六等,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第一,凡是读书的人,自动被人称为童生,童生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前半段。

第二,县试、府试、院试三级差别不大,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到这一阶段,就可以当开私塾,教书育人了。

这个相当于全市中考。

第三,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连考三天。考中者,就是举人了。考中举人,就能够当官作老爷了。不过都是县长以下(不含县长)的职位。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高考。

第四,会试。全国性的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中者,就是贡士了。贡士就了不得了,起码一放官,就是副县长、县长级别。

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考。

第五,殿试。会试考中者,一月后可参加殿试。考中者,统称进士。但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

武考,也大同小异,只是称谓不同。

进士就不得了了,以后几乎个个是朝廷重臣。

这个相当于研究生毕业考试了。前三名者,那自然是博士后了。

古代说,寒窗十年苦读,一朝考中,说的是中举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后边,还得六年,才有机会中状元,十六年,那得多幸运。因此,最终中进士的,五六十岁的人,几乎占一半。

所以,古时候的科举,比现在考试,艰难太多了。


董江波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可见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的喜悦,这也难怪。古人的四大喜事之一就有“金榜题名时”。



而今我们在高考之后在各省也会统计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那么古代的状元放在今日来看到底是一个什么学位?古代的科举考试类似于今日的高考吗?

对于这个有趣的问题,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要说状元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就要先看看状元背后的科举考试和现代的教育考试类不类似。


两者一比较还是有些区别的:

从考试内容上说,当今的考试无论是“小升初”、“中考”、“高考”还是“考研”、“考播”都是考察学生的学业综合水平,侧重的是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则是学科众多,重视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

而古代的科举呢,考察的内容就比较单一了,唐宋时期科举分为进士和明经两科,前者侧重于考察儒学经典和策论,后者侧重考察诗词歌赋,到了明清两代则是以八股取士,考试内容主要也偏向了四书五经。


从考试目的上看,现代教育主要为国家选拔人才,而古代教育,不仅是选拔人才,更是为了选拔官员,所以古代考试相当于是学业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综合,在古代,考得好就是直接工作包分配哦!

对比完了考试内容,我们也大概清楚了状元的作用,一则表示在文化圈里面,他是学习最出色的,已经到了顶尖的水平。二来人家凭着这个头衔是可以立即有一份工作的。

如果真要是拿个学位来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状元比作今天的博士,因为一般状元在古代会被皇帝点名进入翰林院,那可是国家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类似于今天国家级的科研院所。


不过现代光是中国高校的博士就有几万人,和古达的状元比,那数量上不止多一点点了,就拿清代来说,一榜也就出百把名进士,而状元、榜眼、探花也就三个人。而中国古代,文武状元总数也就七百多人,那绝对是凤毛麟角,这些读书人绝对是人中龙凤。

如果说现代的博士穿越回古代,在仅有的教材下学习,这些博士不一定比人家学的好,甚至能有个“秀才”或者“举人”的功名,那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网上传的拿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来划等号的比方是没啥可比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古代,即使是高中状元,也不代表在同科进士中就一定是能力最为出众的。毕竟状元是由皇帝钦点,皇帝个人也是有好恶的。

所以同科的进士中,状元的官做的不一定比后面的人官大,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比如明代弘治三年状元钱福,考中后不满官场,三年后就告病回家,做官最终也就是个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同期的三甲袁宗皋则是一路官升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策神历史


状元不是学历,而是科举考试最后一关殿试成绩第一名。古代没有学历教育,无法和现在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类比。古代的科举是选拔官员的考试,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状元相当于高考成绩在省排第一名的人考入清华北大后,该人清北毕业后参加国家级公务员考试,总成绩第一名。

古代科举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这和现在的中考、高考、研考这样的学历教育不是一回事。无法有效比较,勉强把大学毕业+公务员考试综合起来类别。各朝科举录取规则不一样,下面以明清为例。

童试

童试不是正式的科举环节,而是科举资格考试。就是说你要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你得参加院试,成绩合格了才能参加科举。

参加院试的人,如果通过了童试,就会在府学、州学和县学这样的官办学堂学习,称为生员,也叫秀才。秀才是一种身份,并不具备做官资格。

秀才也非常难考,需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才行,也就是要参加县、市、省三级考试,且每次考试都合格才可以成为秀才。有人说秀才是初中生毕业,这是在羞辱秀才。

乡试

乡试当然不是说乡镇级考试,或者乡镇官府组织的考试。乡试是由各省组织的科举,也是科举第一关。乡试考场设立在各省省会和京城,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八月。乡试每三年组织一次,不是年年考。

乡试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乡试正式录取的人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主要是作为县令以下官员的候补。如果要当县令及以上官员,就得继续参加科举。当然举人也有许多特权,不用交税,见官不跪等等。

会试

会试由礼部组织,考试地点当然在京城,也是每三年考一次,时间一般是在春季。参加会试的人就是举人了,另外国子监监生也能参加会试。

会试考中者均称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殿试是皇帝本人亲自主持的考试,参加对象是贡士。殿试成绩合格的人,就会成为进士。进士是当然的预备官员,如果各省、各部有职缺,会优先安排进士赴任。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当然这些称呼都是民间称呼,不是正式称呼。

状元难度

明清两朝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主要在四书五经里选题。考来考去都是那些陈旧的东西,考生再怎么博古通今,也考不出什么花样。单就考试质量来说,考中状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另外参加科举的人,都是从少年考到青年,再考到中年,甚至很多人考试一辈子,白发苍苍连秀才都没考中。遑论解元、会元、状元。就是科举竞争激烈,录取名额有限,要考中状元是非常困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