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堅持自律?

forgetme然


推薦你看一本非常具有實操性的習慣養成書籍——《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我本人看完這本書之後,養成了堅持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我覺得,只要你對照這本書去做,就可以養成持之以恆的好習慣。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情況。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一書的作者——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古川武士認為,堅持一種行為跟性格無關,跟毅力無關,要的只是養成良好習慣的訣竅和方法!掌握了方法,堅持下去就不再難!

乍一聽這個觀點,似乎有點難以置信,甚至覺得這位所謂的“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是個大忽悠,哪有那麼容易的事兒?說實話,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確實在心裡犯嘀咕,懷疑這只不過是雞湯式的“迷魂藥”。當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完全是良心乾貨,半點湯汁都沒有,實實在在的方法論,看完能立馬參考著操練起來。

首先,作者花了一章的篇幅讓我們認識“習慣”這個東西。也許你會在心裡想:習慣不就是習慣哦,還有什麼好認識的?不,習慣還有很多值得說道的地方。比如,你知道早晚刷牙是習慣、按時打卡是習慣、固定上下班路線是習慣,那你知道減肥、戒菸、攢錢、早起等等都是可以養成的習慣嗎?

說白了,習慣就是“不依賴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續的事情引導到如刷牙般輕鬆的狀態”;當身體學會某種行動,不用思考或努力就可以輕鬆做出反應,這就是習慣;習慣就是在腦中設定的程序,把重複的行動化為無意識的行動(自動化)。

既然如此,豈不是隻要在腦中設定了行為的程序就能像永動機一樣自己運轉了?可為什麼設置程序就這麼難呢?原因在於“習慣引力”作祟。

“習慣引力”就相當於地心引力,因為人類具有“對抗新變化、維持現狀的傾向”,所以要打破慣常的舒適狀態來建立一種新的習慣,就容易引起舊習慣的極力抵抗,在這場拉鋸戰中,決勝的關鍵不在於毅力,而在於正確的方法。

接下來就看古川武士先生如何手把手教你一個月內建立一種新的好習慣(當然,好習慣分好多種,不同習慣養成所需的時間也不一樣,書中以耗時最短的行為習慣為例進行講解)。

在《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一書中,古川武士先生把養成習慣的一個月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對策、有方法、有重點、有看得見的效果,並且穿插了各種鮮活的案例,生動且有說服力。下面就概括介紹一下三階段:

第一階段(第1-7天):反抗期。

剛開始建立一種新的習慣,舊“習慣引力”的作用是最強大的,總之就是各種不適,失敗率高達42%。為了順利度過這七天,作者提出了兩個對策:

一個是以嬰兒學步開始,換言之就是設置最低的門檻讓自己容易度過;

第二個對策是簡單記錄。記錄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看得到成長的軌跡和堅持的效果,便於對照檢視。記錄要越簡單越好,不要自找麻煩搞得複雜得寫不下去。

總之,第一階段就是要想方設法讓自己撐下去。

第二階段(第8-21天):不穩定期。

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加班、聚會、感冒生病、天氣變化等,都可能打破原有的計劃安排,容易讓人洩氣。為此作者提出了三個對策:

一是行為模式化,通過定時、定點、定量、定法把要培養的習慣化為固定的模式,設置的門檻也要比第一階段高。行為模式化的好處就是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種節奏感,且不容易被打破和忘記。

考慮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作者給出的第二個對策就是設定例外規則。這個例外規則是對行為模式化的靈活變通,是有彈性地執行計劃,這樣就能減輕壓力,便於更好地繼續前行。

為了順利度過不穩定期,作者還放出了大招,提供了第三個對策:設定持續開關,說白了就是利用各種適合自己的獎勵或懲罰措施來獲得堅持下去的持久動力。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十二個“持續開關”,並在後面用專章進行了詳細的解說,每個開關都十分簡便易行且效果顯著(本文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有心人不妨自己去讀)。

第三階段(第22-30天):倦怠期。

熬過了前面兩個階段,成功率就有82%了,再堅持七天就勝利在望了。不過這七天也不好過,因為一成不變的行為模式容易讓人感覺到空虛、無聊,甚至懷疑堅持的意義,這其實是“習慣引力”最後的負隅頑抗,為了避免功虧一簣,作者提出了兩個對策:

一是添加變化。既然一成不變容易讓人厭煩,那就花點巧思來點變化吧,比如英語教材讀厭了,就讀一讀英語原版名著吧;一個人跑步無聊了,就邀請同樣跑步的好友一起吧!總之,讓自己在倦怠期換一種嶄新的心情重新出發,一鼓作氣就能勝利抵達終點了。

