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给儿子打电话都是不接,要不就是简短一句话,咋办?

心灵净土-孤独


孩子8岁,没有在自己身边,你打电话他不愿意接听怎么办?你提的这个问题和我看见的是一样的。女儿女婿工作忙,8岁多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平时孩子的学习是由爷爷奶奶亲自管着,同时她爸爸妈妈遥控着监督指导。爷爷平时比较溺爱孩子,孩子比较贪玩调皮。爸爸妈妈打电话肯定就和学习有关,所以她很不耐烦爸爸妈妈打电话,不是推诿就是逃避。眼看着爸爸妈妈除了好好哄着就是强硬勒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认为,孩子的教育非常的重要,如果大人有办法和孩子在一起,还是需要尽量在一起。和孩子的相处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平等相处,又需要能管的住他们,真的需要做父母的用心用情,不能简单对待。


冬梅139888394


从小没有培养好,儿子也是不懂事。我亲戚家一个弟弟就是这样,小时候因为大姨知道他打游戏,不让学习了,进入社会很早,学了很多不良习惯?

就感觉亲情很淡泊,没有父母姐妹概念,平时打电话很难找到他,一般白天睡觉,晚上不睡。做事没有想到你是长辈我就收敛。他联系你就是想跟你要钱花🌸。花钱如流水,生活如行尸走肉!

所以这个是历史遗留问题,从小就没有良好亲子关系,和孩子后来接触的人对孩子影响,很难改变。我觉得就是过好自己吧,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尽量帮,不用总打电话。


石情儿


这种事情不算少,

关爱交流没搞好。

已经八岁寄父母,

再要下去就离谱。

该上小学把书读,

何不接来多投入。

城市教育条件好,

早晚照顾能周到。

能有定所到好办,

租房也待多付出。





无名小草134387980


以后尽量少给他打电话,可能你打电话太多了,他烦你了,他正在叛逆的心理,即便是打电话,也少一些说教,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的和他相处,如果父母都和孩子能够像朋友一样,那他就会想着接你的电话了,好多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家长的样子,什么事情都要命令的口气,所以孩子就容易逆反心理。因为在孩子的心里,他认为他什么都知道,其实他们还小,等他们大一些成熟了,他对你的叛逆心理就可能小一些。


行云流水生命不息


八岁的孩子肯定是和谁生活在一起,跟谁的亲密链接更强,孩子很小,他其实还不懂得很多东西,他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什么?

你们每次给孩子打电话都是什么内容呢?是单纯的叫他好好学习,听爷爷奶奶的话,要照顾好自己,要乖,还是会跟他聊一些有趣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建议就不要大老远的在电话里再教育孩子了,电话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你可以经常的和孩子视频,偶尔的给孩子买一些她喜欢的小东西,放在你们工作的地方,告诉他你们放假回去的时候会给他带回去,让孩子对这些东西有一个想念,从而对你们也有一个想念。

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培养培养这些东西,其实非常简单,你只要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就可以了。



心理咨询笑逐颜开


现在这种现象很多,家长很伤心无奈,自己在外辛苦打拼,与孩子们感情却断了。所以但凡条件允许,还是把小孩子带在身边。挣钱是无止境的,与孩子的感情却影响一辈子。反过来,小孩子也是受害者,小时候哪个孩子不想和父母在一起?看到别的小孩在父母身边撒欢宠爱,都很羡慕。总之,感情问题不是一时造成的,是长期的聚积。


烟笼山峰


可怜的娃!你们只看到孩子不听话不亲近你们,你们就没想想才8岁的孩子为什么不依恋父母?可想而知这孩子从小到大就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没体会到有父母的幸福,所以他才把你们当成陌生人。在外工作不是理由,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和父母不亲。排除极少数天生的性格,一般父母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你在他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他对你的依赖才越大。不能见面,可以视频可以电话可以写信,休假的时候可以争取回去陪他,在他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回应他,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帮助他,让他知道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依然想着他爱着他,当他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他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父母。


把每天当作末日来相待


说真的,孩子的教育其实挺重要的,除了打电话给儿子,可以侧面了解他的情况,比如询问爷爷奶奶他的情况,掌握他老师的联系方式掌握他在学校上学的情况,回老家的时候多多观察孩子,和儿子做好沟通,8岁的孩子其实有点懂事了。

有可能的话,把孩子带在身边吧,在老家见识和格局有限,教育资源也不够好。带在身边起码可以更多知道孩子动态,培养亲子感情,等孩子长大就来不及咯。


三枂情感


那你得好好反思自己究竟是那里做的不好,

孩子,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多陪伴孩子

相对来说,孩子会跟你亲近很多,

等孩子大了懂事了,如果在跟孩子亲近,仅仅电话里聊聊,那肯定是跟你没话说,你顶多在孩子眼里是个称呼罢了


舌尖上的家宴


八岁再建立与孩子的情感已经晚了,这就是父母不陪伴子女成长的代价,孩子在与父母建立感情的年龄是1-7岁,七岁都会很困难了,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与父母之间会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他们的内心深处很难再接纳父母建立健康的母子情感,儿童心理医生通常建议父母七岁前要陪伴子女成长,也是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也许你们也有所谓的难处,所以既然选择了,结果就要接受,你问道怎么办?如果你与丈夫能有一个至少一个在孩子身边或许可以改变一点,做得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