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领导力》第五讲:领导力第一句口诀“我来”

课程内容:

今天学习领导力修炼的第一句口诀:我来。

一、挺身而出,承担责任

有这么一种现象:大多数人都相当领导,只有少数人想发挥领导力。因为领导地位意味着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利,而发挥领导力,则意味着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这只有少数人才有兴趣。所以面对一个集体难题,你说“我来”。

二、说”我来“不是本性

有一个学者叫范福特,他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我们天生都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导。主要有2个原因:

1、追随者是随大流,更安全

2、追随者通过模仿来学习,避免了试错过程中的危险代价。

1964年,在纽约街头发生了一桩凶杀案,一个老板在回家途中被人杀死,整个过程半个小时,有38个人目睹,但没有人报警或干预。两个社会学家提出:因为旁观者很多,都认为别人会帮忙,所以自己没有帮忙。

在组织中,同样也有责任扩散效应,一个集体难题涉及的人员越多,每个人感受到的责任就越小,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南多的领导力

1972年有一家飞机坠毁在安第斯山脉,总共45人,其中32人幸存。他们坠毁的位置在4000米的雪山上,因为没有食物,最终他们开始吃死去同伴的尸体,又一个叫南多的大学生,带领一名同伴出发,走了整整10天,带来了救援的队伍。他主要体现了4点跟别人不同的地方:

1、有想法

2、有信心

3、有行动

4、做表率

关键就在于他说了”我来,因为南多站出来说了“我来”,所以他成功的拯救了整个团队。

四、“让我来”与“跟我来”

”我来“可以有不同的说法,面对上级和评级,你可以说”让我来“,面对下级,可以说”跟我来“。”跟我来“有两种情况:1、大家不知道方向;2、大家知道方向,但是太苦了,不一定愿意做。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在圣诞节的时候,亲自到库房,跟工人们一起配送货物,这就是贝佐斯在说”跟我来“

我的感悟:

”我来“这句话本身有个前提,就是自己具备勇气,敢于站出来,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现在很多人不愿意主动站出来,先不说承担责任的问题,哪怕在一场培训中,主动举手发言,哪怕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都不愿意。

因为现在人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害怕自己出丑,所以会回到舒适区。所以领导力的第一句口诀,在我看来首先是对于勇气的训练,必须拥有敢于站出来的勇气,才能磨练好领导力。

当我们敢于说出我来,也就意味着要倒逼自己想的比别人更多,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一定要让自己更大格局的去思考,这样才能担负起责任,带领群众解决问题。

同时”我来“这句口诀也是对自信点一种暗示,多说我来的人一定比其他人更具备自信。很多有想法的人往往止步于此,即便自己是正确的,也依然担心会带领团队走错地方。我之前就是这个问题,就是因为考虑的太多,所以不敢往前走。反而是那些没想特别清楚的人,甚至有些”自负“的人,在领导的路上越走越远。即使最后证明他是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