第二個對策是計劃下一項習慣。為了建立習慣的連貫性,你要不斷地為培養習慣投注心力,如此才能獲得良好習慣帶來的甜蜜果實。在這個階段計劃下一項習慣,除了能夠承上啟下之外,也容易讓自己制定新計劃的時候看到自己之前的努力成果,從而更有動力堅持。

按照古川武士先生的說法,培養一種行為習慣只需要一個月,那麼一年就可以培養12種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如果能把這種習慣培養的方法不斷地堅持應用在各種好習慣的培養上,就能不斷地完善自我,收穫成長的果實了。前面已經說過,習慣一旦養成,那就是大腦自覺自發的行動,無需你再費太多的心力,就能持續堅持下去,這樣看來只要掌握了培養一種習慣的方法,堅持真的不是什麼難事。

最後還想說一點,別看古川武士先生是“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他曾經也是個缺乏好習慣的人,他同樣容易困於完美主義的陷阱而遲遲不敢採取行動,他也膽小害怕而不敢去做眼部激光手術,他也曾不愛整理、房間凌亂,不愛運動、需要減肥,他也需要戒菸......就是這樣一個人,如今卻成了指導別人培養習慣的導師,可見他的習慣養成方法是確實有效的。


星星fighting123


人一旦自律,生活就會開出自由的花。

隨著年齡增長,我的體重也不斷上升。我身高160,體重62.5公斤。看著鏡中的自己虎背熊腰,開始下定決心減肥。

我制定了一個減肥計劃表,並嚴格執行。

1、每天快走10000步。

2、不吃油炸高熱量食物,戒酒戒糖戒飲料。

3、一日三餐量減半,只吃青菜魚和雞胸肉。

4、不坐電梯,儘量爬樓梯。

為了變瘦變美麗,我非常自律,每天少吃多運動,像苦行僧一樣。

這樣堅持了一個月,居然瘦了10斤。你有多自律,就有多美麗!





風想留步


自律都是逼出來的。我老丈人是49年參加工作的離休幹部,國寶級的保護群體了。年輕時也抽菸,後來退休後查出病來,醫生讓他別抽菸,出院就把煙給戒了。如今92了,生活相當的自律,每天早中晚三次散步,一日三餐只吃兩小塊肥肉,其他的全素。沒人管他啊,就靠自律成了壽星。認識一個做期貨的朋友,從五萬做到500萬,做的是豆粕幾年前的一波行情。賬戶做到160萬的時候出現回撤,朋友都勸他平倉。他非但不平,又加倉,結果做到五百萬才出局,一飛沖天了。靠的也是自律,平時就訓練自己,不為小利所誘,沒有中級行情堅決不參與交易。人家也是虧過幾百幾千次,爆倉爆成腦溢血才養成的自律。大凡成就大事的人都比較自律,需要很強的自我管理意識,而且需要長期的堅持和毅力。天生自律的人很少,大部份還是環境逼出來的。


老牛彈情


我七十歲的人每天堅持五點起床早練,回家後燒早歺,泡茶,早歺後看頭條新聞,然後練字,寫短評很習慣了,早練,學習是退休後養成,不管閒事,再近八個月進入頭條抱著學習目的,向進步先生學習,不噴人友好交流,做善意有品的老人!


結紅529


看你情況啊,像我兩個月前基本是個廢人,除了上班下班,睡覺然後就是打王者榮耀。

但是在上個月初開始,我為自己報了鋼琴班,練車、去書店看各種各樣的書,然後記起來。

練習英語、日語,看各種各樣的歷史書。

堅持早睡早起,每天睡前和早起聽英文閱讀,然後聽一首歌化妝出門上門。

偶爾休息的時候安排自己的時間就好了。


Y葉小渝


我的自律是被逼的,每個工作日都是早上五點半準時起床,花十分鐘洗臉刷牙,五點四十開始做早餐,六點整做好叫孩子起床穿衣洗臉刷牙,六點二十分與孩子共享早餐,六點四十吃完給孩子準備書包、水杯等,七點前出門送孩子去學校再搭車去公司。這個規律我已雷打不動堅持了快五年,雖然工作很忙作為母親每天都能陪伴孩子身邊能夠每天與孩子共進早餐,現在回頭一想不覺付出辛苦反而感覺幸福!


