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作为医学界的李佳琦,一封信也让儿子成了“网红”

有人说他是“上海模子”,有人说他是“白衣男神”,也有人说他是“第二个钟南山”。

他就是最近的新晋“网红”——张文宏。


张文宏作为医学界的李佳琦,一封信也让儿子成了“网红”

他成为“网红”靠的不是才艺,也不是颜值,而是一份责任与幽默。

1月29日,他作为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面对媒体采访时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将身先士卒。

作为主任的他,每个星期都要进去病房查房,至少一到两次,不为别的,只为消除医生们的恐惧。

第二件事:将一线医护人员全部换成共产党员。

把所有从年底到现在为止的医生,全部换岗,这一批都是了不起的医生,在对疫情的风险性、传播性、致病性一无所知的时候将自己暴露在疫情面前。

所以,人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因此我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部换下来。

换成谁?

全换成科室所有的共产党员,就如同共产党员入党宣誓时说的一样“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紧跟着,他又在面对记者提问关于肺炎防控前景时,真实的告诉了大众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最好。两到四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两到三个月内全国疫情得以控制;

第二种:最坏。疫情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

第三种:胶着。病例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议过程漫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

既没有遮掩,也没有托大,一五一十的告诉大众们真实的情况。

当然,在这个特殊时期负有责任感且愿意说实话的人远不止他一个,但兼具幽默风趣的人却不多。

“企业老板不用给我们捐东西,让员工在家里办公,隔离观察,还给人家发工资,这就是对国家做贡献了。”

“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也给你闷死啦。”

……

因此,这些有担当、有责任感、幽默风趣的发言,瞬间就让他全网“爆红”。


张文宏作为医学界的李佳琦,一封信也让儿子成了“网红”

可是,面对自己的“爆红”,他却深感意外,他说:“我觉得是非常平常地说了一些分内的话,引起这么大的轰动,非常纳闷。”

因此,在媒体采访时,他总是刻意回避谈到自己,他说:“我们医务人员只想救好病人,不需要讲自己。”“我就是一个医生,从现在开始,采访我的话,除了疫情防控的问题,就不要谈别的了。”

并且还劝网友:“不要把我看得太了不起。”

即便,他说“不要把他看得太了不起”,但在上海市民眼中,在认识他的人眼里他是真的“了不起”。

其实,张文宏医生从30多岁起就有了个外号,“张爸”。据同事说,这是因为他果敢又细心,凡事都要照顾到位,就像爸爸一样。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张爸”不只是病人的“爸”,也是一位男孩小洵的爸爸。

当张医生依旧带领医护人员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时,小洵给爸爸写的一封信……这封信真挚而感人,瞬间在朋友圈刷屏了!


张文宏作为医学界的李佳琦,一封信也让儿子成了“网红”

亲爱的爸爸:

您好!一转眼,我们都快有一个月没见面了,家里很久没有响起您那幽默的话语,我还真是不习惯。以前,我只知道您是一个医生,只知道您很忙,有看不完的病人查不完的房,即使回到家里,大部分时间也待在书房,查资料、写文章,总是到夜深甚至天亮……

爸爸,妈妈跟我说,这一次,您是去跟一种新型病毒作战啦!这种病毒挺厉害,是个长跑健将,到处瞎跑,感染的人不少。妈妈说您白天要查房会诊,救治病人;晚上还要写文章……有好几次,我想跟您视频聊天,可又怕耽误您的时间!爸爸,我就想跟您说,在电视里看您还是挺帅的,就是大口罩都遮不住您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爸爸,那天我跟妈妈聊天,我说我想快点长大,也能像您一样治病救人,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可妈妈说,我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真的有很多吗?是啊,就像您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在家里和病毒战斗。我会戴口罩、勤洗手、锻炼身体、学做家务、不到处乱跑……我现在每天都背一首古诗,等疫情过去了,再见到您,我们还玩飞花令,到时候您肯定比不过我!

爸爸,您安心地在前线工作吧,妈妈和我都是您最坚强的后盾!虽然我没有去过武汉,可是我想,那里的人们一定很勇敢,等大家一起把病毒打败了,您能带我去武汉吃热干面,看黄鹤楼吗?

昨天,妈妈和我在你们科室的公众号上听到一首歌,叫《唯一的可能》,妈妈听着听着就哭了。虽然我不能完全明白歌词的意思,但我特别喜欢最后几句:“每寸土地,我们心之爱之所依,共命运,你若呼唤,我必倾尽我所能……”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会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到,待樱花盛开,待雀鸟欢鸣,您,也会和春天一起,回到我们身边……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儿子:小洵 2020年2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