小樹苗成長記錄


我在熊一窩認識一個朋友,他堅持每天最晚十睡覺,不再玩手機,每天設置定時關機,堅決不再開機。剛開始週末有時候會再開機玩手機,慢慢的,我間救了,週末也能堅持了,就這樣,她現在是十點之前就睡了。其實睡那麼晚也無非是拿著手機這看看那看看,並沒有什麼正經的事。我現在也在用這一招,早些休息整個人精神都好了,雖然有時候還是會開機,但是我想一段時間後我也會堅持下來的。


用戶2391405033762


一個人要做到自律有兩個前提:

* 自已從內心想要做到某一種生活或學習的狀態,而不是按他人或社會的要求才去做這件事情。簡單的說就是“我想做到”。

* 自已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制定自律目標和實施計劃,長期約束自己堅持下來。也就是“我能做到”。

1.什麼時候人會想要自律

心理學家馬斯諾認為人有五個層次的由低到高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人處於只能滿足生理需求(吃,穿)和安全需求階段時,一般很難會想到要自侓,因為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每天思考的應該是如何吃飽穿暖。

但是當人脫離基礎需求,有情感、自我實現等需求時,就會想要去自律。看到別人能練出馬甲線就想要自已也能堅持健身;聽到有人每天堅持學習最終實現人生超越,也暗下決心每天打卡學習。



2.怎麼能做到自律

事實上,想要自律的人很多,而做到自律的人很少。

不懂自律方法是大多數人堅持自律的根本原因。

(1)問問自己自律的真正目的。堅持煅煉的目的可以是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也可以是改善身體健康狀態。這個目的一定要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要達到的,而不是因為別人要你這麼做的。

(2)發掘自律過程中的興奮點。雖然形成習慣需要21天,但堅持習慣需要更大的毅力。當大家都舒服躺著悠閒刷劇,你卻要苦逼的坐在桌前學習,很難說有人不需要掙扎。但有些人做到堅持每天學習英語是因為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收穫的快樂和戰勝自我的滿足感。

(3)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安排。許多人自律就想一囗吃個胖子,第一天鍛練就練習四五個小時,結果過猶不及,第二天由於身體太累完全無法堅持。自律其實需要循序漸進慢慢來。



白華


意志力是非消耗品,它很有限,撐不住我們的揮霍,我們要學會吝惜。

不要總是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因為這樣實際結果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

講到自律,難免會引入習慣的概念。習慣之所以是習慣,是因為你做那件事的時候動機充足,幾乎不需要什麼意志力。

而自律則不然。做一件事,哪怕不是比較痛苦,起碼也是不情願的,所以需要自律。


史蒂芬·蓋斯認為,每天只做於自己而言“小菜一碟”一樣的小事,碟碟相疊,這樣有一天更困難的事兒也會變得拿手。

因為養成自律是長期、逐漸的過程,它的漫長在於,比你想的要花費更多更多的時間、精力。

謹記不能鬆懈!因為鬆懈就意味著,支撐你堅持那件事的動力支柱就轟然倒塌,難以復原。

你要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它與志向密不可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要怎麼去做?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隻能建造一次的房屋,容不得你有太大的失誤,經不起太大的偏差。只有你每一步都走得足夠精準,才能無悔人生。

內壓略大於外壓,最有利於自律。這意味著,你不僅要給自己提要求,而且要感知外界賦予你的能動性。

所以,想做到自律,需要:合理調用意志力,長久長久的堅持,循序漸進形成習慣,有志,以及專注。


衣襬含笑


自律是相對比較難做到的,而且就算做到,也是相對做到,不可能絕對做到。畢竟我們是人,是有七情六慾的。打個比方,你明知道每天膳食中什麼樣的營養搭配最合理,但你也不可能頓頓都拿個測試器來測量自己應該攝取的營養,然後根據測試器的標準來進食。當你看到涮羊肉的時候,你難免會先吃而後快。這是正常的,不然膳食營養搭配是合理了,人的精神卻要崩潰了。


但是一定的自律是需要的,這樣不僅可以更有效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也能讓自己的生活狀態處於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健康狀態。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自律方法:


1:我不玩電子遊戲。因為我在遊戲上的自控力不強,好勝心卻很強,所以我一碰電子遊戲,就停不下來,所以我索性就不碰電子遊戲,不然它會佔據我一天內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當然我身邊有些朋友也玩遊戲,但他們的自控力很強,不管遊戲進行到什麼程度,他們說不玩就真的能馬上停下來去幹重要的事,遊戲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休息和調節。總之,你若是能控制的住自己,那可以把電子遊戲當做是一種調節放鬆的娛樂。但若是控制不住自己,那就最好跟我一樣,索性眼不見為淨。


2:我做完重要的事之後才看手機,看手機時,除了不需要處理的信息和工作之外,其他與工作無關的內容,我最多看15分鐘。因為我發現拿起手機,如果沒有時間限制的話,我看看這刷刷那,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這太浪費時間了。而工作的時候若是手機放在旁邊,我感覺對我的工作效率會有很大的影響。一會兒接個電話,一會兒看個短信,一會兒收個通知。原本1小時就可完成的工作,因為被手機的打斷,變成2個小時才完成,而且完成的質量也不高。所以,我覺得手機可以看,但是要限時限地。


以上是我個人對堅持自律的看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借鑑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